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9:16:41 2
專利名稱: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送管道輸送系統,特別是一種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
技術背景在人們工作空間的物流傳輸系統是指將先進的機電及微電子技術與傳輸相結合的一種系統。該系統的設計宗旨是把更多的事情讓機械去做,提高人的辦公效率,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這種物流傳輸系統包括軌道式傳輸系統,履帶式傳輸系統,滾輪式箱體傳輸系統,氣動管道傳輸系統和除塵系統。其中氣動管道傳輸系統由於其具有安全、快速、隱蔽、易與環境適配、便於採用自動操控技術等優點而更加突出。目前,公知的氣動管道傳輸系統一般由渦輪風機、管道換向器、收發工作站及傳輸管路、吹/吸風管構成。使用時將物品裝入特製的傳輸瓶中,採用系統控制裝置控制渦輪風機的吹、吸風以及管道換向器的運轉導通,從而利用風力將傳輸瓶從一個收發工作站發送到另一個收發工作站。其中整個系統中採用單一的渦輪風機作為動力風機,這樣在單一時間內,只能傳輸一個傳輸瓶,系統傳輸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傳輸效率高、傳輸物品安全、快速、準確的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由若干個風機氣送子系統構成,所述各個風機氣送子系統之間通過系統管道換向器及系統交換管路連通。
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可以包括渦輪風機、風向轉換器、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及若干收發工作站,且它們之間通過子系統管路連通。
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中可以設置有剎車裝置,所述剎車裝置與系統管道換向器連通。
所述剎車裝置可以為一截傳輸管道,其一端與系統管道換向器的一側連通,其另一端通過吹氣管與風向轉換器的管道吹氣口連通,且在其距離於其另一端兩倍於傳輸瓶長度之處開口,從而通過吸氣管與風向轉換器的管道吸氣口連通。
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中可以設置有消毒過濾器,所述消毒過濾器連通風機氣送子系統和大氣。
所述子系統管路可以由吹風管、吸風管、通氣管和傳輸管道構成,所述渦輪風機與風向轉換器之間、所述風向轉換器與剎車裝置之間均通過吸風管和吹風管連通,所述系統管道換向器與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之間、所述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與各個收發工作站之間均通過傳輸管道連通,所述風向轉換器與消毒過濾器之間通過通氣管連通。
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中可以設置有回收站,所述回收站與系統管道換向器連通。
所述系統管道換向器的一側可以與剎車裝置連通,其另一側分別與系統交換管路、多路傳輸管道和回收站連通,其內部設置有通過旋轉將剎車裝置分別與系統交換管路、各傳輸管道以及回收站連通的曲形管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多風機氣送系統的結構,通過多個風機氣送子系統引入多風機,從而增加動力源數量,使多個風機即可以各自作為動力進行傳輸,又可以互相協調配合,如在一個風機吹氣的同時,另一個風機吸氣,這樣就增強了傳輸管路內的風力,大大提高了傳輸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系統組成層次清晰、結構合理,更加便於系統的統一協調控制,有利於提高系統控制的準確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通過設置剎車裝置,在傳輸瓶進行管道換向而需要由運動狀態變為靜止狀態時,克服了傳統技術中傳輸瓶由於慣性而與管道產生的碰撞現象,可以確保傳輸瓶內物品安全運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通過設置通過通氣管與風向轉換器連通並連通大氣的消毒過濾器,一方面可以將系統中的氣體進行消毒過濾,另一方面可以吸入大氣中的空氣作為系統內的瞬間壓力差調調節,從而使系統結構更加合理。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的另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參考附圖1,一種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由兩個風機氣送子系統1、2構成,所述兩個風機氣送子系統1、2之間通過系統管道換向器3、5及系統交換管路4連通。
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1、2均由渦輪風機、風向轉換器、消毒過濾器、剎車裝置、回收站、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及若干收發工作站構成,且它們之間通過子系統管路連通。所述子系統管路由吹風管、吸風管、通氣管和傳輸管道構成。
如風機氣送子系統1,其渦輪風機100有一個進氣口和一個出氣口,系統啟動渦輪風機100後,氣體從進氣口進入風機並在渦輪的帶動下從出氣口流出風機。
其風向轉換器102帶有風機吹氣口、風機吸氣口、管道吹氣口、管道吸氣口以及通氣口。所述風機吸氣口通過吸風管103連接渦輪風機100的進氣口,所述風機吹氣口通過吹風管101連接渦輪風機100的出氣口。所述通氣口通過通氣管108連通消毒過濾器109,從而使風機氣送子系統1連通大氣。
其剎車裝置104為一截傳輸管道,其一端與系統管道換向器3的一側連通,其另一端通過吹氣管101與風向轉換器102的管道吹氣口連通,且在其距離於所述另一端兩倍於傳輸瓶長度之處開口,從而通過吸氣管103與風向轉換器102的管道吸氣口連通,作為氣體補償口。
風向轉換器102有三種工作狀態,即吹狀態、停狀態和吸狀態。
吹狀態當傳輸瓶需要沿傳輸管道105背離渦輪風機100移動時,要求風向轉換器102吹狀態。這時,風向轉換器102的「管道吸氣口」密閉,氣流路線為通氣口→風機吸氣口→風機吹氣口→管道吹氣口。
停狀態當傳輸瓶不需要移動時,要求風向轉換器102停狀態。這時,風向轉換器102的「管道吸氣口」和「管道吹氣口」都密閉,氣流從「風機吹氣口」進入渦輪風機100,從「風機吸氣口」出來,「通氣口」作為瞬間壓力差調節。
吸狀態,當傳輸瓶需要延傳輸管道105向渦輪風機100端移動時,要求風向轉換器102吸狀態。這時,風向轉換器102的「管道吹氣口」密閉,氣流路線為管道吸氣口→風機吸氣口→風機吹氣口→通氣口。
所述系統管道換向器3可以採用兩向管道換向器、三向管道換向器、六向管道換向器等。本實施例中採用三向管道換向器,其一側與剎車裝置104連通,其另一側一邊通過傳輸管道105連通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106,一邊通過系統交換管路4與風機氣送子系統2的系統管道換向器5連通,一邊連通回收站110。其內部設置有通過旋轉將剎車裝置104分別與系統交換管路4、各傳輸管道105以及回收站110連通的曲形管段。
所述子系統內管道交換器106亦可以採用多向管道換向器,用於分別連接多組收發工作站107。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分為兩種1、子系統傳輸方式子系統傳輸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發送工作站與接收工作站在子系統內的同一條管線上,這時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106先導通此管線,通過收發工作站107將傳輸瓶放入傳輸管道105,通過渦輪電機100或吹或吸到接收工作站,由接收工作站接收即可;第二種情況,發送工作站與接收工作站不在子系統內的同一條管線上,這時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106先導通發送工作站所在管道,將傳輸瓶吸到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106連通的公共的傳輸管道105,再導通接收工作站所在傳輸管道105,將傳輸瓶吹往接收工作站,由接收工作站接收。
2、跨系統傳輸方式跨系統傳輸時,發送工作站107所在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106和系統管道換向器3先導通發送工作站107所在傳輸管道105,將傳輸瓶放入傳輸管道105,並吸入剎車裝置104內,再通過系統管道換向器3將傳輸瓶吹到系統交換管路4內,做暫時存放。接收工作站所在的風機氣送子系統2在完成當前傳輸後,利用系統管道換向器5先導通系統交換管路4將傳輸瓶吸入剎車裝置204,再導通接收工作站207所在傳輸管道205,將傳輸瓶吹往接收工作站207,由接收工作站207接收。
實施例2參考附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是一種三風機管道氣送系統,由3組風機氣送子系統組成。其組成原理及工作方式均與實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贅述。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基本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使用的需求,調整本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的相關結構,如風機氣送子系統的數量、收發工作站的數量,以及消毒過濾器、剎車裝置、回收站的安裝位置和數量等等。因此,凡依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改變,所產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時,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由若干個風機氣送子系統構成,所述各個風機氣送子系統之間通過系統管道換向器及系統交換管路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包括渦輪風機、風向轉換器、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及若干收發工作站,且它們之間通過子系統管路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中設置有剎車裝置,所述剎車裝置與系統管道換向器連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剎車裝置為一截傳輸管道,其一端與系統管道換向器的一側連通,其另一端通過吹氣管與風向轉換器的管道吹氣口連通,且在其距離於其另一端兩倍於傳輸瓶長度之處開口,從而通過吸氣管與風向轉換器的管道吸氣口連通。
5.如權利要求1、2、3、4中之一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中設置有消毒過濾器,所述消毒過濾器連通風機氣送子系統和大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子系統管路由吹風管、吸風管、通氣管和傳輸管道構成,所述渦輪風機與風向轉換器之間、所述風向轉換器與剎車裝置之間均通過吸風管和吹風管連通,所述系統管道換向器與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之間、所述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與各個收發工作站之間均通過傳輸管道連通,所述風向轉換器與消毒過濾器之間通過通氣管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中設置有回收站,所述回收站與系統管道換向器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管道換向器的一側與剎車裝置連通,其另一側分別與系統交換管路、多路傳輸管道和回收站連通,其內部設置有通過旋轉將剎車裝置分別與系統交換管路、各傳輸管道以及回收站連通的曲形管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道式多風機氣送系統,由若干個風機氣送子系統構成,所述各個風機氣送子系統之間通過系統管道換向器及系統交換管路連通。所述風機氣送子系統包括渦輪風機、風向轉換器、子系統內管道換向器及若干收發工作站,且它們之間通過子系統管路連通。使用時,各個風機氣送子系統的風機既可以作為各自子系統的動力源,亦可互相協調工作,從而提高系統傳輸效率,且傳輸物品不僅可以在本子系統內部傳輸,亦可跨系統傳輸。相對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傳輸效率高、傳輸物品安全、快速、準確等特點。
文檔編號B65G53/04GK2688663SQ200420048350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0日
發明者馬志恆, 蔡勇, 秦培光, 趙鶴亭 申請人:北京恆通卓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