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電影院有哪些(合肥第一家電影院興衰記)
2023-06-03 03:46:52 1
作者 李雲勝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但是只到1925年,一位叫柯普仁的美國傳教士才在合肥的自家庭院裡,為當地士紳放了一部無聲電影。
一、
沒有電影的時代,合肥人看的是「影子戲」或「燈影戲」,用燈光照射在剪影上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
當時,廬州有句俗語:「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擺動百萬兵」,說的就是這門手藝。
一直到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合肥才有了第一家正式的電影院。這比省內的蕪湖、安慶、蚌埠等城市都晚,從側面也反映了當時的合肥其實城市地位並不高,甚至不如銅陵的大通鎮。
合肥市電影發行放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有譽先生翻開《安徽省電影志》,指著上面的相關內容說,合肥第一次放映電影,甚至晩於周邊的六安。
第一家電影院成立於1946年9月16日,先後叫過「安徽肥光電影院」,「安徽省立合肥社會服務處委託辦理肥光電影院」,以及「新記肥光電影院」。
地點在今天長江中路附近,後來又搬到了今天的安徽省話劇團一帶。據老合肥回憶,放映廳不大,只能容納850人。
我曾看過有人撰文,說合肥第一座電影院是解放電影院,其實有誤。解放電影院是1950年才建成的,名字就很有時代特點。不過與肥光電影院倒也不無聯繫,因為老肥光的人員和設備全部併入新電影院了。
二、
不知是否合肥人十分懷念第一座電影院的名字,1950年底,在明教寺的東邊,一座簡易的草頂、磚木結構的電影院建成開張,名字也叫肥光電影院。
1954年,合肥遭遇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這處肥光電影院被淹,院牆倒塌。為了觀眾的安全著想,電影院借東門外的工人政治課堂的場地繼續營業。
1955年的春夏之交,位於蚌埠路585號,一處嶄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電影院開業了。肥光電影院的人員和設備再次移交給新電影院,名字也改叫長淮。據《合肥電影志》記載,長淮電影院開始營業的時候,觀眾大廳面積將近650平方米,座位980個。
三、
我們這一代人對電影院似乎有著特殊的好感,童年和少年時期最開心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那時以革命題材為主,自然與打仗脫不了干係。於是,《偵察兵》、《渡江偵察記》、《英雄兒女》裡的主角形象就成了我們膜拜的對象。
那時,長江東路還叫蚌埠路,從勝利路到明光路這一段屬於城鄉接合部,周邊有紅旗電機廠、油廠、水泥廠以及煤球廠等,同時,相應地也開了許多商店和娛樂場所,既有新淝商店、工人文化宮,也有長淮電影院、工人電影院,初步形成了商業中心,人口也是越來越多。
老合肥王躍出生於1958年,他至今都記得長淮電影院的對面有一家糖果店和一家飯店,而長淮照相館也是當時合肥為數不多的幾家照相館之一。1978年春節,他的同學從南京來合肥玩,他就是在長淮飯店買了幾個菜,端回家裡招待同學吃的飯,然後又請同學到對面的長淮電影院看了場電影,好像是日本電影《追捕》,裡面的主演高倉健成了那個時代女孩子心目中的硬漢。
記得長淮電影院門口用鐵管焊了三個入口,進去看電影要經過那裡檢票。
鐵管上用紅漆標了一道線,是120釐米的高度線,超過的小孩就要補票了。
那時,長淮電影院周圍還有好多平房,包括現在的古井假日酒店那裡還是草房頂,有賣點心的,也有賣文具、字畫的。除了工人文化宮,長淮電影院在那一帶就算是現代化的建築了。
長淮電影院後來又經過改擴建,總建築面積為1237.2平方米,總座位1123個,是省內較有名氣的專業影院。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電影逐漸走下坡路,長淮電影院曾經也積極探索新路子,籌建了長淮影視文化大廈,不光放電影,還開商場,辦娛樂,很是紅火了一陣子。據說,長淮電影院截至停止放映電影之前,總計接待觀眾達六千萬人次以上,並且獲得過安徽省放映收入第三名的榮譽稱號。
看看今天電影重新紅火的場面,更加懷念在肥光、長淮看電影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