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端面磨削區域校正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2:33:16

本實用新型屬於校正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端面磨削區域校正工具。
背景技術:
原雙端面磨床兩端磨削區域校正工具為測量板(如圖1所示)。由於測量板為金屬製成,重量為40kg,工人需要使用時不方便,更有不小心落地砸到人與設備的安全和經濟隱患,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由於測量板笨重,使用較少,容易生鏽,導致校正結果不準確,無法達到校正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方便於校正雙端面磨床的兩端磨削區域,降低員工疲勞強度的雙端面磨削區域校正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包括校正棒和手柄,所述的校正棒和手柄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的校正棒兩端採用車床加工而成,該校正棒直徑面中間開設有螺紋孔,與手柄進行螺紋連接;所述的手柄一端開設有螺紋,與校正棒進行螺紋連接;該校正棒與手柄間呈直角狀結構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的校正棒直徑為30mm,長度有30mm、50mm、80mm、100mm四個不同的尺寸。
作為優選,所述的手柄直徑為8mm,長度小於50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輕便化設計來替代原笨重的校正工具,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雙端面磨床兩端磨削區域的校正準確性,保證加工的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雙端面磨床兩端磨削區域測量板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雙端面磨削區域校正工具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校正棒;2、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校正棒1和手柄2,所述的校正棒1和手柄2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的校正棒1兩端採用車床加工而成,該校正棒1直徑面中間開設有螺紋孔,與手柄2進行螺紋連接;所述的手柄2一端開設有螺紋,與校正棒1進行螺紋連接;該校正棒1與手柄2間呈直角狀結構分布。
所述的校正棒1直徑為30mm,長度有30mm、50mm、80mm、100mm四個不同的尺寸。
所述的手柄2直徑為8mm,長度小於500mm。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首先將校正棒1和手柄2用螺紋連接裝配,手握住手柄2,將校正棒1放入雙端面磨床的磨削區域,調整工具機,使兩端磨削區域與校正棒1兩端表面接觸,然後,握住手柄2使校正棒1在磨削區域間進行前後左右慢慢移動,當校正棒1在此移動過程中與雙端面磨床兩端磨削區域均為表面接觸,則表面此時雙端面磨床兩端磨削區域已經校正,最後,拿出校正棒1。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材料構成上作任何變化,凡是採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設計,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