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異形件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2:26:4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零件加工領域,涉及一種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具體說是一種用於異形件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
背景技術:
在模具加工領域,通過模具加工出來的零件大多需要經過磨床倒角加工,採用夾持結構夾持住零件,送入磨床進行加工,目前的夾持結構一般是針對規則的零件,研磨零件的平面、直角,當一些異形件需要研磨成具有一定斜度的面時,特別是具有帶有雙重角度的斜面時,因角度問題,一般夾持結構無法直接配合磨床完成研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異形件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對異形件打磨出斜面倒角,簡化倒角加工,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於異形件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包括夾持主體,所述夾持主體包括底座、與所述底座連接的角度壓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與所述角度壓板的下表面之間形成夾持空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與水平方向之間夾角為α,所述底座的兩個側壁關於所述底座的縱向剖面對稱,且所述側壁與所述縱向剖面之間夾角為β。
上述技術方案針對異形件的雙重角度的斜面設計夾持結構,通過夾持空間對異形件進行夾持,夾角α與倒角的一重角度大小相同,夾角β與倒角的第二重角度大小相同,一次可以倒成兩個不同角度的兩個斜面,簡化了倒角操作,提高倒角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與所述角度壓板的下表面之間形成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兩個夾持空間。可以夾持住兩個異形件,倒角一個後,旋轉夾持主體,進行第二次倒角,加快倒角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包括位於所述角度壓板下方的夾持部和位於所述夾持部前方的空擋部,所述夾持部的長度佔所述底座長度的1/3-1/2。夾持穩定,又不影響倒角的加工。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與所述角度壓板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角度壓板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同孔徑的貫穿孔,所述底座與所述角度壓板通過固定螺栓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角度壓板的側壁與所述底座的側壁在同一豎直平面上。
作為優選,所述夾持空間的底部設置有與夾持空間相通的端槽。
通過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於異形件倒雙重角度的斜面角,簡化倒角加工,提高倒角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的側視圖;
附圖3為附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
一種用於異形件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如附圖1、2、3所示,包括夾持主體1,夾持主體1包括底座101、與底座101可拆卸連接的角度壓板102,適應不同厚度的倒角零件,具體連接結構採用的是:底座101上設置有螺紋孔,角度壓板102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同孔徑的貫穿孔,底座101與角度壓板102通過固定螺栓固定。
底座101的上表面與角度壓板102的下表面之間形成夾持空間103,底座101的上表面與水平方向之間夾角為α,所述底座101的兩個側壁1011關於底座101的縱向剖面104對稱,且所述側壁1011與所述縱向剖面104之間夾角為β。角度壓板102的側壁與所述底座101的側壁1011在同一豎直平面上。底座101包括位於角度壓板102下方的夾持部11和位於所述夾持部11前方的空擋部12,所述夾持部11的長度佔所述底座101長度的1/3-1/2,本實施例為1/2。
實施例2:
一種用於異形件倒角加工的夾持結構,包括夾持主體1,夾持主體1包括底座101、與底座101可拆卸連接的角度壓板102,適應不同厚度的倒角零件,具體連接結構採用的是:底座101上設置有螺紋孔,角度壓板102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同孔徑的貫穿孔,底座101與角度壓板102通過固定螺栓固定。
底座101的上表面與角度壓板102的下表面之間形成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兩個夾持空間103,底座101的上表面與水平方向之間夾角為α,底座101的兩個側壁1011關於底座101的縱向剖面104對稱,且所述側壁1011與所述縱向剖面104之間夾角為β;夾持空間103的底部還設置有與夾持空間103相通的端槽。角度壓板102的側壁與所述底座101的側壁1011在同一豎直平面上。底座101包括位於角度壓板102下方的夾持部11和位於所述夾持部11前方的空擋部12,所述夾持部11的長度佔所述底座101長度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