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區方蓋碗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7:22:31 3
專利名稱:一種分區方蓋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餐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分區方蓋碗。
背景技術:
碗作為人們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過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製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方形,極少方形。不斷變化的只是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目前,產業行業廣泛使用的盛放菜餚、米飯、麵條等碗,特別是進入超市、大賣場等流通領域的這類碗都是單層且無蓋的,尤其是盛放方便麵的碗,因其食用方式是將成品的麵條加開水調配泡製。該過程中,必須通過一段時間的保溫熱量來進行對麵條的泡製,而普通的碗因為沒用上蓋,並不能實現一定時間的保溫,從而無法實現麵條理想的泡製。而且無蓋的碗在盛裝食品後,若不馬上食用,不能夠保持碗內食品的衛生,也不便於碗中食物的遞送。另外,現有技術使用時,配菜只能夾放於米食上,就會導致附著於菜餚上不健康的油脂被米食吸收再被食入人體內,造成身體負擔進而不符合健康少油的意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的方蓋碗。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分區方蓋碗,包括帶開口的空腔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上端設有與其配合的端蓋,該端蓋底面連接有能夠保持端蓋不滑移的定位突起,該本體內設有兩塊連接的隔離板,通過隔離板將空腔本體分隔為三格區,分別為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在上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中,所述的本體呈立方體,與其配合的端蓋亦呈方形。在上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中,所述的第一區面積大於第二區,第三區面積最小。在上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中,所述的端蓋上端還設有便於實現其與本體開合的手柄。在上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中,本體開口的上邊沿設有對稱的託柄。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分區方蓋碗優點在於1、由於本技術方案中,本體上端設有與其配合的端蓋,當碗不使用時,通過端蓋將碗蓋上,能夠避免灰塵或蚊蟲飛入,保持碗內的衛生,且能夠保持碗內的溫度。2、通過隔離板將空腔本體分隔為三格區,使本技術方案具有盛裝米食與配菜的功能,且將米食與配菜分區盛裝,以保持食材的口感。3、端蓋上端的手柄便於實現其與本體開合的。4、託柄利於碗體有著力,便於碗體的移動,避免當碗內裝有溫度高的食物而燙及使用者的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簡化結構圖;圖2是端蓋的側視圖。圖中,1、本體;2、端蓋;21、手柄;3、定位突起;4、隔離板;5、第一區;6、第二區;7、
第三區;8、託柄。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一種分區方蓋碗,包括帶開口的空腔本體1,所述的本體1呈立方體,與其配合的端蓋2亦呈方形,本體1開口的上邊沿設有對稱的託柄8。所述的本體1上端設有與其配合的端蓋2,端蓋2上端還設有便於實現其與本體1開合的手柄21。該端蓋2 底面連接有能夠保持端蓋2不滑移的定位突起3,該本體1內設有兩塊連接的隔離板4,通過隔離板4將空腔本體1分隔為三格區,分別為第一區5、第二區6和第三區7 ;所述的第一區5面積大於第二區6,第三區7面積最小。
權利要求1.一種分區方蓋碗,包括帶開口的空腔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1)上端設有與其配合的端蓋0),該端蓋( 底面連接有能夠保持端蓋(2)不滑移的定位突起(3), 該本體(1)內設有兩塊連接的隔離板G),通過隔離板(4)將空腔本體(1)分隔為三格區, 分別為第一區(5)、第二區(6)和第三區(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1)呈立方體,與其配合的端蓋( 亦呈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區(5)面積大於第二區(6),第三區(7)面積最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 上端還設有便於實現其與本體(1)開合的手柄0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區方蓋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 上端還設有便於實現其與本體(1)開合的託柄(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餐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分區方蓋碗。它避免了現有技術附著於菜餚上不健康的油脂被米食吸收再被食入人體內等問題。它包括帶開口的空腔本體,所述的本體上端設有與其配合的端蓋,該端蓋底面連接有能夠保持端蓋不滑移的定位突起,該本體內設有兩塊連接的隔離板,通過隔離板將空腔本體分隔為三格區,分別為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
文檔編號A47G19/02GK202027267SQ201020688940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4日
發明者李春 申請人:杭州豐順塑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