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覆布無縫隙粘接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7:59:26
本發明涉及塗覆布粘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塗覆布無縫隙粘接技術。
背景技術:
現在的塗覆布門幅之間的連接,主要為以下兩種方式:
1、將硫化過後的成品布,通過兩邊幅的打磨,刷膠(粘合劑)然後涼等一段時間,粘合,滾壓,接縫處擦塗隔離劑;
2、將硫化過後的成品布,邊幅刷膠(粘合劑),然後粘合、滾壓、縫紉、然後再刷膠、貼封條布、滾壓,接縫處擦塗隔離劑。
但以上兩種接縫工藝存在以下缺陷:
1、打磨給環境造成汙染,且打磨的質量影響粘合效果;
2、工藝複雜,需其他材料搭配、造成資源的浪費、增加材料成本;
3、在產品的整個加工過程中,需反覆的搬動、增加勞動強度、增加用工成本。
因此需要對塗覆布粘接的粘接工藝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塗覆布無縫隙粘接技術。
本發明提出的塗覆布無縫隙粘接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兩塊邊幅長度相等、厚度誤差不超過0.2mm的兩塊未經過硫化的兩塊塗覆布進行粘接,兩塊塗覆布分別為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對第一塗覆布靠近第二塗覆布的邊幅外壁上開設等距離分布的第一卡塊,對第二塗覆布靠近第一塗覆布的邊幅外壁上開設等距離分布的第二卡塊,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規格相同;
s2: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的邊幅放置於滾壓裝置上,將第一卡塊與第二卡塊交錯插接,在夏季使用滾壓裝置對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的連接處進行不間斷的滾壓壓合,使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產生交聯,滾壓10-15分鐘,在冬季將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的連接處使用加熱風機加熱,使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產生交聯,並對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進行不間斷的滾壓壓合,逐漸降低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加熱溫度至90℃-110℃,滾壓3-10分鐘;
s3: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通過輸送裝置輸送至硫化罐內,使用電加熱裝置將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加熱至120-160℃,在硫化罐內硫化2-3小時,然後取出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待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溫度降低即可。
優選地,所述第一塗覆布外壁和第一卡塊構成第一卡條,且第二塗覆布和第二卡塊構成第二卡條,第一卡條與第二卡條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長度分別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邊幅外壁的寬度相等,且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寬度為30-50mm,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厚度為0.1-0.3mm。
優選地,所述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數量均為5-10個,且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交錯設置。
優選地,所述滾壓裝置包括底板,底板頂部兩側外壁分別焊接有龍門支撐架的一端,龍門支撐架的底部外壁上開設有安裝槽,且安裝槽的頂部內壁上通過螺絲固定有直線導軌電動滑臺,且直線導軌電動滑臺的滑臺底部通過螺絲固定有推桿電機,且推桿電機的輸出軸上焊接有u型支架,u型支架的開口內設有滾輪,滾輪軸心上插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u型支架的兩端連接,滾輪底部兩端分別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頂部接觸。
優選地,所述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均為橡膠塗覆布或橡塑塗覆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相對於傳統的工藝塗覆布大幅生產拼接工藝,免打磨、免縫紉、免膠粘劑、免貼封條,縮短了流程,節省了材料,降低了勞動成本,且拼接縫隙小,承受拉力的性能得到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1,塗覆布無縫隙粘接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兩塊邊幅長度相等、厚度誤差不超過0.2mm的兩塊未經過硫化的兩塊塗覆布進行粘接,兩塊塗覆布分別為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對第一塗覆布靠近第二塗覆布的邊幅外壁上開設等距離分布的第一卡塊,對第二塗覆布靠近第一塗覆布的邊幅外壁上開設等距離分布的第二卡塊,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規格相同,第一塗覆布外壁和第一卡塊構成第一卡條,且第二塗覆布和第二卡塊構成第二卡條,第一卡條與第二卡條相匹配,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長度分別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邊幅外壁的寬度相等,且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寬度為30mm,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厚度為0.1mm,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數量均為10個,且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交錯設置;
s2: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的邊幅放置於滾壓裝置上,將第一卡塊與第二卡塊交錯插接,在夏季使用滾壓裝置對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的連接處進行不間斷的滾壓壓合,使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產生交聯,滾壓10分鐘,在冬季將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的連接處使用加熱風機加熱,使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產生交聯,並對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進行不間斷的滾壓壓合,逐漸降低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加熱溫度至90℃,滾壓10分鐘;
s3: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通過輸送裝置輸送至硫化罐內,使用電加熱裝置將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加熱至120℃,在硫化罐內硫化3小時,然後取出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待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溫度降低即。
本發明中,滾壓裝置包括底板,底板頂部兩側外壁分別焊接有龍門支撐架的一端,龍門支撐架的底部外壁上開設有安裝槽,且安裝槽的頂部內壁上通過螺絲固定有直線導軌電動滑臺,且直線導軌電動滑臺的滑臺底部通過螺絲固定有推桿電機,且推桿電機的輸出軸上焊接有u型支架,u型支架的開口內設有滾輪,滾輪軸心上插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u型支架的兩端連接,滾輪底部兩端分別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頂部接觸,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均為橡膠塗覆布或橡塑塗覆布。
實施例2,塗覆布無縫隙粘接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選取兩塊邊幅長度相等、厚度誤差不超過0.2mm的兩塊未經過硫化的兩塊塗覆布進行粘接,兩塊塗覆布分別為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對第一塗覆布靠近第二塗覆布的邊幅外壁上開設等距離分布的第一卡塊,對第二塗覆布靠近第一塗覆布的邊幅外壁上開設等距離分布的第二卡塊,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規格相同,第一塗覆布外壁和第一卡塊構成第一卡條,且第二塗覆布和第二卡塊構成第二卡條,第一卡條與第二卡條相匹配,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長度分別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邊幅外壁的寬度相等,且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寬度為50mm,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厚度為0.3mm,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的數量均為5個,且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交錯設置;
s2: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的邊幅放置於滾壓裝置上,將第一卡塊與第二卡塊交錯插接,在夏季使用滾壓裝置對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的連接處進行不間斷的滾壓壓合,使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產生交聯,滾壓15分鐘,在冬季將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的連接處使用加熱風機加熱,使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產生交聯,並對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進行不間斷的滾壓壓合,逐漸降低第一塗覆布與第二塗覆布的連接處加熱溫度至110℃,滾壓3分鐘;
s3:將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通過輸送裝置輸送至硫化罐內,使用電加熱裝置將第一塗覆布與第一塗覆布加熱至160℃,在硫化罐內硫化2小時,然後取出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待第一塗覆布和第二塗覆布溫度降低即。
以傳統塗覆布粘接工藝為對比依據,結合本發明工藝數據得出以下對照表:
經對比得知,本發明拼接工藝用時相對傳統工藝較短,拼接縫隙小,承受拉力較大,且成本相對與傳統工藝較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