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排鑿的製造方法
2023-06-03 08:00:41 1
氣動排鑿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動排鑿機,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後端安裝有車輪,所述車架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鋼鑿,所述車架的前端上部安裝有氣動機,所述車架後端還安裝有操作把;氣動機運動往復運動帶動鋼鑿上下運動,從而完成地面上打鉚或破拆混凝土作業,效率較高,能有效降低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氣動排鑿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打鉚破拆作業的氣動排鑿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建築工程中,混凝土地面二次澆灌前需要在地面上打鉚坑和破拆,目前的打鉚破拆工作是靠人工的,效率低、勞動強度高,工作人員辛苦。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便於運輸移動,有效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的氣動排鑿機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氣動排鑿機,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後端安裝有車輪,所述車架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鋼鑿,所述車架的前端上部安裝有氣動機,所述車架後端還安裝有操作把。
[000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車架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三根鋼鑿。
[000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操作把沿著所述車架的斜後上方延伸。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操作把包括安裝在所述車架上的伸縮杆,所述伸縮杆上安裝有操作扶手。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車架上安裝有鋼鑿安裝座套,所述鋼鑿安裝座套內可拆卸安裝有所述鋼鑿。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鋼鑿的下端設有稜錐形鑿頭。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鋼鑿的下端設有錐臺形鑿頭。
[0011]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氣動排鑿機,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後端安裝有車輪,所述車架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鋼鑿,所述車架的前端上部安裝有氣動機,所述車架後端還安裝有操作把;氣動機運動往復運動帶動鋼鑿上下運動,從而完成地面上打鉚或破拆混凝土作業,效率較高,能有效降低勞動強度。
[001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側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錐臺形鑿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_車架;2-車輪;3-鋼鑿;4_氣動機;5_錐臺形鑿頭;6_伸縮杆;7_操作扶手;8_鋼鑿安裝座套;9_稜錐形鑿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和圖2所示,氣動排鑿機,包括車架I,所述車架I的後端安裝有車輪2,所述車架I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鋼鑿3,所述車架I的前端上部安裝有氣動機4,所述車架I後端還安裝有操作把。氣動機運動往復運動帶動鋼鑿上下運動,所述氣動機與現有技術中氣錘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18]所述車架I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三根鋼鑿3。
[0019]所述操作把沿著所述車架I的斜後上方延伸。
[0020]所述操作把5包括安裝在所述車架I上的伸縮杆6,所述伸縮杆6上安裝有操作扶手7。
[0021]所述車架I上安裝有鋼鑿安裝座套8,所述鋼鑿安裝座套8內可拆卸安裝有所述鋼鑿3。
[0022]所述鋼鑿3的下端設有稜錐形鑿頭9。
[0023]如圖3所示,所述鋼鑿3的下端設有錐臺形鑿頭5。
[0024]氣動機運動往復運動帶動鋼鑿上下運動,從而完成地面上打鉚或破拆混凝土作業,效率較高,能有效降低勞動強度。
[002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後端安裝有車輪,所述車架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鋼鑿,所述車架的前端上部安裝有氣動機,所述車架後端還安裝有操作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車架前端下部豎直向下安裝有三根鋼鑿。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把沿著所述車架的斜後上方延伸。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把包括安裝在所述車架上的伸縮杆,所述伸縮杆上安裝有操作扶手。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車架上安裝有鋼鑿安裝座套,所述鋼鑿安裝座套內可拆卸安裝有所述鋼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鋼鑿的下端設有稜錐形鑿頭。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動排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鋼鑿的下端設有錐臺形鑿頭。
【文檔編號】E21B1/12GK203783458SQ201420194094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1日
【發明者】高昌義 申請人:山東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