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廢水脫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0:02:11 1
專利名稱:煉油廢水脫臭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環保領域用於煉油廢水、廢氣處理的煉油廢水脫臭裝置。
背景技術:
高硫原油的油品中含氮量較高,在煉製過程中,產生硫化物、氮化物,硫化物、氮化物具有水溶性,所以在蒸餾裝置、加氫裂化裝置、柴油加氫裝置、焦化裝置中,硫化物、氮化物主要以硫化氫、氰化物和氨的形式溶於水中,並被送到酸性水處理裝置的汙水貯罐集中處理。由於工藝技術要求,汙水貯罐頂部開口必須與大氣連通,汙水中含有易揮發的烴類,對環境造成汙染;汙水中氰化物不易揮發,其氣相中基本沒有;氨極易溶於水;硫化物溶於水,但揮發性較強,氣相中含量有時達到5000mg/m3,特別是在汙水罐進水量變化較大時,由於汙水貯罐排放出的酸性氣中,硫化物濃度高、排放量大,導致煉廠和周圍環境出現惡臭氣味,對空氣汙染嚴重。汙水貯罐中的酸性水組成較複雜,主要含有害物質是H2S等硫化物,還有極少量的烴和氨等,國際上技術先進的國家採用固定床氧化吸附的辦法,取得較好的效果,日本煉油排放氣體中含量達到0. 006mg/m3。在國內,汙水貯罐酸性氣是煉廠惡臭汙染最主要的汙染源,近年才引起重視。現有對惡臭氣體的處理方法有兩種。其一是液體吸收法。這種方法是用鹼性液體與H2S反應,生成含硫液體,再生回用或處理掉,這種方法能達到除臭的目的,但投資高,工藝複雜,操作費用高,易發生操作安全事故,還產生液體廢物,形成二次汙染。其二是氧化吸附法,汙水罐排放的酸性氣在進入大氣前,與固體催化劑接觸,等硫化物發生反應,被除掉,少量的烴等有害氣體被催化劑吸附,達到淨化氣體的目的,這種方法除臭效果較好,工藝簡單,操作費用低。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處理煉油所產生惡臭氣體設備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煉油廢氣脫臭裝置。該裝置將廢水中產生的廢氣通過除臭罐,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氧氣接觸氧化還原, 解決煉油廢水除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在廢水罐連接有設有回氣口的回氣管和廢氣管,在廢氣管上連接有接水封罐管, 廢氣管上端接在脫臭罐中,在脫臭罐下部連接有蒸汽入口管,一側連接有空氣進口,上側通過管路與排氣筒連接,在管路上連接有接硫回收尾氣焚燒爐管。在脫臭罐的左、右和上部分別設有人孔,在脫臭罐右側人孔的下側裝有廢氣進口, 廢氣進口連接有廢氣管,在廢氣管外側套裝有破沫網,脫臭罐內上下側分別裝有柵板,在兩柵板之間裝有催化劑層,脫臭罐下部連接有空氣進口和蒸汽入口管及倒淋口,在脫臭罐上部連接有兩個脫臭氣體出口管。積極效果,通過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將汙水中所含有的硫化氫、有機硫、烴和氨的惡臭氣體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硫化物轉化成單質硫,被除掉;同時少量烴、氨等有害氣體被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納米纖維催化劑層吸附和氧化還原,達到煉油汙水脫臭和淨化的效果。適宜在石油煉化領域廢氣脫臭中應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連接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脫臭罐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廢氣進口管結構圖圖中,1.廢水罐,2.回氣管,3.廢氣管,4.接水封罐管,5.回氣口,6.脫臭罐, 6.1.人孔,6. 2.廢氣進口,6. 21.廢氣進口管,6. 22.破沫網,6. 3.柵板,6. 4.催化劑層, 6.5.倒淋口,6. 6.脫臭氣體出口管,7.蒸汽入口管,8.接硫回收尾氣焚燒爐管,9.空氣進口,10.排氣筒。
具體實施方式
據圖所示,在廢水罐1連接有設有回氣口 5的回氣管2和廢氣管3,在廢氣管上連接有接水封罐管4,廢氣管上端接在脫臭罐6中,在脫臭罐下部連接有蒸汽入口管7,一側連接有空氣進口 9,上側通過管路與排氣筒10連接,在管路上連接有接硫回收尾氣焚燒爐管 8。在脫臭罐6的左、右和上部分別設有人孔6. 1,在脫臭罐右側人孔的下側裝有廢氣進口 6. 2,廢氣進口連接有廢氣進口管6. 21,在廢氣管外側套裝有破沫網6. 22,脫臭罐內上下側分別裝有柵板6. 3,在兩柵板之間裝有催化劑層6. 4,脫臭罐下部連接有空氣進口 9和蒸汽入口管7及倒淋口 6. 5,在脫臭罐上部連接有兩個脫臭氣體出口管6. 6。所述催化劑層是以納米纖維作為催化劑載體的層狀結構體。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煉油廢水加入到廢水罐中,通過回氣管上所設的回氣口向廢水罐中通入空氣,在壓力作用下,迫使廢氣從廢氣進口管經過破沫網通入到脫臭罐中,在廢氣管上接有接水封罐管,通過水封罐封堵住廢氣,使廢氣在水封罐作用下正常排入到脫臭罐,廢氣從脫臭罐上的廢氣進口經過破沫網進入到脫臭罐中,通過蒸汽入口管向脫臭罐中注入蒸汽,在熱蒸汽的作用下,進入到脫臭罐中的廢氣經過催化劑層與來自於空氣進口的空氣接觸,使臭味氣體氧化還原,經過氧化還原反應的脫臭氣體一部分通過接硫回收尾氣焚燒爐管排出到焚燒爐中,氧化焚燒,另一部分通過排氣筒排入大氣。脫臭機理汙水中所含有硫化氫、有機硫、烴和氨的惡臭氣體從汙水罐中逸出,在水封罐的作用下,排入到脫臭罐中,通過納米纖維膜催化劑層,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硫化物轉化成單質硫,被除掉;同時少量烴、氨等有害氣體被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納米纖維膜吸附,達到煉油汙水脫臭和淨化的效果。硫化氫與空氣中的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成單質硫和水。 實施例採用本實用新型方法對煉油汙水進行脫除惡臭氣體。煉油廢水所排出惡臭氣體成分及濃度硫化氫5000 mg/m3,烴526 mg/m3氨89mg/m3,有機硫化物66mg/m3。採用2個直徑2200毫米,高8500毫米規格的脫臭罐,脫臭罐材質使用碳鋼,裝填納米纖維膜催化劑每罐10噸。催化劑型號YNSV-04,催化劑外觀為黑色柱狀,抗壓強度50N/粒,直徑3. 0 5. Omm,長度5 25mm佔91%,裝填密度0. 65正負0. 05 g. πιΓ1,硫醇轉化率大於或等於95%, 硫容大於或等於20%。經過本實用新型方法對煉油汙水脫臭處理後,其中,硫化氫為0. 06 mg/m3,烴1. 0 mg/m3,氨 1.0 mg/m3,有機硫化物 0. 006 mg/m3 mg/m3。脫臭前後指標對比硫化氫減少值為5000-0. 06=4999. 94 mg/m3,烴減少值為 526-1= 525mg/m3,氨減少值為 89-1=88 mg/m3,有機硫化物減少值為 66-0. 006= 65. 994mg/m 3ο以上數據表明,採用本實用新型方法對煉油汙水脫臭效果明顯。每天處理惡臭氣體量600m7h,年操作時數為8400小時。
權利要求1.煉油廢水脫臭裝置,其特徵是在廢水罐(1)連接有設有回氣口(5)的回氣管(2)和廢氣管(3),在廢氣管上連接有接水封罐管(4),廢氣管上端接在脫臭罐(6)中,在脫臭罐下部連接有蒸汽入口管(7),一側連接有空氣進口(9),上側通過管路與排氣筒(10)連接,在管路上連接有接硫回收尾氣焚燒爐管(8);在脫臭罐(6)的左、右和上部分別設有人孔(6. 1),在脫臭罐右側人孔的下側裝有廢氣進口(6. 2),廢氣進口連接有廢氣進口管(6. 21),在廢氣管外側套裝有破沫網(6. 22),脫臭罐內上下側分別裝有柵板(6. 3),在兩柵板之間裝有催化劑層(6. 4),脫臭罐下部連接有空氣進口(9)和蒸汽入口管(7)及倒淋口(6. 5),在脫臭罐上部連接有兩個脫臭氣體出口管 (6. 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煉油廢水脫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催化劑層是以納米纖維作為催化劑載體的層狀結構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煉油廢水脫臭裝置。在廢水罐連接有設有回氣口的回氣管和廢氣管,在廢氣管上連接有接水封罐管,廢氣管上端接在脫臭罐中,在脫臭罐下部連接有蒸汽入口管,一側連接有空氣進口,上側通過管路與排氣筒連接,在管路上連接有接硫回收尾氣焚燒爐管。通過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將汙水中所含有的硫化氫、有機硫、烴和氨的惡臭氣體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硫化物轉化成單質硫,被除掉;同時少量烴、氨等有害氣體被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納米纖維催化劑層吸附和氧化還原,達到煉油汙水脫臭和淨化的效果。適宜在石油煉化領域廢氣脫臭中應用。
文檔編號C02F1/74GK202080942SQ2011200916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於喜貴, 杜志永, 蔡恩德 申請人: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葫蘆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