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玩家什麼時候結束(幕後玩家大結局)
2023-06-03 13:02:35 3
娛樂自媒體風和日麗(ID:singthelife)原創,作者:風風
上周《幕後玩家》大結局,我對這個結局是不滿意的。
所有人最後「團購洗白」麼?Sheldon被下毒(而且是用了「朱令案」的鉈毒),無雙被Emma一刀捅死......一夜之間,壞人好像都死得太快了。
我只能說TVB預算有限,草草收工。
不過黃宗澤飾演的Sheldon,是公關圈的「悲劇人物」,他將「公關」作為跳板,無限量膨脹自己的名利夢。
想到了林夕為《珠光寶氣》寫的主題曲歌詞,名利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花枝擠天地 憑名氣 憑靈氣
憑傻氣 憑什麼 可採探自己
招展惹妒忌 誰狂喜 誰隨喜
誰揚起 一身珠光寶氣
多姿的演技 純如鑽 強如鋼 求完美
無暇得 可收買自己
多彩裡競技 隨時機 隨玄機
隨年紀 找真假的福氣
做公關也如此,如果入「關」太深,抽離不出工作中的角色,把生活也打造成名利場,這就是「公關過度後遺症」:如同行屍走肉。
像Sheldon一樣,為了「上位」拋棄妻子,與兄弟反目,甚至把朋友的弟弟弄死,他的身體和心靈都屬於名利。
「我覺得做公關有一種鎂光燈的感覺」
多少人剛入行的時候,抱著「一夜成名」的夢想。
我承認,當年看完《珠光寶氣》之後,我也做過這樣的夢。
總覺得做公關可以出入各種bling bling的場所,穿得美美的,在最青春的時代,揮灑最清純的熱情,然後把自己打造成純情花蝴蝶,在人群中穿梭得體,慢慢修煉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鬼魅社交手法。
至今為止,應該還有不少人懷揣這樣的「夢想」。
這就是做公關最危險的地方,如果把「公關」當成名利場,最終結果可能就像Sheldon一樣。
我們看《幕後玩家》的片名,公關也屬於「幕後」嘛,幕後的心態和手法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事情一定要做得漂亮,但不要去好大喜功。
像《幕後玩家》第十五集中的「埃及晚宴」,Sheldon作為公關公司總監,遇到刁難的客人,一樣要做「端茶送水」的事情。
活動結束後,看到大家把自己的名片隨意丟棄,十分不爽。
最後在辦公室開始「面目猙獰」的獨角戲。
這大概也是他「黑化」的原因,所以他後面拼了命搏上位。他忘記了公關的本質和責任,覺得這種服務行業壓抑了自己的「野心」。
公關嘛,就是把話題炒熱,傳播做好,新聞當事人必須在鎂光燈下「爆曬」,而公關自己必須要懂得「背光」。
只要把這個遊戲規則看懂,看透,做這行也就不容易失衡。做公關最怕「攀比」,也最怕「貪婪」。
我很佩服身邊一些公關朋友,他們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卻依然低調到塵埃,幾乎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平時帶著團隊想策劃,通宵準備方案......清晨五點爬起來,跑去酒店準備高層早餐會,重要項目還做到親力親為,我是佩服的。
做公關,不是享受鎂光燈,而是習慣鎂光燈。光芒是給你服務的對象投放的,而你自己一定要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
港劇裡,我還有一個角色很佩服,就是《金枝欲孽》裡的安茜。從宮女到貴人,她的處事風格就是低調和隱忍,將「韜光養晦」演繹得自然得體。
做公關,不就是「韜光養晦」麼?鋒芒不是自己的,修煉業務才是重點。
「公關做久了都是人精,人精也分好壞」
《幕後玩家》中的Sheldon,他業務很強,強到可以「突破底線」。劇中公關三兄弟,張繼聰走「創意鬼馬」路線,蕭正楠走「紮實穩中」風格,也只有黃宗澤最後步入歧途。
做人做事要有「度」,量變也會引起質變。Sheldon顯然沒有控制好度。
公關如果「走火入魔」,真容易三觀不正。畢竟每天做著千變萬化的宣傳和炒作,想方設法最大化眼球效應,公關要和演員一樣,懂得逢場作戲,也要做到隨時「出戲」。
利慾薰心的公關是危險的,就像劇中的黃宗澤。
他是「人精」,對人對事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而且業務能力擅長「毒辣風」。比如他通過炒作話題逼死Ted,通過給成勳下藥監聽其手機,讓發布會成為「負面重災區」。這種人確實是公關人才,也是公關「毒」才。
為了上位,可以犧牲朋友和家人的利益,所有人際關係只是「互相利用」和「各圖所需」。如果做公關做到沒有人情味和真性情,那這個職業真的是高危職業。
這一點,公關和演員是相通的,大家都是向大眾傳遞「信息和畫面」,只是演員的信息是多層多面的。如果「表裡不一」,內心已經「冷血至極」,還要死撐做各種創意業務,這不是「慢性自殺」麼?
還有Sheldon和Emma的「婚外情」,我突然想到了《色·戒》中的易先生,可能兩者都有著某種「變態的心境」。
Sheldon對Emma僅僅是玩玩而已,在上班時間可以大膽到在辦公室偷情尋歡,這個男人內心是多渴望這種「刺激」。
大概公關的「走火入魔」已經掏空了他正常的身心,所以他找小三,隨後把妻子和小三都拋棄,尋找新的跳板。感情只是他的「玩具」,隨時可以更替。
這樣的「人精」有點像《甄嬛傳》後期的皇帝,整天沉醉在「丹藥」中,外表紅光滿面,內心已被掏空。
Sheldon的性格非常極端:要麼做朋友,要麼就是敵人。
不給別人餘地,也是不給自己餘地。
我想到了之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精」,可能他們功力還不到Sheldon這個級別(至少業務能力上),但已經是每天「入戲太深」的狀態。
有的人自我感覺好到登峰造極,明明被客戶每天指著鼻子罵,卻可以在微博上曬「客戶最近都好認可我,要給我提供專車接送了......」
有的人把自己的工作打造成紅地毯,每天參加各種晚宴party,把收集名片和「掃微信」當成自己的KPI,你當你是「集郵王」麼?
又或者把所有精力放在「業務範疇」之外,沒有演技的鮮肉明星整天忙著炒作熱點,沒有能力的公關也是整天忙著炒作辦公室大戰。
這樣的「人精」就像公關圈的「毯星」吧。
不過像Sheldon這樣的「人精」,生活中還是有的,畢竟業務能力出類拔萃,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真的有必要把生活全部砸進去麼?
沒有朋友的公關,也是悲哀的。
保持真性情,對於做業務也有幫助,畢竟現在做公關傳播,真性情 少套路才能圈粉。公關也是要有「三觀」的,你出來的作品才「正」。
好的公關,要懂得抽離「角色」,不要生活和工作全部「公關化」。生活中,你的朋友和家人不是你公關的對象。
好的公關,工作中用「專業」打動人,生活中用「真誠」感染人。
不過說回來,黃宗澤演這種「腹黑角色」還是很過癮的,黃宗澤眼神有點「帶毒」,他的雙眼皮不算很明顯,眼神顯得「精明」,而嘴唇很厚,又凸顯了野心,尤其他的唇色非常深,有點像中毒的唇色。
對比他的兩個PR角色,《幕後玩家》Sheldon和《珠光寶氣》石泰川。
現在對比一番,兩個角色之間還是可以銜接的。
當年還在公關公司做新人的「石泰川」也是時刻有一顆上位心。上位不可怕,只要方法得當,過得了自己的良心。
公關其實很考驗人性,有底線的公關,才能過得長久。
所以呢,不要把公關當成「名利場」,要過得像「遊樂場」,以歡快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這樣的職場生活也會多些幸福感。
不過有些人已經步入Sheldon後塵了,可能他們覺得有的機會錯過了可能一輩子就錯過了,如果你走了另一條路,也請給自己一套「備案」,別讓自己斷了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