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補液計算尺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4:22:56 1
專利名稱:醫用補液計算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操作的計算器件,尤其是一種醫用補液計算尺。
酸中毒是臨床常見綜合病症之一,在治療原發病及引起酸中毒原因的同時,補鹼是治療酸中毒的重要方法之一,補鹼量的確定應按公式計算而得出。燒傷補液亦是治療燒傷的重要方法之一,補液量的確定亦有一套嚴格的公式計算。由於計算繁鎖且耗時,在實際工作中,對補鹼的用量或補液的用量往往不是計算而是以「估計」的方法進行,這種憑臨床經驗進行的「估計」,顯然是不嚴謹的,缺乏科學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體積小、使用簡捷方便的、進行酸中毒補鹼和燒傷補液量計算的醫用補液計算尺。
本實用新型由長方形外套板和內滑動板組成,一面為酸中毒補鹼計算尺、一面為燒傷補液計算尺;酸中毒補鹼計算尺的套板正面上方開一長形槽,在槽的上、下從左至右分別標有二氧化碳結合力數列和應提高數列,在套板的下方正中開有一窗孔,窗孔兩側分別標有三種鹼性溶液計算公式;內滑動板上方從左至右標有體重公斤數,下方從左至右標有三種鹼性溶液的計算補給量得數;燒傷補液計算尺的套板正面上方開一長形槽,槽的下緣從左至右標有體重數列,並分為嬰幼兒、兒童少年和成人三個區段,在每個區段中間開一窗孔,在窗孔四周相應標有膠、晶體液配合比例及計算公式;在內滑動板上、下方從右至左分別標有燒傷面積數列及膠、晶體溶液的計算所得數列。
本計算尺設計合理,體積小,攜帶方便,容易操作,計算快捷,是廣大外科和專科臨床醫師及醫學生工作和學習的參考工具。
以下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是由一長約20cm、寬約5cm、厚0.5cm的外套板以及可以在其內來回拉動的內滑動板組成。它的一面為酸中毒補鹼計算尺、一面為燒傷補液計算尺,以下分別說明這兩種計算尺的具體內容1、酸中毒補鹼計算尺①結構在套板正面上方開有一10×1cm的長形槽,在槽的上、下邊從左至右分別標有所測得(患者)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4~20mmol/L(毫摩爾)和10~45vol%(容積%)數列及與上兩數列相對應從右至左應提高CO2CP 2~18mmol/L和5~40vol%數列;在套板的下方正中開有一窗孔,在此窗孔兩側標有三種鹼性溶液計算公式等內容;在滑動板上方從左至右標有患者體重5~80公斤(kg)數,以及在其下方從左至右標有三種鹼性溶液的計算補給量得數。
②計算公式CO2結合力正常值為22~29mmol/L(50~65vol%),計算時以22mmol/L(50vol%)為標準。
a、[正常CO2結合力(50vol%)一測得之CO2結合力]×0.5×體重(kg)=ml(5%碳酸氫鈉溶液,每1.67ml含1mmol);b、[正常CO2結合力(50vol%)一測得之CO2結合力]×0.3×體重(kg)=ml(11.2%乳酸鈉溶液,每1ml含1mmol);c、[正常CO2結合力(22mmol/L一測得之CO2結合力]×0.6×體重(kg)=mmol(7.28%THAM溶液,每1ml含0.6mmol)。
③使用方法在套板上查出所測得(患者)CO2CPmmol/L(vol%)數,再在滑動板上查出(患者)體重公斤(kg)數,然後將兩數對準,即在下面窗孔內顯示出三種鹼性溶液的補給量ml數及mmol數。
實施例1 患者體重為50公斤(kg),所測得CO2CP是13.5mmol/L(30vol%),然後將「50」和「13.5(30)」兩數對準,即在下面窗孔內顯示出5%碳酸氫鈉溶液500ml、11.2%乳酸鈉溶液300ml和7.28%THAM溶液260mmol,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選用其中一種鹼性溶液即可。
2、燒傷補液計算尺①結構在套板正面上方有一14×1cm的長形槽,在槽的下緣從左至右標有體重5~100公斤(kg)數列,並劃分為嬰幼兒、兒童少年和成人三個區段,在每個區段中間開有一方形窗孔,在此窗孔四周相應標有膠、晶體液配合比例及計算公式等內容;在內滑板上方與下方從右至左分別標有10~100%II、III度燒傷面積數列和按嬰幼兒、兒童少年和成人三組順序標出膠、晶體溶液的計算所得量數列。
②計算公式(此公式僅限於嬰幼兒、兒童少年II、III度燒傷面積在10%和成人II、III度燒傷面積在15%以上的患者)。
a、嬰幼兒膠∶晶=1∶1膠體液=II、III度燒傷面積%×體重(kg)×1ml,晶體液=II、III度燒傷面積%(kg)×體重(kg)×1ml,基礎水=100~150ml/kg/日。
1歲以內患兒和II、III度燒傷面積雖不及10%,但伴有特殊部位燒傷、休克者,其晶體液較計算量可少給。
b、兒童少年膠∶晶=0.8∶1膠體液=II、III度燒傷面積%×體重(kg)×0.8ml,晶體液=II、III度燒傷面積%×體重(kg)×1ml,基礎水=50~100ml/kg/日。
c、成人膠∶晶=0.5∶1膠體液=II、III度燒傷面積%×體重(kg)×0.5ml,晶體液=II、III度燒傷面積%×體重(kg)×1ml,
基礎水=2000~3000ml/日。
③使用方法首先在套板上查出患者體重公斤(kg)數,再在內滑動板上查出患者II、III度燒傷面積%數,將兩數對準,即可在下面各區段窗孔內分別顯示出嬰幼兒、兒童少年和成人組的膠、晶體液體之補給量。
實施例2一患兒體重為10公斤(kg),II、III度燒傷面積為40%,分別在套板與滑動板上查出「10」和「40」兩數,然後將兩數對準,即在嬰幼兒組窗孔內顯示出膠體液是400ml,晶體液是400ml,另加基礎水1000ml(100ml/kg/日),其液體計算總量是1800ml(第一個24小時),第二個24小時的補液量除基礎水不變外,膠、晶體液為半量。
實施例3 患者體重為60公斤(kg),II、III度燒傷面積為50%,分別在套板與滑動板上查出「60」和「50」兩數,然後將兩數對準,即在成人組窗孔內顯示出膠體液是1500ml,晶體液是3000ml,加基礎水3000ml(50ml/kg/日),其液體計算總量是7500ml(第一個24小時),第二個24小時補液量除基礎不變外,膠、晶體液為半量。
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補液計算尺,由長方形外套板和內滑動板組成,其特徵在於a、一面為酸中毒補鹼計算尺、一面為燒傷補液計算尺;b、酸中毒補鹼計算尺的套板正面上方開一長形槽,在槽的上、下從左至右分別標有二氧化碳結合力數列和應提高數列,在套板的下方正中開有一窗孔,窗孔兩側分別標有三種鹼性溶液計算公式;內滑動板上方從左至右標有體重公斤數,下方從左至右標有三種鹼性溶液的計算補給量得數;c、燒傷補液計算尺的套板正面上方開一長形槽,槽的下緣從左至右標有體重數列,並分為嬰幼兒、兒童少年和成人三個區段,在每個區段中間開一窗孔,在窗孔四周相應標有膠、晶體液配合比例及計算公式;在內滑動板上、下方從右至左分別標有燒傷面積數列及膠、晶體溶液的計算所得數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用補液計算尺,由長方形外套板和內滑動板組成,一面為酸中毒補鹼計算尺、一面為燒傷補液計算尺;酸中毒補鹼計算尺和燒傷補液計算尺的套板都開有槽和窗孔並標有數列,內滑動板也標有相應計算所得數列。本計算尺設計合理,體積小,攜帶方便,容易操作,計算快捷,是廣大外科和專科臨床醫師及醫學生工作和學習的參考工具。
文檔編號G06C1/00GK2384591SQ9923798
公開日2000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99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25日
發明者羅信善 申請人:羅信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