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3 14:30:56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及其 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肛瘻是發生於肛門附近及直腸下部的瘻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祖國傳統醫學認 為痔瘡疾病雖為外患瘡瘍,但從中醫理論角度來說,其病因、病機仍離不開六淫所害。尤以 風、溼、燥、熱四邪關係密切。臨床上這四者又是相伴而行,《古今醫鑑》曰「夫痔瘻者,肛腸
邊內外有痔者也,......是由風、溼、燥、熱合而致之。」《醫學傳心錄》所云「溼熱之氣所主
也,如同樹生菌物,必因溼熱而生」。溼熱蘊阻肛門,經絡阻隔,氣血阻滯,易成肛癰。因此, 治癒此類,應當從其病因、病理出發,只要將病根去除,即可達到治療目的。現有技術中,治療痔瘻類疾病主要採用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法。手術切開 引流以後,由於是汙染切口,需不斷換藥。而採用傳統換藥治療,創面癒合時間長,一般在一 月左右,有時長達數月,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花費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創面癒合快、治療效果好、費 用低的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及製備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如下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由 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製成香油50-100份、黃蠟15-30份、銀珠粉4-10份、血餘4_10份、 花椒1-2份、輕粉2-5份、鋁粉5-10份、琥珀粉1-2份。各種原料按重量份的優選配比為香油50份、黃蠟15份、銀珠粉4份、血餘4份、 花椒1份、輕粉2份、鋁粉5份、琥珀粉1份。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 藥外用藥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步驟一、將香油放在加熱的鍋中,小火加熱,沸騰後加血餘;步驟二、等血餘變黃後把花椒放入鍋內,一分鐘後將花椒、血餘撈出,再將黃蠟放 入鍋內,此時停止加熱;步驟三、等黃蠟溶解後,將鍋內物質過濾入容器內,冷卻後將鋁粉、琥珀粉、銀珠粉 放入後攪勻即可;進一步,還可將根據上述步驟製成的藥膏加入適量凡士林,用常規工藝製成乳劑。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組成配方中的各種原料具有如下功效輕粉主要成分為氯化亞汞,辛、寒、有毒,外用主要具有去腐、生肌、攻毒斂瘡之功 效;銀珠主要含硫化汞(HgS),氣味辛、溫、有毒;具有殺菌、解毒的功能,外用具有生肌解 毒之功效;血餘其藥性苦澀微溫、味苦,有止血生肌之功效;琥珀主含樹脂、揮髮油,外用止 血生肌;香油和黃蠟外用具有收澀、斂瘡、止痛、生肌之功效,有可作為藥膏之基質;花椒味辛、性熱,外用止痛、止癢、解毒、殺菌。本發明依據傳統中醫理論,從肛瘻的病因、病機出發,選用上述藥物進行組方,重 用金屬藥物所具有的強大的去腐、生肌、斂瘡、解毒、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促進創面癒合的 目的。本發明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具有去腐、生肌、斂瘡、解毒、止痛、殺 菌的功效,主要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用於其他痔瘡手術後創面換藥也有一定效果。本發明所述的外用藥膏製備方法簡單,原材料易得。本發明與傳統換藥清理創面比較,癒合時間均有不同程度的縮短,且療效明顯。本發明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臨床應用已有20餘年,為了表明本發明的效 果,現將本發明的臨床應用情況報告如下為了觀察該發明在肛瘻術後創面換藥促進創面癒合效果,我們進行了臨床對照實 驗。採用隨機分組應用不同的換藥方式,各組的條件經統計學檢驗無差別。1、臨床資料1. 1 一般資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 標準》和全國首屆肛腸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其中應用傳統換藥的低位單純性肛瘻366 例,高位單純性肛瘻119例,低位複雜性肛瘻273例,高位複雜性肛瘻95例;應用本發明藥 膏換藥的低位單純性肛瘻359例,高位單純性肛瘻1 例,低位複雜性肛瘻279例,高位復 雜性肛瘻98例,各組的條件經統計學檢驗無差別(P > 0. 05)。1. 2治療方法治療組肛瘻術後,常規清理創面,應用本發明藥膏塗於創面上,以 適量藥棉填塞切口,每日1次,直至切口癒合。對照組肛瘻術後,常規清理創面,以油砂條 填塞切口。其餘治療如抗感染、藥物燻洗等治療組及對照組均應用相同方法。1. 3觀察指標觀察切口癒合時間。1. 4.治療標準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肛腸科病證療效標準》和首 屆全國肛腸學術會議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進行療效評定。2.治療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病例數及治療效果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不同換藥肛瘻病人例數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用藥膏由以下原料按重 量份配比製成香油50-100份、黃蠟15-30份、銀珠粉4-10份、血餘4_10份、花椒1_2份、 輕粉2-5份、鋁粉5-10份、琥珀粉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其特徵在於各原料 按重量份優選配比為香油50份、黃蠟15份、銀珠粉4份、血餘4份、花椒1份、輕粉2份、 鋁粉5份、琥珀粉1份。
3.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備方法包括下 列步驟步驟一、將香油放在加熱的鍋中,小火加熱,沸騰後加血餘;步驟二、等血餘變黃後把花椒放入鍋內,一分鐘後將花椒、血餘撈出,再將黃蠟放入鍋 內,此時停止加熱;步驟三、等黃蠟溶解後,將鍋內物質過濾入容器內,冷卻後將鋁粉、琥珀粉、銀珠粉放入 後攪勻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將藥膏加入適量輔料,用常規工藝製成乳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肛瘻術後創面換藥外用藥膏及其製備方法。所述外用藥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製成香油50份、黃蠟15份、銀珠粉4份、血餘4份、花椒1份、輕粉2份、鋁粉5份、琥珀粉1份。其製備方法是將香油放在加熱的鍋中,小火加熱,沸騰後加血餘,等血餘變黃後把花椒放入鍋內,一分鐘後將花椒、血餘撈出,再將黃蠟放入鍋內,此時停止加熱,等黃蠟溶解後,將鍋內物質過濾入容器內,冷卻後將輕粉、鋁粉、琥珀粉、銀珠粉放入後攪勻即可。本發明所述藥膏具有強大的去腐、生肌、斂瘡、解毒、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促進創面癒合的目的。與傳統換藥清理創面比較縮短了癒合時間,療效明顯。其製備方法簡單,使用簡便。
文檔編號A61K9/107GK102078422SQ201010608699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明者孫紹電, 鄒德奇, 陳曉燕, 高海 申請人:孫紹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