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體吸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2:11:06 1
專利名稱:建築物體吸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建築物體,特別是具有防潮功能的吸溼裝置。
由於建築物體內長期含有過量水分對建築物體的結構強度、居住使用和外觀產生不良影響,所以絕大多數的建築工程都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有些工程為此甚至花費很大的投資,但是大部分建築物體在受到地下水、暴雨、洪水或水源等各種因素影響下,不可能完全阻止水份進入建築物體內部,而進入建築物體內的水分又很難排出,如水分長期滯留在建築物體內會使牆體表面產生水漬、蝕斑,甚至局部酥鬆剝落,從而影響建築物的結構強度、外觀與使用。
在過去的建築工程中,有採用防水層來阻止水分的進入,有採用提高建築基礎水平面高度或將其底層架空和設置通風柵來避溼防潮,但仍不盡理想。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直接排除建築物體內過量水分以達到防潮保護目的的吸溼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利用一種內端處於建築物體內部的孔眼,將裝有吸溼器材的裝置安放在孔眼內,使其能將孔眼周圍的水分及時吸收,由於毛細管作用和吸溼裝置的吸溼作用,從而較快地降低了孔眼周圍以至整個建築物體的含水量,免除了建築物體受過量水分侵入的損害。本實用新型使孔眼自然空氣揮發排溼為主動吸溼,大大提高了排溼的效率和縮短了排溼的時間,並且可以在環境溼度較大的情況下進行工作,使其具有更廣泛使用的意義。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只要在建築物體的相關部位預留或打鑽適當的排溼孔眼,在孔眼內安放相應的前述功能的吸溼器,即可起到排溼防潮保護建築物體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基本結構及實施示例由附圖
給出圖一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吸溼裝置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其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根據圖一所示的吸溼器(5)安放在建築於地平基礎(1)上的牆體(2)所專門預留或打鑽的孔眼(4)內。(3)為牆腳保護層,稱踢腳或勒腳。
該吸溼器(5)主要由吸溼嘴(5a)和吸溼材料(5b)所組成。吸溼嘴的主要作用是便於將吸溼材料安裝在嘴裡,並通過吸溼嘴使吸溼材料安放在孔眼內,吸溼嘴的設計不但要方便使用而且要考慮到建築物的美觀。吸溼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建築物體內的水分,它是由各種吸溼材料製成以適應各種不同場合的需要。
吸溼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當吸溼器安放於相應的孔眼內,由於其吸收水分的功能,將孔眼周圍的水分吸入吸溼器內。因建築體內毛細管作用,其過量水分通過孔眼被吸溼器吸收,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建築物體內的水分,有免受過量水分損害和維護建築物的積極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通過孔眼(4)深入建築物體(2)內部的建築物體吸溼器(5),其特徵在於該裝置由包括吸溼嘴(5a)和吸溼材料(5b)組成,它的一端處於孔眼外口,一端深入孔眼內部。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建築物體吸溼器,可以安放在深入到建築物體內部的孔道,包括吸溼嘴和吸溼材料兩部分,利用吸溼材料能及時吸收建築物體內的多餘水分的裝置,以免除建築物因水分因素而引起的損害美觀、使用、結構強度與壽命以達到防潮保護目的。
文檔編號E04B1/64GK2077003SQ9021433
公開日1991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10日
發明者陳國忠, 蔣立群, 高志仁, 張強中, 徐秋生 申請人:陳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