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板片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5:56:11 2
專利名稱:換熱器板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換熱器結構改進,尤其是一種板式蒸發器的板片結構。主 要用於製冷空調作板式(換熱器)蒸發器。屬換熱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製冷空調運行過程中,現在大都會使用板式(換熱器)蒸發器,而板式蒸發器 在使用時,非常容易因為系統的冰點保護控制不精確或水流不暢,造成氟側進口周圍的 水因溫度過低而發生結冰現象,使板片破裂,造成蒸發器內漏,從而將整個製冷系統破 壞。圖1是一般常用換熱器板片結構示意圖,在板片上設計有如圖所示的密封面1 和第一流道5,同時為了增加板片的強度和成形工藝要求,在板片上還設計了間斷的凹 槽2、凹槽3、凹槽4結構。當多張換熱板片疊加並通過釺焊等方式焊接在一起,換熱 器角孔周圍形成密封面和密閉空間以及換熱流道。但是,在日常板片生產過程中,由於 板片模具的磨損或模具加工精度不高等原因,在密封面的邊界處會形成小孔(類似縮孔) 缺陷,在換熱器使用過程中,換熱流道中的水等流體會通過所說的小孔滲透進入密閉空 間,造成死水。此密閉空間中的水因為沒有流動性,遇冷時,非常容易結冰膨脹而將板 片脹破,造成板換內漏,水氟互相串通,從而將製冷系統破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止或減少換熱器結冰 現象發生的換熱器板片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換熱器板片,包括第一流道和角孔,所 述板片在其角孔靠近板片外邊角處設置有圍繞角孔的流道,流道設計成與第一流道相環 通,形成一個整體流道。本實用新型換熱器板片,所述第二流道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第二流道呈凹槽 結構,另一種第二流道呈凸槽結構,且兩種結構形式的第二流道分別設置在所述板片的 對角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換熱板片疊加組裝焊接成換熱器後,在換熱器角孔的周圍形成能供水等液體 流通的第二流道,使水等液體能在第二流道中順暢流通,減少了流體流通死角,不但有 效降低了第二流道中的流體因受冷而結冰現象的發生,還增加了換熱面積,提高了換熱 效率。
圖1為一般常用換熱器板片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板片結構示意圖。[0011]圖中附圖標記密封面1、凹槽2、凹槽3、凹槽4、第一流道5、角孔6、第二流道7,7A。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板片結構示意圖。由圖2可以看出,本實用 新型換熱器板片,其特徵是將圖1所示板片上的凹槽2、凹槽3、凹槽4結構與第一流道5 進行連通,形成一個整體流道。當多張換熱板片依次按旋轉180°疊加並通過釺焊等方式 焊接在一起,同時,在所述板片的第二流道7的對角處設置的第二流道7A呈凸槽結構。 在圖2所示的板片角孔靠近板片外邊角處的第二流道7的凹槽結構與另一張換熱板片的第 二流道7A凸槽結構相貼,形成圍繞角孔6的第二換熱流道,第二換熱流道設計成與第一 換熱流道相通的環通型流道結構,水等流體在流道中能自由流動,不形成流體死角。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 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 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範 圍。
權利要求1.一種換熱器板片,包括第一流道(5)和角孔(6),其特徵在於所述板片在其角孔 (6)靠近板片外邊角處設置有圍繞角孔(6)的第二流道(7),所述第二流道(7)設計成與 第一流道(5)相環通,形成一個整體流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板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流道(7)有兩種結 構形式一種第二流道(7)呈凹槽結構,另一種第二流道(7A)呈凸槽結構,且兩種結構 形式的第二流道分別設置在所述板片的對角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板片,主要用於製冷空調作板式(換熱器)蒸發器。包括第一流道(5)和角孔(6),所述板片在其角孔(6)靠近板片外邊角處設置有圍繞角孔(6)的第二流道(7),所述第二流道(7)設計成與第一流道(5)相環通,形成一個整體流道。在換熱板片疊加組裝焊接成換熱器後,在換熱器角孔的周圍形成能供水等液體流通的第二流道,使水等液體能在第二流道中順暢流通,減少了流體流通死角,不但有效降低了第二流道中的流體因受冷而結冰現象的發生,還增加了換熱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
文檔編號F28F3/02GK201795712SQ201020177820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6日
發明者周浩軍, 繆君明 申請人:江蘇寶得換熱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