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007 女特工(國社微電影戲仿007)
2023-06-03 15:43:04 2
007系列最新一部大片《007:無暇赴死》才下院線沒多久,新華社就上線了一部戲仿007的英語微電影《0.07:無暇笑死》,對英國軍情六處負責人理察·摩爾不久前高調渲染「中國威脅論」極盡諷刺,可謂直面惡聲、回以笑聲、贏得掌聲。
微電影在推特、臉書、優兔上線後,被包括英國《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郵報》等轉發,總瀏覽量直衝百萬,網友留言如潮。不到一天,摩爾本人就「蚌埠」住了,親自下場,在推特上尷尬回應。
特工拋梗甩金句 英美「邦交」惹人疑
前段時間,摩爾在公開演講中大談「中國威脅」,宣稱中國是該機構目前的「唯一首要事項」。
要知道,軍情六處是英國核心情報機構,大名鼎鼎的007詹姆斯·邦德就隸屬於這個機構。情報機構屬機密「行業」,可摩爾卻一反常態,高調發聲,渲染「中國威脅論」。於是,國社記者出手了!
這部微電影中,兩名記者化身英國軍情六處特工0.06黑瓜婦(Black Window)和0.07詹姆斯·胖德(James Pond),與美國中情局(CIA)「友軍」在摩爾演講後緊急密會。他們倆先是大談中國如何發動「宣傳戰」並「監控世界」,結果發現拿錯「劇本」,揭的其實是美國的黑歷史。
與美國「戰友」的一通敘舊中,他倆突然發現自己竟一直受到「戰友」監聽,氣得胖德只能重複基辛格當年的那句「名言」:「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朋友則是致命的。」
面對朋友驟然發飆,中情局特工毫不在乎,還拿中國華為手機轉移視線,讓0.07別買華為,說起英國和德國前領導人被美國監聽的「光輝歷史」沒帶害臊的。最後,他打著「加強合作」的旗號送給二人各一部「CIA認證手機」,還美其名曰「最好的禮物送給最好的夥伴」。
短片結尾上演高能劇情:美國特工的英國口音被敏感的0.06發現,追問之下他不得不承認:「我被派來監視大英帝國。」
貼心提示:在短短幾分鐘的微電影裡,007大片裡的各種梗被玩了個遍,不知道作為電影粉絲的你都get到了嗎?
比如題目,最新一部007電影的名字是《007:無暇赴死 (No Time to Die)》,國社微電影就取名《0.07:無暇笑死(No Time to Die Laughing)》;特工們的名字也各有含義。男主角胖德靈感源自邦德,他的女搭檔黑瓜婦則源自漫威電影女主角黑寡婦;黑瓜婦用鋼琴彈奏了007經典主題曲片段;胖德戴了007邦德手錶;邦德的經典臺詞「只要搖晃,不要攪拌(shaken but not stirred)」被改編用來吐槽正被美國特工欺負的胖德——「他現在被玩得七葷八素了(He's obviously shaken and stirred now)」。
現實主角表「感謝」 一眾外媒喊「虐心!」
微電影在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帳號上播出後,反響不是一般的大。首先,軍情六處負責人理察·摩爾本人轉發了視頻,還在評論中「安利」自己的演講。看看他的評論,是不是明顯在給自己找臺階下?
你以為國社和摩爾的「交鋒」就結束了?並沒有!不久,新華社回復了摩爾:首先,「參考」他的口吻和句式:感謝您回復(並提供意外笑料!);幾分鐘後,又奉上誠懇「建議」:我們覺得,作為專業情報人員,您有能力從關於中國的謊言中辨別真相。另外,「開放」意味著要和公眾說實話。
節目上線後很快被BBC、彭博社等媒體的眾多記者轉評,法新社、英國《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每日郵報》、美國福克斯電視臺、《今日美國報》、德國之聲等上百家西方媒體撰文詳述劇情、猜梗點評。這些報導不僅大多是對節目的客觀敘述,還引得眾網友在下面跟帖大呼「上頭」。
英國《獨立報》發出一篇稿件,標題是《中國拿007視頻嘲笑美國對科技隱私的恐慌》,稱「在軍情六處負責人指責北京之後,中國官媒描繪了一幅『詹姆斯·胖德』被中情局特工愚弄的場面」。
美國商業內幕網的報導說,中國官媒播放滿滿007風格的幽默視頻,嘲笑美國對華為的恐懼。
海外網友的評論更有意思:「太搞笑了!中國擁抱了西式幽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個好辦法!」「這是有BBC風格的優秀喜劇片!」「比007電影還好看!」「網飛公司應該播出!」
讓主創人員更開心的是眾多業界同行紛紛點讚,比如《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Jonathan Cheng的這條評論:「活兒真棒!祝賀參與其中的每個人。」
策劃:陳贄、薛穎
監製:徐海靜、閆珺巖
主創:鄭錦強、苟洪景、朱東陽、徐海靜、Michael Chick
導演:Michael Chick
導演助理:郭雨祺
編輯:徐海靜、朱東陽、苟洪景、鄭錦強、劉陽、金正、王申
攝影:唐弘毅、趙明倫
燈光:孫國
錄音:楊春蕾
化妝:謝燕
剪輯:邸一寧
調色:張航艦
執行製片:李璐焓
鳴謝:張裕愛斐堡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