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紅外測溫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8:51:26 2
專利名稱:醫用紅外測溫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溫儀器。
背景技術:
傳統各式測溫儀器反映時間慢,有的長達15分鐘,而且要直接接觸被測物體才能進行測試,若稍有接觸不好,讀數就不準確,影響了工作效率,增大了誤診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醫用紅外測溫儀,其能克服直接接觸被測物體才能進行體溫測量的缺陷。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醫用紅外測溫儀,其包括機身,設置在機身上的測量開關,設置在機身上並用於傳感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傳感裝置,設置在機身上的顯示屏,以及設置在機身內的控制電路;測量開關、紅外溫度傳感裝置、顯示屏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具體的,所述紅外溫度傳感裝置由鏡頭模塊和紅外輻射傳感元件裝配構成,紅外輻射傳感元件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為了降低功耗,所述顯示屏為IXD顯示屏。為了使用方便,免除有線供電的限制,機身底部還安裝有電池模塊,電池模塊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採用了非接觸式的溫度傳感器件來測量被測物體的溫度,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醫用紅外測溫儀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紅外溫度傳感裝置;2、顯示屏;3、測量開關;4、機身;5、電池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醫用紅外測溫儀,其包括機身4,設置在機身4上的測量開關3,設置在機身4上並用於傳感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傳感裝置1,設置在機身4上的顯示屏2,設置在機身4底部的電池模塊5,以及設置在機身4內的控制電路(圖未視)。本實施例的顯示屏2為IXD顯示屏。電池模塊5為乾電池或鋰電池。測量開關3、紅外溫度傳感裝置1、顯示屏2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具體的,所述紅外溫度傳感裝置I由鏡頭模塊和紅外輻射傳感元件裝配構成,紅外輻射傳感元件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鏡頭模塊用於將紅外信號進行聚焦,並將紅外輻射信號導入到紅外輻射傳感元件中;紅外輻射傳感元件將紅外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後將電信號傳輸給控制電路。鏡頭模塊可由五金件和菲涅爾透鏡裝配構成。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將紅外溫度傳感裝置I對準被測物體,然後按動測量開關3,紅外溫度傳感裝置I將被測物體輻射的紅外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並將該電信號傳輸給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對該信號進行放大處理、經晶片算法計算和目標發射功率校正後,計算出被測物體的溫度值,並將該溫度值傳輸給顯示屏2進行顯示。本實施例的測溫儀可以達到響應時間I秒,重量約155克,可測量物體表面溫度、人體體溫、室溫,人體表面溫度精確度在±0.3度左右。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醫用紅外測溫儀,其特徵在於,包括機身,設置在機身上的測量開關,設置在機身上並用於傳感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傳感裝置,設置在機身上的顯示屏,以及設置在機身內的控制電路;測量開關、紅外溫度傳感裝置、顯示屏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紅外測溫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溫度傳感裝置由鏡頭模塊和紅外輻射傳感元件裝配構成,紅外輻射傳感元件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紅外測溫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屏為IXD顯示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紅外測溫儀,其特徵在於,機身底部還安裝有電池模塊,電池模塊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紅外測溫儀,其包括機身,設置在機身上的測量開關,設置在機身上並用於傳感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傳感裝置,設置在機身上的顯示屏,以及設置在機身內的控制電路;測量開關、紅外溫度傳感裝置、顯示屏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非接觸式的溫度傳感器件來測量被測物體的溫度,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B5/01GK203042220SQ20122070506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張清華 申請人:廣州德米醫用設備有限公司, 張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