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摻雜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及其製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8:35:31 1
本發明屬於固體電解質的製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摻雜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工業的發展及人口的迅速增長,地球上的資源將越來越短缺。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結構顯示,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已達到106億噸油當量,據預測,2025年將達到136.5億噸油當量。而傳統的發電方式大多是由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中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化為熱能,再由熱能推動機械設備產生機械能,最終轉換為電能。這種能源轉換不但受到卡諾循環的限制,還會產生大量粉塵、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質及噪音;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具有燃料適應性廣、能量轉換效率高、全固態、模塊化組裝、零汙染等優點,可以直接使用氫氣、一氧化碳、天然氣、液化氣、煤氣及生物質氣等多種碳氫燃料。在大型集中供電、中型分電和小型家用熱電聯供等民用領域作為固定電站,以及作為船舶動力電源、交通車輛動力電源等移動電源,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傳統sofc的工作溫度必須在800℃以上的運行溫度才有較高的輸出功率,高的運行溫度不僅對電池的連接密封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加速電池部件間的副反應的發生,電池性能衰減速率增大,使電池的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限制了sofc的商業化發展。因此,要使sofc商業化發展,就要降低sofc工作溫度,開發中低溫sofc已成為必然趨勢。在sofc系統中,電解質是電池的核心,電解質的性能直接決定著sofc電池的工作溫度和性能。傳統的電解質已無法適用於中低溫條件,因此就必須尋求在中低溫下具有高電導率的電解質。本發明的複合電解質具有電導率高,可滿足中低溫的使用條件。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提高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的性能,採用硝酸鹽凝膠燃燒法新型ce0.85la0.11cd0.04o2-α(clco)複合電解質,其相對緻密度達到98%;在空氣氣氛下700℃時電導率為1.45×10-2s/cm。
ce0.85la0.11cd0.04o2-α(0<α≤0.095)製備方法:
1)按照化學計量比稱量原料ce(no3)3·6h2o、la(no3)3·nh2o、cd(no3)2·4h2o絡合劑檸檬酸按[n(ca):n(金屬陽離子)=1.5:1]稱取;
2)ce(no3)3·6h2o、la(no3)3·nh2o、cd(no3)2·4h2o和檸檬酸分別用去離子水溶解,混合以上溶液並攪拌均勻;
3)滴加氨水(氨水濃度為15wt%-20wt%)調節ph值為7;
4)將步驟3)得到混合溶液放入攪拌器中加熱至45℃,在45℃下連續攪拌,並在攪拌過程中通過加氨水,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7,直至形成凝膠;
5)將凝膠移入蒸發皿放在電爐上加熱,直至發生自蔓延燃燒形成蓬鬆的氧化物粉末;
6)在600℃煅燒30分鐘去有機物,然後在800℃±10℃煅燒3±0.1小時,形成ce0.85la0.11cd0.04o2-α(clco)粉末。
將製成的clco粉末放入模具中,在300mpa的壓力下,製成圓片,將圓片以每分鐘3℃的加熱速度加熱到1350℃±10℃保溫4±0.1小時,得到所需要的電解質圓片。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於:
1、優點:使用溫度在中溫(600℃-800℃)範圍內具有較高的電導率、較高的功率密度。
2、用途:作為電解質用於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附圖說明
圖1電解質clco經1350℃燒結4h後的電導率與測試溫度的關係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述的內容更加便於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限於此。
實施例1
ce0.85la0.11cd0.04o2-α(0<α≦0.095)(clco)的製備方法
1)按照化學計量比稱量原料:e(no3)3·6h2o,la(no3)3·nh2o,cd(no3)2·4h2o,
絡合劑檸檬酸按[n(ca):n(金屬陽離子)=1.5:1]稱取。
2)ce(no3)3·6h2o,la(no3)3·nh2o,cd(no3)2·4h2o和檸檬酸分別用去離子水溶解;
3)混合以上溶液並攪拌均勻
4)將步驟3)得到混合溶液放入攪拌器中加熱至45℃,在45℃下連續攪拌,並在攪拌過程中通過加氨水,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7,直至形成凝膠;
5)將凝膠移入蒸發皿放在電爐上加熱,直至發生自蔓延燃燒形成蓬鬆的氧化物粉末;
6)在600℃煅燒30分鐘去有機物,然後在800℃±10℃煅燒3±0.1小時,形成clco粉末。
具體的:
1摩爾ce0.85la0.11cd0.04o2-α(clco)的製備:
稱取0.85摩爾的ce(no3)3·6h2o:0.85*434.22=369.08克
稱取0.11摩爾的la(no3)3·nh2o:0.11*324.92=35.74克
稱取0.04摩爾的cd(no3)2·4h2o:0.04*308.48=12.34克
稱取1.5摩爾的檸檬酸:1.5*210.14=315.21克
ce(no3)3·6h2o,la(no3)3·nh2o,cd(no3)2·4h2o和檸檬酸分別用去離子水溶解;混合以上溶液並攪拌均勻;放入水浴鍋中加熱至45℃,在45℃下連續攪拌,並在攪拌過程中通過加氨水,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7,直至形成凝膠;將凝膠移入蒸發皿放在電爐上加熱,直至發生自蔓延燃燒形成蓬鬆的氧化物粉末;
將粉末在600℃煅燒30min去除有機物,然後在800℃±10℃煅燒3±0.1小時,形成clco粉末。
實施例2
圓片的製備:將實施例1製備成的clco粉末放入模具中,在300mpa的壓力下,製成直徑為13mm±0.1mm、厚度0.5mm±0.1mm的圓片,將圓片以每分鐘3℃的加熱速度加熱到1350℃保溫4小時,得到所需要的電解質圓片。
電導率的測試方法:
電解質的交流電導採用兩端子法測定。將1350℃±10℃下燒結4±0.1小時後的所得的ce0.85la0.11cd0.04o2-α電解質圓片兩面塗上銀漿,然後於450℃焙燒2h後製得銀電極。用銀絲將兩端的銀電極與交流阻抗儀連接。採用的交流阻抗儀為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型號為chi660e電化學工作站,應用電位10mv,測定頻率範圍1khz-20mhz,測定交流電導的溫度為700℃,在空氣氣氛中測定,在空氣氣氛中測定。電導率採用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σ為電解質電導率,s/cm;
h為電解質片厚度,單位cm;
r為電解質電阻,單位ω;
s為電解質片橫截面積,單位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