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鹼性水洗米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3:27:21 1
專利名稱:電解鹼性水洗米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洗米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人體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讓人們未老先衰,皮膚鬆弛,皺紋增加,記憶力減退,補充一些鹼性水的攝入就可以保持酸鹼平衡。鹼性的食物對身體有很多好處的,對於美容至關重要,飽滿光滑的皮膚離不開水的滋潤,用於洗澡洗臉可減少皺紋,增加彈性,光澤亮麗。現在一般洗米都是用自來水,這樣洗出來的米不僅色澤上較差,而且呈弱酸性,口感也一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電解鹼性水洗米機,通過鹼性水浸米、純淨水洗米,使米的口感色澤更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包括機架及設於機架上的洗米槽,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上還設有為洗米槽供應電解鹼性水的電解水構造及向洗米槽供應攪拌用空氣的氣泵。作為優選,所述氣泵設於洗米槽下方,氣泵的輸氣口連接洗米槽頂部氣嘴。作為優選,所述電解水構造設於所述洗米槽的側方,電解水構造上部有鹼性水輸出管連通洗米槽上部。作為優選,所述洗米槽為圓筒形,洗米槽底部設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裝有電磁閥,洗米槽上部還連通有純淨水進水管。作為優選,所述鹼性水輸出管及純淨水進水管並排設置並通過同一根輸水管與洗米槽上部連通,所述鹼性水輸出管及純淨水進水管上都設有電磁閥。作為優選,所述機架底部四角設有滾輪及調整腳。本實用新型通過電解水構造產生鹼性水作為浸米用水,同時氣泵向洗米槽供應空氣,在空氣的作用下,洗米槽內的純淨性水攪拌洗米作業。這樣洗出來的米口感色澤更佳,洗米效率也大大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洗米機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電解鹼性水洗米機的實施例,包括機架4及設於機架上的洗米槽I,所述機架上還設有為洗米槽I供應電解鹼性水的電解水構造2及向洗米槽供應攪拌用空氣的氣泵3。所述氣泵3設於洗米槽I下方,氣泵3的輸氣口連接洗米槽I頂部氣嘴5。所述電解水構造2設於所述洗米槽I側方,電解水構造2上部有鹼性水輸出管11及酸性水輸出管21,鹼性水輸出管11連通洗米槽I上部。所述洗米槽I為圓筒形,洗米槽I底部設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上安裝有電磁閥,洗米槽I上部還連通有純淨水進水管12。所述鹼性水輸出管11及純淨水進水管12並排設置並通過同一根輸水管13與洗米槽I上部連通,所述鹼性水輸出管11及純淨水進水管上都設有電磁閥。所述機架底部四角設有滾輪40及調整腳41,調整腳用於調整洗米機高度。結合圖3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電解水構造2由純淨水進水管12供應純淨水,電解水構造2工作產生的鹼性水通過鹼性水輸出管11注入洗米槽1,用於浸米,同時產生的酸性水通過酸性水輸出管21排出,而氣泵3向洗米槽I供應空氣,其中的空氣經氣泵3的輸氣口進入洗米槽頂部氣嘴5,而氣嘴與洗米槽內的出氣管連通,在空氣作用下,洗米槽I內的純淨水進行攪拌洗米作業,洗米完成後,洗米槽內的水通過排水管10排出 。
權利要求1.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包括機架(4)及設於機架上的洗米槽(1),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上還設有為洗米槽(I)供應電解鹼性水的電解水構造(2 )及向洗米槽(I)供應攪拌用空氣的氣泵(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泵(3)設於洗米槽(I)下方,氣泵(3)的輸氣口連接洗米槽頂部氣嘴(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解水構造(2)設於所述洗米槽(I)側方,電解水構造(2)上部有鹼性水輸出管(11)及酸性水輸出管(21),鹼性水輸出管(11)連通洗米槽(I)上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洗米槽(I)為圓筒形,洗米槽底部設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上安裝有電磁閥,所述洗米槽上部還連通有純淨水進水管(1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性水輸出管(11)及純淨水進水管(12)並排設置並通過同一根輸水管(13)與洗米槽(I)上部連通,所述鹼性水輸出管及純淨水進水管上都設有電磁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4)底部四角設有滾輪(40)及調整腳(4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解鹼性水洗米機,包括機架及設於機架上的洗米槽,所述機架上還設有為洗米槽供應電解鹼性水的電解水構造及向洗米槽供應攪拌用空氣的氣泵。本實用新型通過電解水構造產生鹼性水作為浸米用水,同時氣泵向洗米槽供應空氣,在空氣的作用下,洗米槽內的純淨性水攪拌洗米作業。這樣洗出來的米口感色澤更佳,洗米效率也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C02F1/461GK202653977SQ20122033321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
發明者趙立祥, 沈建康, 陳濤, 柯金曉 申請人:日本電產新寶(浙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