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6:45:11 1
專利名稱: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
背景技術:
目前戶外使用的燈具為了保證產品的安全性,使其內部電路不會受到外界環境(主要是雨、雪等自然現象)的影響,照明燈具都必須設置有一燈罩,並且此類燈具所採用的燈罩多為全遮蔽型,即燈罩將整個發光體包裹。這樣雖然可以起到對燈具的保護作用,但是其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首先,由於目前發光體所採用的仍是以電熱光源為主,即發光體在發光的同時將產生大量的熱量,由於燈罩為全遮蔽型,其內部的熱量無法及時發散出去,導致產品長時間處於溫度較高的工作環境,使其易出現工作不穩定,工作零件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等不良狀況。其次,燈罩採用全遮蔽型,使安裝過程也相對複雜,並且更換發光體(即燈泡)也較為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產品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散熱性能良好、安裝方便,易於更換發光體的戶外使用之燈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產品包括安裝有發光裝置的燈座以及罩設於發光裝置上的燈罩,所述的燈罩包括採用不透水材料製作的上燈罩和位於上燈罩下方的下燈罩,上、下燈罩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其中上燈罩頂部設有一端面,其下部形成的下埠蓋於下燈罩的上埠,即下燈罩的上埠被上燈罩遮蔽,並且在上、下燈罩側壁之間存在一定間隙。
本實用新型採用這種結構後,其採用上下燈罩疊加的結構方式,其中上燈罩採用不透水材料,可防止雨水的滴入,而同時採用這種開放式的結構,便於熱量的散失以及對發光裝置進行更換。另外在上下燈罩之間還留有一定的間隙,以提供空氣對流,進一步降低留於燈罩內的熱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燈罩部分的立體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並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見附圖1、2、3,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有發光裝置11的燈座1以及罩設於發光裝置11上的燈罩2,所述的燈罩2包括採用不透水材料製作的上燈罩21和位於上燈罩22下方的下燈罩22,上、下燈罩21、22通過連接杆3固定連接;上燈罩21與下燈罩22均呈圓錐臺造型,其中上燈罩21頂部設有一端面211,其下部形成的下埠212蓋於下燈罩22的上埠221,即下燈罩22的上埠221被上燈罩21遮蔽,並且在上、下燈罩21、22側壁之間存在一定間隙。
上述的上燈罩21上端面211開設有一通孔213,下燈罩22上埠221處設置有一連接部222,連杆3下端與下燈罩22的連接部222螺紋連接;其上端穿過上燈罩21上的通孔213與一連接塊4螺紋連接,這樣不僅起到上下燈罩21、22連接的作用,也將上燈罩21段端面211上的通孔213封閉,確保雨水不會沿通孔213流入。另外,下燈罩22通過連接部222與燈座1上的發光裝置11連接,保持相對穩定。
本實用新型採用這種結構後,其採用上下燈罩21、22疊加的結構方式,其中上燈罩21採用防水材料(如合金、塑膠材料等等),可防止雨水的滴入,而同時採用這種開放式的結構,便於熱量的散失以及對發光裝置11進行更換。另外在上下燈罩21、22之間還留有一定的間隙,可提供空氣對流,進一步降低留於燈罩2內的熱量。
權利要求1.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包括安裝有發光裝置(11)的燈座(1)以及罩設於發光裝置(11)上的燈罩(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燈罩(2)包括採用不透水材料製作的上燈罩(21)和位於上燈罩(22)下方的下燈罩(22),上、下燈罩(21、22)通過連接杆(3)固定連接;其中上燈罩(21)頂部設有一端面(211),其下部形成的下埠(212)蓋於下燈罩(22)的上埠(221),即下燈罩(22)的上埠(221)被上燈罩(21)遮蔽,並且在上、下燈罩(21、22)側壁之間存在一定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其特徵在於上燈罩(21)上端面(211)開設有一通孔(213),下燈罩(22)上埠(221)處設置有一連接部(222),連杆(3)下端與下燈罩(22)的連接部(222)螺紋連接;其上端穿過上燈罩(21)上的通孔(213)與一連接塊(4)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其特徵在於上燈罩(21)與下燈罩(22)均呈圓錐臺造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戶外使用之燈具。其技術方案為本產品包括安裝有發光裝置的燈座以及罩設於發光裝置上的燈罩,所述的燈罩包括採用不透水材料製作的上燈罩和位於上燈罩下方的下燈罩,上、下燈罩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其中上燈罩頂部設有一端面,其下部形成的下埠蓋於下燈罩的上埠,即下燈罩的上埠被上燈罩遮蔽,並且在上、下燈罩側壁之間存在一定間隙。本實用新型採用這種結構後,其採用上下燈罩疊加的結構方式,其中上燈罩採用不透水材料,可防止雨水的滴入,而同時採用這種開放式的結構,便於熱量的散失以及對發光裝置進行。另外在上下燈罩之間還留有一定的間隙,以提供空氣對流,進一步降低留於燈罩內的熱量。
文檔編號F21V3/00GK2692488SQ200420043990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6日
發明者林世銘 申請人:林世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