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頭罩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2:17:06
專利名稱:喉頭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件,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臨床的喉頭罩。
使用喉頭罩時,將罩體(70)整體置入患者喉部,令罩體(70)的前端抵置於食道,而開口(71)處對準於患者的氣管,之後可藉由注射器自充氣觀測壓囊(76)的閥門將空氣經充氣管(74)送入充氣環(72)中,使充氣環(72)擴張,讓患者喉部與罩體之間並沒有間隙產生,以順利讓麻醉氣體從進氣管(60)進入患者體內,不會由間隙中散逸出,同時根據充氣觀測壓囊(76)的保和或萎縮狀態,可以相對得知充氣環(72)的充氣狀態。
然而,上述之習用喉頭罩,雖然可使麻醉氣體完全進入人體,但充氣管(74)打入20~30 的空氣時,其打氣的壓力將高達60~120水柱,以此種壓力壓迫喉頭黏膜的時間一久,喉頭黏膜會產生潰爛,但若打氣壓力不足則使充氣環(72)無法完全膨漲、喉部與罩體(70)之間產生空隙,易造成麻醉氣體外逸進入食道,因此在使用上不甚理想。
另外,從圖6中可見,充氣環(72)的前端在膨漲完全後,由於材質為硬度較高的橡膠且厚度過厚,會對食道璧產生推擠式的壓迫,甚至於充氣環(72)前端出現反折現象,致使患者產生不舒適感,或產生反射性嘔吐,無法安置喉頭罩於喉腔內,完成麻醉的過程,另一方面,罩體(70)開口(71)亦可能被垂墜的會咽遮蓋造成進氣管(60)的不暢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喉頭罩,其結構包括有一管體與一連通於管體前端、可置入喉腔內的罩體,罩體的最外緣上設有一圈柔軟的充氣環,以避免罩體直接壓迫喉腔內璧,該充氣環系連通一充氣觀測設備,在罩體之底部與管體相接處設置肋條,以引導氣體通入及防止垂墜的會咽阻塞氣道,並於前端形成一引導部延伸組裝至罩體內,使罩體在插入喉部時不會造成反折現象,另外,充氣設備的充氣管系埋設於管體管璧內,成為一整體的子母管,減少喉頭罩在操作使用時的障礙。
一底部上設有一開口的罩體,罩體周緣設有一柔軟的充氣環,充氣環的內部前端形成一引導片,利於喉頭罩插入患者喉部;一個由一進氣管與一充氣管所結合形成、與罩體藉由開口相連通的子母管,其中充氣管的一端與罩體的充氣環連接,另一端自進氣管分離出以連接一充氣觀測裝置;有至少一條形成於罩體底部近開口處的肋條,以引導氣體並防止垂墜會咽阻塞進氣管。
罩體底部近開口處,形成有兩道肋條。
充氣管系埋設於進氣管管璧內側。
充氣觀測裝置為一帶有接頭的囊袋。
充氣環部份系由聚氯乙烯材質所製成。
本實用新型確實可解決習用喉頭罩所產生不適感及操作上的問題,同時其結構簡單且輕便,使用方法容易,可讓即使不具多次醫療經驗的人員皆可輕易使用,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喉頭罩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喉頭罩的側視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喉頭罩的底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喉頭罩的操作實施例之示意圖;圖5為習用喉頭罩的立體外觀圖;圖6為習用喉頭罩的操作實施例的示意圖。
子母管(10)系由一透明塑膠進氣管(12)與一充氣管(14)所組成,充氣管(14)系埋設於進氣管(12)之管璧內側,其一端向罩體(20)方向延伸,另一端於進氣管(12)管璧上離罩體(20)一段距離處穿出,以連接帶有進氣閥門(圖中未示)的充氣觀測裝置(30)。
罩體(20)呈橢圓形狀,其底部為一凹面,凹面上設有一開口(22)與進氣管(12)相接連通,且罩體(20)的周緣設有一以超柔軟材質(如聚氯乙烯(PVC))製成的充氣環(24),該充氣環(24)的內部形成一撐持用的引導片(242),以避免充氣環(24)碰觸喉壁造成反折,利於喉頭罩的插入患者喉部。充氣環(24)的後端並與子母管(10)的充氣管(14)相連通,可藉由注射器連接充氣觀測設備(30)的進氣閥門將空氣自充氣管(14)導入充氣環中(24)。此外,罩體(20)底部開口(22)附近,形成有至少兩道縱向肋條(26),可引導氣體進入氣管,並讓患者於麻醉過程中垂墜的會咽可被頂住,以維持進氣管(12)至患者氣道間之暢通,順利進行麻醉。
充氣觀測裝置(30)其可為如圖中所示一帶有接頭的囊袋,可由自動充氣系統自囊袋的接頭打入空氣,藉以調整充氣環(24)的充氣程度,同時可由該囊袋的飽和或萎縮狀態,相對得知充氣環(24)的充氣程度。
由上述結構配合圖4的操作狀態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優點1.充氣環(24)內部前端引導片(242)的設計,讓罩體(20)在伸入喉部時不會讓充氣環(24)因受到食道璧的推擠而產生反折現象;充氣環(24)選用超柔軟材質製成,同樣可以降低對喉頭黏膜的壓迫,避免產生潰爛。
2.將充氣管(14)與進氣管(12)結合以形成一子母管(10),可以避免如習用喉頭罩操作插入喉部時須要另外注意調整充氣管(74)的麻煩,同時減少操作時的阻礙。
3.罩體(20)底部開口(21)處肋條(26)的設計,可方便引導氣體進入氣管,更可頂住會咽,讓病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仍能維持氣道暢通。
權利要求1.一種喉頭罩,由進氣管,充氣管,罩體,充氣環組成,其特徵在於一底部上設有一開口的罩體,罩體周緣設有一柔軟的充氣環,充氣環的內部形成一引導片,利於喉頭罩插入患者喉部;一個由一進氣管與一充氣管所結合形成、與罩體藉由開口相連通的子母管,其中充氣管的一端與罩體的充氣環連接,另一端自進氣管分離出以連接一充氣觀測裝置;有至少一條形成於罩體底部近開口處的肋條,以引導氣體並防止垂墜的會咽阻塞進氣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喉頭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罩體底部近開口處,形成有兩道肋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喉頭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充氣管系埋設於進氣管管璧內側。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喉頭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充氣觀測裝置為一帶有接頭的囊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喉頭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充氣觀測裝置為一帶有接頭的囊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喉頭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充氣環部份系由聚氯乙烯材質所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件,公開了一種喉頭罩,其結構包括有一管體與一連通於管體前端、可置入喉腔內的罩體,罩體的最外緣上設有一圈柔軟的充氣環,該充氣環系連通一充氣觀測設備,在罩體的底部與管體相接處設置肋條,以引導氣體通入及防止垂墜的會咽阻塞氣道,並於前端形成一引導部延伸組裝至罩體內,使罩體在插入喉部時不會造成反折現象,另外,充氣管系埋設於管體管璧內,成為一整體的子母管,減少喉頭罩在操作使用時的障礙。本實用新型確實可解決習用喉頭罩所產生不適感及操作上的問題,同時其結構簡單且輕便,使用方法容易,可讓即使不具多次醫療經驗的人員皆可輕易使用,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檔編號A61M16/04GK2542276SQ02230370
公開日2003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10日
發明者張地利 申請人:張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