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秧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7:27:06 1
專利名稱:拔秧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新型農具。
在水稻育秧田裡拔秧的方法是用手指直接捏住秧苗一株株地拔出的,這種拔秧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易拔斷秧苗,在持續拔秧的情況下,易導致手指紅腫或磨破手指。
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通常的做法是用布纏住手指或戴上手套以防磨破手指,但畢竟難以提高拔秧的工作效率。
發明該實用性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既能避免磨破手指,又能提高工效的拔秧器。
該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利用合適的金屬板材,採用衝壓工藝製作,由A、B件交叉配合構成剪刀狀,它的可夾部的兩個臂帶有錐度,可夾部向內折成直角的邊上有齒,可夾部兩個臂上的齒是向上傾斜的,手握部上有塑料手柄,使用時握手柄將可夾部兩臂張開,在秧苗旁傾斜插入其根部,合攏手柄將秧苗拔出。
用手指捏秧苗拔秧時,由於苗床的泥土處於某種程度的板結狀態和秧苗根系較為發達,加之捏秧苗只用手指的前指節部分,在手捏量與拔出所需力的匹配的情況下,所以一般只能一株株地拔出來。使用該拔秧器拔秧,因為它的可夾部的兩個臂是錐型體,所以易插入苗床,由於有可夾部遠遠超出手指前指節的長度及其可張開的範圍,可將數十株秧苗含在可夾部兩臂之中,當手柄已開始合攏的同時,緊靠在可夾部兩臂內的秧苗的根系已開始脫離泥土,當手柄已基本合攏時,被夾秧苗由於可夾部兩臂上設有向上傾斜的齒的作用,數十株秧苗便可一次拔出。
該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附圖是該拔秧器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
該拔秧器的具體結構的細節及使用情況。
圖中可夾部向內折成直角的邊上有齒(6),可夾部兩個臂上的齒(6)是向上傾斜的,可夾部的兩個臂帶有錐度,手握部上有塑料手柄(1),將塑料手柄(1)中心孔穿入鉚釘(2)鉚在手握部金屬板上,將B件穿入設在A件上的夾縫內,由A、B件交叉配合構成剪刀狀,在A、B件的中心線交點上鑽孔並分別用墊片(4)鉚釘(5)鉚結,兩件之間要留有易活動的間隙,清除可夾部上及其尖端和齒(6)上的稜角,雙手握手柄(1)操作,也可單手握(3)處操作。
權利要求1.一種農用拔秧器,由A、B件交叉配合構成剪刀狀,手握部上有塑料手柄1,可夾部向內折成直角的邊上有齒6,其特徵在於(1)、所述可夾部兩個臂上的齒6是向上傾斜的,(2)、可夾部的兩個臂帶有錐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拔秧器,其特徵是A、B件以及可夾部上的齒〈6〉是用金屬板材直接衝壓成型的。
專利摘要一種農用拔秧器,它可取代手捏秧苗拔秧的方法,該拔秧器利用金屬板材採用衝壓工藝製成,A、B件交叉配合構成剪刀狀,有塑料手柄鉚在手握部的金屬板上,可夾部的兩個臂帶有錐度,向內折成直角的邊上有向上傾斜的齒,握手柄將可夾部張開,傾斜插入秧苗根部,合攏手柄拔出秧苗。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84279SQ90221499
公開日1991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1990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1990年9月29日
發明者趙榮階 申請人:趙榮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