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47:41 1
專利名稱:手杖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杖的改良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可提升座杆單 元展開定位的穩固性,又簡化展開操作步驟的手杖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鑑於現有的具有座位的手杖(如美國設計專利第D4 00,7 24 號),因其收合靠接後的整體體積較大,造成收藏、攜行、包裝上 的不便,本案發明人先前已發明中國臺灣專利申請第94 1 09505號 的改良(發明專利證書第246405號),其由主杆單元、腳架單元 及座杆單元所組成,腳架單元及座杆單元分別接設於主杆單元的下 方及上方,腳架單元包含數腳架及數連杆,腳架、連杆的一端分別 樞接至主杆單元的本體、拉塊底端,連杆的另端樞接至腳架,使其 展開後可形成腳架撐持,收合後又可利用主杆單元的固定環下移限 掣,而座杆單元包含二個椅架、二個肋杆、二個握把塊及一個椅布, 椅架頂端、底端分別固接至握把塊及樞接至主杆單元的伸縮杆上 端,而肋杆樞接於椅架之間,且椅布接設於二個握把塊之間,其展 開後利用椅布可構成座椅實施,而收合定位後則收合靠接,據而構 成一體積小、方便攜行的手杖結構。承上所述,該中國臺灣申請第94 1 095 05號的專利前案雖可達 到收合後縮小體積的目標,然仍存在些許缺失,一是座杆單元僅包 含有二個椅架,椅架雖具水平部以供固接握把塊及椅布,但其整體 呈現的平穩性比較不佳,有改良創新的必要。另一是展開操作時, 必須手動將固定環上移,才可使腳架單元展開,且再使二個握把塊、 二個椅架及椅布張開,才可使座杆單元展開,亦即,必須要有此二步驟才能完全展開,但卻造成操作實施上的稍微不便。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手杖的改良結構,該 結構不僅能提升座杆單元展開定位的穩固性,同時簡化展開的操作步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杖的改良 結構,包含主杆單元、腳架單元及座杆單元,而主杆單元仍包含一 個主筒、 一個本體、 一個伸縮杆、 一個拉塊、 一個彈性元件及一個 固定環;本體容設於主筒內部;伸縮杆可上、下調移地接合於本體 的上內部;彈性元件及拉塊依序由上往下容設於本體的下內部,而 固定環接設於主筒內底端且環套於本體外側,且拉塊、本體、固定 環及主筒由定位銷穿過,且本體及固定環對應定位銷分別設為 一 對 長孔,使固定環可上、下移位,又使該拉塊下移的同時,致使該定 位銷亦具有下移的空間;設置拉繩由上往下穿設伸縮杆、本體而以 下端固結於固定環,又可於主筒上端外側設有4氐掣座;腳架單元包 含數腳架及數連杆;腳架、連杆的一端分別樞接至本體、拉塊的底 端;連杆的另一端樞接至腳架,使當腳架收合後通過固定環下移嵌 掣在腳架頂端的外側而定位,且固定環上移後,腳架、連杆撐開的 同時,致使拉塊同步被下移,且腳架頂端撐抵於固定環下端,主筒 下移至該定位銷抵至本體的長孔下端而可展開定位;座杆單元包含 四個椅架、二個肋杆、 一個握4巴塊及一個椅布;椅架的頂端固定椅 布的角端;椅布可為網面;椅架的底端樞接至主杆單元的伸縮杆上 端;肋杆樞接於對稱的二個椅架之間;設置一個繩體穿過另一對對 稱的二個椅架之間;待椅架收合靠接後,椅布收納於四個椅架間的 內部,利用握把塊套掣於椅架上端即可構成一個手杖的握把;拉繩 上端與握把塊連結;使握把塊上移而使四個椅架對稱展開時,同時可上移固定環,使同步展開座杆單元及腳架單元,而利用椅布構成 一個座椅。另外,主筒的上端設有抵掣座;椅架、肋杆、椅布展開後,椅 架的底端承載於所述的抵掣座上;握把塊連結有拉繩;拉繩下端固 定於主杆單元的固定環;使握把塊上移時可上拉固定環;本體在長孔 上方另設一對穿設孔;伸縮杆為上下貫通狀;拉繩由上往下穿過伸 縮杆、本體的穿設孔,下端固定於固定環;拉繩於下部設置為二條, 穿入本體後結合成一條,穿過伸縮杆固定於握把塊;握把塊設有燈 具;本體的上內部具有內螺紋,伸縮杆具有外螺紋,使伸縮杆接合 於上內部而可上、下調移;繩體穿過其中一個肋杆。本發明提供的手杖的改良結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過主 杆單元、腳架單元及座杆單元,收合後成為手杖功能,而其展開後 可構成基本的腳架及座椅功能,使手杖具有座椅的用途,且大大減 少收合後的體積,此外,本發明通過座杆單元的椅架對稱設立,展 開後可平均支撐椅布所受的乘坐重力,且下端得由主筒上端的抵掣 座抵住而穩固定位;在展開操作時僅須上移握把塊35,此時即可 使四個椅架被展開,且同時通過拉繩上拉固定環而使腳架、連杆被 撐開,而同步展開座杆單元及腳架單元,以促進展開操作的方便性, 簡化了操作步驟。
圖1:本發明手杖的結構改良的立體分解圖(椅布未繪出);圖2:本發明手杖的結構改良於收合後的組合結構剖視圖(椅布未繪出);圖3:本發明手杖的結構改良於展開作動時的組合結構剖視圖(椅 布未繪出);圖4:本發明手杖的結構改良的座杆單元於展開作動時的側視圖; 圖5:本發明手杖的結構改良於展開後的立體圖; 圖6:本發明手杖的結構改良的於收合後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對本發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現以下列實施例給予說明。本發明手杖的改良結構,其包含有一個主杆單元1 、 一個腳架 單元2及一個座杆單元3,其中主杆單元l (如圖1),包含一個主筒11、 一個本體12、 一 個伸縮杆13、 一個拉塊14、 一個彈性元件15及一個固定環16, 該主筒11為上、下貫通的中空管體,其內部為一個中空室111, 且中空室111的下方為一個大徑部112 (見圖1、 2 ),而本體12 容設於主筒11內,且本體12內部以一個隔片121分為上內部122 及下內部123,而上內部122可供該伸縮杆13接合,且使伸縮杆 13可上、下調移,而彈性元件15及拉塊14依序由上往下容設於 本體12的下內部123,而固定環16接設於主筒11內底端的大徑 部112,且環套於本體12的外側,又該4立塊14、本體12、固定環 16及主筒11由一個定位銷4穿組,且本體12及固定環16對應該 定位銷4分別設為一對長孔124、 161,而4吏固定環16可沿大徑部 112而上、下移位(另如圖3、 4),又使該拉塊14下移的同時, 致該定位銷4亦具有下移的空間。再者,本體12於長孔124上方 另設一對穿設孔126 (見圖1、 2 ),且伸縮杆13呈具為上下貫通 狀,使可利用拉繩17由上往下穿設伸縮杆13、本體12的穿設孔而以下端固結於固定環16,又可於主筒11上端外側設有抵掣 座11 3 (另如圖4 )。腳架單元2 (如圖1),其包含數腳架21及數連杆22,腳架21、連杆22的一端分別樞4妻至主杆單元1的本體12、 _拉塊14的 底端,又連杆22的另端樞接至腳架21,使腳架21收合後通過固 定環16下移嵌掣在腳架21頂端的外側而收合定位(如圖2 ),且 固定環16上移後,腳架21、連杆22撐開的同時(如圖3 ),連帶 使拉塊14被下移,且腳架21的頂端撐抵於固定環16的下端,及 主筒11下移至該定位銷4抵至本體12的長孔124下端而可展開定 位(如圖4 )。座杆單元3 (如圖1),包含有四個椅架31、 二個肋杆32、 一個握把塊35及一個椅布34 (椅布請見圖4、 5 ),椅架31的頂 端供椅布34的角端固結,椅布34可為網面(如圖5 ),而椅架31 的底端則樞接至主杆單元1的伸縮杆13的上端,而肋杆32樞接於 對稱的二個椅架31之間,另利用 一個繩體36穿結於另對稱的二個 椅架31之間,以構成連動的依據(如圖5 ),又繩體36可穿設其 一個肋杆32;待椅架31、肋杆32收合靠接後(如圖2 ),椅布34 即被收納於四個椅架31間的內部(椅布於圖2中未繪出),此時 利用握把塊35套掣於四個椅架31上端即可構成一個手杖的握把, 而拉繩17的上端與握把塊35結合,使握把塊35上移而使四個椅 架31對稱展開時(如圖3、 4),同時可利用拉繩17上拉固定環 16,而可同步展開座杆單元3及腳架單元2 。而椅架31、肋杆32、 椅布34展開定位後,該椅布34適可供乘坐(如圖5 ),且椅架31 底端適承栽於主筒11上端之抵掣座113而穩固定位(如圖4)。 再者,握把塊35套掣於四個椅架31上端後,必須將固定環16下 移使限掣在腳架21頂端的外側而收合定位(如圖2);又握把塊 35可設有燈具6 (如圖1、 2 )。又該拉繩17於下端為求平均上移 固定環16,故可設為二條,而穿入本體12後即可結合成一條,再向上穿設伸縮杆13而結合於握把塊3 5 (如圖2 )。此外,該本體12的上內部12 2可具有內螺紋12 5 (如圖1 、 2 ), 而伸縮杆13具有外螺紋131,使伸縮杆13接合於上內部122後而 可上、下調移,據此可調整座杆單元3的高低。上述結構,實施時是通過主杆單元1 、 一個腳架單元2及一個 座杆單元3的組成,收合後成為手杖功能(如圖2, 6),而其展 開後可構成基本的腳架座椅功能(如圖5),使手杖亦具有座椅的 用途,且大大減少收合後的體積,此外,本發明通過座杆單元3的 椅架31對稱設立,故其展開後實施時可平均支撐椅布34所受的乘 坐重力,且下端得由主筒11上端的抵掣座113抵住而穩固定位, 此為本發明的主要改良及功效增進處。另外,在展開操作時僅須上 移握把塊35,此時即可使四個椅架31被展開,且同時通過拉繩17 上拉固定環16而使腳架21、連杆22被撐開,而同步展開座杆單 元3及腳架單元2,以促進展開操作的方便性,簡化操作步驟,此 又為本發明另 一功效增進處。綜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 明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 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 一種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改良結構包含一個主杆單元、一個腳架單元及一個座杆單元;所述的主杆單元,包含一個主筒、一個本體、一個伸縮杆、一個拉塊、一個彈性元件及一個固定環;所述的主筒為上、下貫通的中空管體,其內部為一個中空室,且中空室下部為一個大徑部;所述的本體容設於主筒內,且本體內部以一個隔片分為上內部及下內部;所述的伸縮杆可上、下調移地連接所述的本體的上內部;所述的彈性元件及拉塊依序由上往下容設於本體的下內部;所述的固定環接設於所述的主筒內底端的大徑部,環套於所述的本體外側;所述的拉塊、本體、固定環及主筒由一個定位銷穿過,且所述的本體及固定環對應定位銷分別設為一對使所述的固定環沿所述的大徑部而上下移位且使定位銷亦具有下移的空間的長孔;所述的腳架單元,包含數個腳架及數個連杆;所述的腳架的一端樞接至所述的主杆單元的本體底端;所述的連杆的一端樞接所述的主杆單元的拉塊的底端,另一端樞接至腳架;所述的腳架收合後,所述的固定環下移嵌掣在腳架頂端的外側;所述的固定環上移後,所述的腳架、連杆撐開的同時,所述的拉塊被下移,且所述的腳架頂端撐抵於固定環下端,所述的主筒下移至該定位銷抵至本體的長孔下端;所述的座杆單元包含有四個椅架、二個肋杆、一個握把塊及一個椅布;所述的椅架的頂端固定椅布的角端,椅架的底端樞接至所述的主杆單元的伸縮杆的上端;所述的肋杆樞接於對稱的二個椅架之間;設置一個繩體連結在另一對對稱的二個椅架之間;所述的椅架、肋杆收合靠接後,所述的椅布被收納於四椅架間的內部,所述的握把塊套掣於四椅架上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主筒的上端設有抵掣座;當所述的椅架、肋杆、椅布展開後, 所述的椅架的底端承載於所述的抵掣座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握把塊連結有拉繩;所述的拉繩下端固定於主杆單元的固定 環。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本體在所述的長孔上方另設一對穿設孔;所述的伸縮杆為上下 貫通狀;所述的拉繩由上往下穿過伸縮杆、本體的穿設孔,下端固 定於所述的固定環。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拉繩於下部設置為二條,穿入所述的本體後結合成一條,穿過 伸縮杆固定於所述的握把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握把塊設有燈具。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本體的上內部具有內螺紋,所述的伸縮杆具有外螺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4寺布為網面。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繩體穿過其中一個肋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杖的改良結構,該手杖結構包含有主杆單元、腳架單元及座杆單元;主要指座杆單元由四個椅架、二個肋杆、一個握把塊及一個椅布;椅架底端樞接至主杆單元的伸縮杆上端,椅布則接設於四個椅架的頂端間,而肋杆樞接於椅架之間,其展開後利用椅布可構成座椅實施,而收合定位後則靠握把塊限掣於椅架上端而成,據此,以促進座杆單元展開定位的穩固性;還有握把塊可設拉繩至主杆單元的固定環,使握把塊上移後,即可上拉固定環,使腳架單元可同時展開,以減少展開操作的步驟。
文檔編號A45B5/00GK101214099SQ20071000020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4日
發明者徐孟輝, 林柄宏, 洪承德, 陳雪玉 申請人:徐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