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蕎麥茶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7 03:33:06 1
專利名稱:一種蕎麥茶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茶,具體地,是以蕎麥為原料製備而成的保健茶。
背景技術:
目前,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等由於飲食不合理而引起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時刻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據相關資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已有胖人10億,肥胖症患者2.5億,體重超重者7.5億,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委員會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1.5億糖尿病患者,而我國超過3500萬,佔據世界第一位,並且目前還在繼續增長,專家預測今後十年將增長14%左右。因此,鑑於我國膳食結構的特點,穀類食品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佔有突出重要地位,一向稱為主食,人體每日攝取食物的80%,蛋白質的50%由穀類來提供,同時穀類也是一些無機鹽和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而近年來,人們的主食多以精米精面為主,雜糧很少有人問津,與此同時,隨著膳食結構的變化,增加動物蛋白質攝取,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腦血栓等成人病也增加,患者在用藥的同時,也開始注重飲食療法,因此,大力開發研製對人體有保健功能的糧穀類食品,將有助於防治上述病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蕎麥的營養人體和保健價值已被人們所重視,蕎麥或蕎麥製品不但受國內人們的歡迎,也受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青眯,並對它的開發研究相當活躍,國內已相繼開發出蕎麥掛麵,蕎麥醋、蕎麥多功能保健麵條等產品,蕎麥又叫三角麥,其特生長期短,適應性強。廣泛分布我國的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蕎麥的食用方法目前還主要是傳統的涼粉與麵條,如果用它製作保健品或其它產品,就能將蕎麥充分利用,為雜糧的深加工開闢一條新路,這將發揮蕎麥產區的優勢,充分利用資源有重要的意義。
蕎麥具有高的藥用價值,這在我國古書上早有記載,例《本草綱目》中「蕎麥可實胃,益氣力,續精神,作飲食可壓丹石毒」,也可「降氣寬肺,磨積洩滯,清熱腫風痛,降除白濁白帶,脾積洩瀉」,臨床醫學觀察表明,苦蕎麥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等病人有輔助治療作用,還具有抑制或降低血中膽固醇,抑制體內脂肪的蓄積,改善便秘等功效。
目前,關於蕎麥茶的報導有03130369.2「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其中,公開了一種以營養豐富的蕎麥為原料的技術合理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是採用帶殼潤麥、高溫高壓、烘乾、脫殼、烤制或膨化的加工工藝,有效縮短了熱處理的時間,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可使蕎麥在加工過程中的營養流失降到最低程度,高溫處理的時間越短,營養流失就越少,經膨化加工,主要營養成分蘆丁的損失只有5%左右;本方法採用均勻噴水工藝對原料進行浸潤,與現有技術在水中浸泡相比,也有效的防止主要營養成分蘆丁的流失。
03111344.3「蕎麥茶及生產方法」公開一種蕎麥茶,是棕褐色脫殼的含水量為1~11%的熟蕎麥米。並公開了一種蕎麥茶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篩選蕎麥米;洗淨蕎麥米;蒸乾淨的蕎麥米;對蒸後的蕎麥米進行乾燥處理;用炒制設備在100~700℃的條件下,對乾燥後的熟蕎麥米蒸炒,使蕎麥米的含水量為1~11%。食用時只需用開水衝泡即可。
200310109635.7「苦蕎茶的生產方法」其方法是採用兩次水浸、兩次焙烤工藝,將熟化與乾燥工藝步驟合為一個,縮短了乾燥時間,並且在焙烤過程中使苦蕎籽粒從內部加熱,使籽粒內部含水率達到一個較為適宜的水平。同時在焙烤過程中對苦蕎麥籽粒進行了一次低溫炒制,有助於縮短下一次焙烤時間。
02113212.7「苦蕎茶的生產工藝」公開了一種以苦蕎麥皮層為原料生產苦蕎茶飲品的生產工藝,包括原料篩選脫殼、與水調和、糊化成形、曬乾切段、烘烤、翻炒定型、檢驗包裝,脫殼、加水調和並糊化成形曬乾後的苦蕎麥的皮層在紅外線烤箱中烘烤至烤出香味後,放入炒鍋內在高溫下快速翻炒至略有焦糊味,再在常溫下翻炒熟化後苦蕎麥皮層定型冷卻得成品。
上述報導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存在工藝過程複雜,生產效率低,水熱處理過程多、時間長,蕎麥中的營養保健成分損失多;製備的產品風味淡、特徵不明顯,泡製時湯色淺、有的產品湯色混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以蕎麥為原料製備的保健茶。
本發明蕎麥茶以蕎麥加工的初產品-蕎麥粉、蕎麥麥麩為主要原料,經配料,擠壓成形,脫水定型,焙炒(烤)提香,冷卻而製得的產品。
本發明的具體工藝過程為a、配料用蕎麥粉、蕎麥麥麩等原料,加水10%-39%,攪拌均勻;b、擠壓成形通過機械擠壓進行壓片,壓條、切斷;c、脫水定型通過人自然乾燥或人工乾燥進行脫水;d、焙炒(烤)提香通過炒鍋、烤箱等設備焙炒(烤);e、冷卻包裝冷卻至室溫,進行包裝;f、成品檢驗通過評定,合格,入庫。
本發明充分利用蕎麥初加工產物—蕎麥粉,蕎麥麥麩,生產工藝過程簡潔,採用機械擠壓成型,加熱處理次數少,時間短,減少了蕎麥中有益成分的加工損失,產品飲用方便,提高了蕎麥的使用價值,營養保健成分損失少,產品香味濃厚,蕎麥風味突出,湯色淺綠,清澈不混濁。
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以下的實例。凡基於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1)、配料用蕎麥制粉的副產物--蕎麥麥麩等原料,加水30%,攪拌均勻;(2)、擠壓成形在常溫、常壓下用麵條在壓片,壓條,條形可寬,可厚,規格可任意調整;(3)、脫水定型在常溫下6-8小時,脫水定型;(4)、焙炒(烤)提香採用炒鍋,在159-190℃下焙炒提香;(5)、冷卻包裝冷卻至室溫,進行包裝;(6)、成品檢驗通過感官評定,合格,入庫。
實施例2(1)、配料用蕎麥制粉的副產物--蕎麥麥皮粉,蕎麥麥心粉,蕎麥麥麩等原料,加水39%,攪拌均勻;(2)、擠壓成形在常溫、常壓下用普通麵條機壓片,壓條,條形可寬,可厚,規格可任意調整;(3)、脫水定型在常溫下6-8小時,脫水定型;(4)、焙炒(烤)提香採用電炒鍋,在159-190℃下焙炒提香;(5)、冷卻包裝冷卻至室溫,進行包裝;(6)、成品檢驗通過感官評定,合格,入庫。
實施例3(1)、配料用蕎麥制粉的副產物--蕎麥麥皮粉,蕎麥麥心粉,蕎麥麥麩等原料,加水10%,攪拌均勻;(2)、擠壓成形在常溫、常壓下用普通麵條機壓片,壓條,條形可寬,可厚,規格可任意調整;(3)、脫水定型在常溫下6-8小時,脫水定型;
(4)、焙炒(烤)提香採用電炒鍋,在159-190℃下焙炒提香;(5)、冷卻包裝冷卻至室溫,進行包裝;(6)、成品檢驗通過感官評定,合格,入庫。
本發明的生產工藝過程僅六個過程,僅有一個加熱處理過程,其它過程均是常溫下的處理,因蕎麥中的主要保健成分為蘆丁,其隨加熱時間的增加、加熱強度的增加,損失量增加,所以本發明的生產工藝過程能較好的減少蕎麥中的主要保健成分為蘆丁的損失;本發明製備的茶劑,香味濃厚,蕎麥風味突出,湯色淺綠,清澈不混濁;克服了其它方法生產製備的茶劑的風味清淡、無蕎麥風味特徵和湯色暗褐色,混濁的缺點。
權利要求
1.一種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a、配料稱取主要原料-蕎麥粉或蕎麥麥麩,加水量佔原料用量的10%-39%,攪拌均勻;b、擠壓成形壓片,壓條、切斷;c、脫水定型通過人自然乾燥或人工乾燥進行脫水;d、焙炒/烤提香;e、冷卻包裝冷卻至室溫,進行包裝,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還可加入食品矯味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所述的加水量佔原料用量的20%-3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蕎麥粉或蕎麥麥麩包括苦蕎麥、甜蕎麥的粉或麥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b通過機械擠壓進行壓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蕎麥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所述的焙炒/烤提香的溫度為159-190℃。
7.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蕎麥茶製備方法製備的蕎麥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蕎麥茶的製備方法。本發明還提供了該方法製備而成的蕎麥茶。它是由蕎麥加工的初產品—蕎麥粉、蕎麥麥麩為主要原料,經配料,擠壓成形,脫水定型,焙炒(烤)提香,冷卻而製得的產品。本發明充分利用蕎麥初加工產物—蕎麥粉,蕎麥麥麩,生產工藝過程簡潔,加熱處理次數少,時間短,減少了蕎麥中有益成分的加工損失,產品飲用方便,提高了蕎麥的使用價值,營養保健成分損失少,產品香味濃厚,蕎麥風味突出,湯色淺綠,清澈不混濁。
文檔編號A23F3/06GK1726794SQ20051002106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0日
發明者肖詩明, 夏明忠, 蔡光澤, 羅曉鋒 申請人:西昌市航飛苦蕎麥開發中心, 西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