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1:31:06 2
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所述煤氣管道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出氣口上設有球形閥,所述安全控制閥包括閥體、支架、氣塞、聯杆和拉簧,所述支架呈空心狀,且支架固定在閥體內,所述閥體固定在煤氣管道內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所述聯杆安裝在支架中心的圓孔內,所述拉簧套設在聯杆一端並頂住支架的徑向壁,聯杆的另一端固定設有氣塞,本發明裝置為使用管道煤氣增加了安全保護措施,在煤氣洩漏時及時切斷煤氣輸出,有效地防止因煤氣洩漏而引起的煤氣中毒、火災等意外事故,該裝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安全方便,實用安全可靠,容易推廣實施。
【專利說明】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
[0001]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管道煤氣的安全保護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
【背景技術】
[0003] 今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管道燃氣逐步普及到千家萬戶,為人民生活提 供了極大方便,管道燃氣是一種危險性較大的氣體,如果發生洩漏時間就會發生中毒或者 引起火災,加強管道燃氣的安全防範非常重要,現有的管道燃氣控制閥只有開啟或關閉作 用,而沒有對燃氣洩漏的安全保護裝置,現有一種電子感應頭檢測燃氣洩漏,通過電路控制 燃氣閥開閉的裝置,但該技術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
[0004]
【發明內容】
[0005]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的 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
[0006]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所 述煤氣管道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出氣口上設有球形閥,所述安全控制閥包括閥體、 支架、氣塞、聯杆和拉簧,所述支架呈空心狀,且支架固定在閥體內,所述閥體固定在煤氣管 道內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所述聯杆安裝在支架中心的圓孔內,所述拉簧套設在聯杆一 端並頂住支架的徑向壁,聯杆的另一端固定設有氣塞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塞呈半球殼形狀,且閥體的端頭設有與氣塞形狀相 同的凹弧形端面。
[0007]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閥體外壁上設有外螺紋。
[000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裝置為使用管道煤氣增加了安全保護措施,在煤氣 洩漏時及時切斷煤氣輸出,有效地防止因煤氣洩漏而引起的煤氣中毒、火災等意外事故,該 裝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安全方便,實用安全可靠,容易推廣實施。
[0009]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1-煤氣管道;2-進氣口;3-出氣口;4-球形閥;5-閥體;6-支架;7-氣塞; 8_聯杆;9-拉簧。
[0011]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 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定。
[0013] 圖1示出了本發明一種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煤氣管道1上 設有進氣口 2和出氣口 3,所述出氣口 3上設有球形閥4,所述安全控制閥包括閥體5、支架 6、氣塞7、聯杆8和拉簧9,所述支架6呈空心狀,且支架6固定在閥體5內,所述閥體5固 定在煤氣管道1內的進氣口 2和出氣口 3之間,所述聯杆8安裝在支架6中心的圓孔內,所 述拉簧9套設在聯杆8 -端並頂住支架6的徑向壁,聯杆8的另一端固定設有氣塞7,所述 氣塞7呈半球殼形狀,且閥體5的端頭設有與氣塞7形狀相同的凹弧形端面,所述閥體5外 壁上設有外螺紋。
[0014] 在使用時將拉簧9拉動氣塞7拉緊,氣塞7與閥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供燃氣通過, 當燃氣洩漏時,管道中燃氣向外排放流量增大,推動氣塞7克服拉簧9的拉力前行,頂住閥 體5內壁的凹弧端,自動將燃氣出口封閉,起到安全保護作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所述煤氣管道(1)上設有進氣口(2)和出氣口(3),所述 出氣口(3)上設有球形閥(4),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控制閥包括閥體(5)、支架(6)、氣塞 (7)、聯杆⑶和拉簧(9),所述支架(6)呈空心狀,且支架(6)固定在閥體(5)內,所述閥體 (5)固定在煤氣管道⑴內的進氣口⑵和出氣口(3)之間,所述聯杆⑶安裝在支架(6) 中心的圓孔內,所述拉簧(9)套設在聯杆(8) -端並頂住支架(6)的徑向壁,聯杆(8)的另 一端固定設有氣塞(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塞(7)呈半球殼 形狀,且閥體(5)的端頭設有與氣塞(7)形狀相同的凹弧形端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煤氣安全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5)外壁上設 有外螺紋。
【文檔編號】F16K17/04GK104121396SQ20131014583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5日
【發明者】於建成 申請人:於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