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液壓舉升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7 02:54:41 1
油管液壓舉升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管液壓舉升裝置,主要由機體、液壓系統、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機體包括機座,機座支腿,交剪支撐,升降平臺,斜撐,伸縮滑道等五個組件;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站,控制閥,起升油缸、伸縮油缸和斜伸油缸組成;控制系統有電源控制櫃等組成。其特徵是利用液壓裝置通過機械機構舉升、傳送管杆到指定工作位置,同時,工作檯面可作為管杆活動滑道,在起下過程中直接接送管杆,實現替代人工舉升油管,往返接送油管等工作,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確保安全生產。
【專利說明】油管液壓舉升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輔助機械,是一種修井起下作業時的油管液壓舉升裝置。【背景技術】[0002]目前在油田修井作業時,因井口安裝封井器等井口裝置,導致井口操作平臺離地 面很高,在起下鑽作業時油管的拉送和供給完全靠人力配合修井機懸吊系統完成。存在崗 位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員安全性差等因素。用機械代替人力,改善目前作業工 又髒又累的工作現狀,並確保安全生產,是油田井下作業發展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0004]提供一種油管液壓舉升輔助機械,利用液壓裝置,通過機械機構舉升、傳送油管杆 到指定工作位置,同時,工作檯面作為管杆活動滑道,在起下鑽過程中直接接送油管杆,實 現替代人工舉升、往返接送等工作。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目前作業工又髒又累的工作 現狀,消除起下鑽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井下作業工作效率。[0005]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0006]一種油管液壓舉升裝置,主要由機體、液壓系統、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其特徵在 於,機體包括機座,機座支腿,交剪支撐,升降平臺,斜撐,伸縮滑道五個組件;液壓系統包括 液壓泵站,控制閥,起升油缸、伸縮油缸和斜伸油缸;控制系統有電源控制櫃;[0007]機體包括機座,機座支腿,交剪支撐,升降平臺,斜撐,伸縮滑道五個組件;機座呈 長方形,兩側分布五支點可調機座支腿,機座與機座支腿用銷子相互連接;兩組交剪支撐採 用雙剪叉結構,下端與機座採用活動銷子連接,上端與升降平臺活動銷子連接;升降平臺作 為斜撐和伸縮滑道的承載體,斜撐其下端與升降平臺銷子連接,斜撐上端則與伸縮滑道連 接,與整個底座一起組成牢固的活動升降機體;[0008]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站,控制閥,起升油缸,伸縮油缸和斜伸油缸五個組件,液壓 泵站和控制閥安裝在與機座右側焊接的底座上,液壓泵採用埋入式結構,高壓齒輪泵直接 植入液壓油箱,採用專用六路雙向液壓組合電磁閥,集成了電磁溢流閥,調速閥液壓控制 閥,液壓泵站與之間採用液壓管線相互連接;[0009]採用二個起升油缸和一個伸縮油缸以及一個斜伸油缸,升降平臺和機座之間安裝 兩個起升油缸,起升油缸底端活動銷固定在機座上,伸縮端與交剪支撐活動銷固定;伸縮滑 道和升降平臺之間安裝一個斜伸油缸,也採用活動銷連接;伸縮滑道安裝一個伸縮油缸,固 定端與伸縮滑道機架銷子連接,伸縮端與伸縮滑道機架銷子連接;[0010]液壓系統包括電源控制櫃組成;電源控制櫃與液壓泵站並排安裝在機座右側焊接 的底座上,電源控制櫃與控制閥之間採用電線電纜相互連接。[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2]1、降低勞動強度,實現了機械替代人力的操作方式,改善目前作業工又髒又累的工作現狀。
[0013]2、消除起下鑽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安全生產。
[0014]3、提高施工作業隊的工作效率,縮短施工周期,減少成本支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一種油管液壓舉升裝置,主要由機體、液壓系統、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
[0017]其中機體包括機座1,機座支腿2,交剪支撐3,升降平臺4,斜撐5,伸縮滑道6等五個組件;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站7,控制閥8,起升油缸9,伸縮油缸10和斜伸油缸11組成;控制系統有電源控制櫃12等組成。
[0018]結合附圖1油管液壓舉升裝置結構示意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實施例1,
[0020]主要由機體、液壓系統、控制系統等三部分組成。其中機體包括機座1,機座支腿2,交剪支撐3,升降平臺4,斜撐5,伸縮滑道6等五個組件;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站7,控制閥8,起升油缸9,伸縮油缸10和斜伸油缸11組成;控制系統有電源控制櫃12等組成。
[0021]油管液壓舉升裝置機的使用方法,含義以下步驟;
[0022]油管液壓舉升裝置通電後,液壓泵站7開始運轉,給系統提供了動力,將油管杆滾動到伸縮滑道6上,操作控制櫃12開關,起升油缸9推動升降平臺4升起,再次操作控制櫃12開關,斜伸油缸11推動伸縮滑道6升起至工作需要高度,操作控制櫃8開關,伸縮油缸10推動伸縮滑道6滑道伸出,油管杆輸送到修井平臺,完成抬舉運送程序。
[0023]依次操作控制櫃8開關,完成伸縮滑道6收回、伸縮滑道6下降,升降平臺4下降,將油管杆從伸縮滑道6滾動到井場管杆支架上,完成一個工作流程,如此循環反覆運動,實現輸送或接送油管杆的工作。
[0024]實施例2,
[0025]一種油管液壓舉升裝置,主要由機體、液壓系統、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
[0026]其中機體包括機座I,機座支腿2,交剪支撐3,升降平臺4,斜撐5,伸縮滑道6等五個組件;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站7,控制閥8,起升油缸9,伸縮油缸10和斜伸油缸11組成;控制系統有電源控制櫃12等組成。
[0027]機體:機座I採用65Mn鋼和冷衝壓型材加工,呈長方形,兩側分布五支點可調機座支腿2,機座I與機座支腿2用銷子相互連接。兩組交剪支撐3採用雙剪叉結構,下端與機座I採用活動銷子連接,上端與升降平臺4活動銷子連接。升降平臺4作為斜撐5和伸縮滑道6的承載體,斜撐5其下端與升降平臺4銷子連接,斜撐5上端則與伸縮滑道6連接,與整個底座I一起組成牢固的活動升降機體。
[0028]液壓系統:液壓泵站7和控制閥8安裝在與機座I右側焊接的底座上,液壓泵採用埋入式結構,高壓齒輪泵直接植入液壓油箱,採用專用六路雙向液壓組合電磁閥,集成了電磁溢流閥,調速閥等液壓控制閥8,液壓泵站7與之間採用液壓管線相互連接;[0029]採用二個起升油缸和一個伸縮油缸和一個斜伸油缸,升降平臺4和機座I之間安裝兩個起升油缸9,起升油缸9底端活動銷固定在機座I上,伸縮端與交剪支撐3活動銷固定。伸縮滑道6和升降平臺4之間安裝一個斜伸油缸11,也採用活動銷連接。伸縮滑道6安裝一個伸縮油缸10,固定端與伸縮滑道6機架銷子連接,伸縮端與伸縮滑道6機架銷子連接。
[0030]控制系統:電源控制櫃12與液壓泵站並排安裝在機座I右側焊接的底座上,電源控制櫃12與控制閥8之間採用電線電纜相互連接。
[0031]油管液壓舉升裝置機的使用方法,含義以下步驟;
[0032]當預實現某一操作時,按下起升按鈕,發出固定頻率的信號,控制柜上的接收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給CPL中心控制板,CPL中心控制板對該電信號進行處理,接通相應閥件的電流,進液閥閥件打開,液缸進液,起升液缸伸長;按下斜撐按鈕,發出固定頻率的信號,控制柜上的接收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給CPL中心控制板,CPL中心控制板對該電信號進行處理,接通相應閥件的電流,進液閥閥件打開,液缸進液,斜撐液缸伸長;按下前伸按鈕,發出固定頻率的信號,控制柜上的接收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給CPL中心控制板,CPL中心控制板對該電信號進行處理,接通相應閥件的電流,進液閥閥件打開,液缸進液,伸縮液缸伸長;按下回縮按鈕,發出固定頻率的信號,控制柜上的接收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給CPL中心控制板,CPL中心控制板對該電信號進行處理,接通相應閥件的電流,回油閥閥件打開,伸縮液缸回縮;按下斜撐回縮按鈕,發出固定頻率的信號,控制柜上的接收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給CPL中心控制板,CPL中心控制板對該電信號進行處理,接通相應閥件的電流,回油閥閥件打開,斜撐液缸回縮;按下起升回縮按鈕,發出固定頻率的信號,控制柜上的接收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給CPL中心控制板,CPL中心控制板對該電信號進行處理,接通相應閥件的電流,回油閥閥件打開,起升液缸回縮。
【權利要求】
1.一種油管液壓舉升裝置,主要由機體、液壓系統、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其特徵在 於,機體包括機座,機座支腿,交剪支撐,升降平臺,斜撐,伸縮滑道五個組件;液壓系統包括 液壓泵站,控制閥,起升油缸、伸縮油缸和斜伸油缸;控制系統有電源控制櫃;機體包括機座,機座支腿,交剪支撐,升降平臺,斜撐,伸縮滑道五個組件;機座呈長方 形,兩側分布五支點可調機座支腿,機座與機座支腿用銷子相互連接;兩組交剪支撐採用雙 剪叉結構,下端與機座採用活動銷子連接,上端與升降平臺活動銷子連接;升降平臺作為斜 撐和伸縮滑道的承載體,斜撐其下端與升降平臺銷子連接,斜撐上端則與伸縮滑道連接,與 整個底座一起組成牢固的活動升降機體;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站,控制閥,起升油缸,伸縮油缸和斜伸油缸五個組件,液壓泵站 和控制閥安裝在與機座右側焊接的底座上,液壓泵採用埋入式結構,高壓齒輪泵直接植入 液壓油箱,採用專用六路雙向液壓組合電磁閥,集成了電磁溢流閥,調速閥液壓控制閥,液 壓泵站與之間採用液壓管線相互連接;採用二個起升油缸和一個伸縮油缸以及一個斜伸油缸,升降平臺和機座之間安裝兩個 起升油缸,起升油缸底端活動銷固定在機座上,伸縮端與交剪支撐活動銷固定;伸縮滑道和 升降平臺之間安裝一個斜伸油缸,也採用活動銷連接;伸縮滑道安裝一個伸縮油缸,固定端 與伸縮滑道機架銷子連接,伸縮端與伸縮滑道機架銷子連接;液壓系統包括電源控制櫃組成;電源控制櫃與液壓泵站並排安裝在機座右側焊接的底 座上,電源控制櫃與控制閥之間採用電線電纜相互連接。
【文檔編號】E21B19/00GK203394380SQ20132041619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2日
【發明者】陳微熙, 李永貴, 焦士傑, 劉剛, 袁德芳, 盛國青, 趙文仁, 李 傑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