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買哪一排觀影效果好(春節檔電影票降價了)
2023-06-17 10:44:46 3
今年春節你去看電影了嗎?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
2022年1月31日(除夕)
至2月6日(正月初六)
春節檔電影以60.35億元票房收官
總觀影人次達到了1.14億
創歷史第二高春節檔
這個票房成績
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貴春節檔」
不少網友表示
「今年春節的電影票太貴了!」
一些影院動輒上百元的高票價
勸退了不少熱心觀眾
畢竟放到平日
這個價格可以和VIP廳旗鼓相當
不過,隨著春節假期結束,三部春節熱映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奇蹟·笨小孩》先後宣布下調票價,靜安各大影院也逐漸恢復到日常票價。不少對春節檔電影感興趣的觀眾表示,買票看片的好時機終於來了。

2月10日,記者查詢靜安區各大影院實時電影票價,以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為例,每張票價多集中在45-70元區間,其中,2家影院票價低於50元,4家票價在50-60元區間,且預售票價格呈現逐日降低的趨勢。
那麼,靜安區各大影院
在春節長假期間的票房表現如何?
記者根據燈塔專業版統計得出,春節期間,超10萬人走進靜安區內的十餘家影院觀影。其中,上海百美匯影城(靜安嘉裡中心店)、博納UA梅龍鎮廣場電影城、滬北電影院、寰映影城(大融城店)、上影CGV(大寧店)5家影院觀影人次均過萬,分帳票房總計超900萬元,寰映影城(大融城店)更是取得觀影人次超3萬人、分帳票房超200萬元、位居全上海第3的亮眼成績。
連續三部春節熱門電影宣布降價
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狙擊手》,是今年春節檔8部新片裡首部降低限價的影片。2月6日,《狙擊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調所有版本結算價格至A類35元、B類30元(各降5元)。下調結算價格後,該片的院線排片量明顯上漲,大量影院增加了其在黃金時間的排片量,進一步激起了觀眾的觀影熱情,票房也一路回升,並一度反超上映首日,達到了單日5385萬元的成績,2月8日全國總票房突破3億元。
繼《狙擊手》之後,春節檔票房冠軍——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在斬獲25.28億元票房成績後,片方也緊接著宣布下調結算價格。2月8日,片方決定於2月11日零點起調整該片票房結算標準,數字2D、中國巨幕2D:全國統一30元/人(次);IMAX 2D:全國統一40元/人(次)。此外,片方此前還宣布,2月7日起至2月20日,博納院線啟動特惠觀影活動,全國範圍的博納影城會員均可在櫃檯或博納電影APP購票,以特惠價33.9元觀看《長津湖之水門橋》。
2月9日晚,據燈塔專業版APP資訊,電影《奇蹟·笨小孩》也宣布自2月11日(含)起調整結算標準,數字2D:30元/人(次);IMAX 2D:40元/人(次);中國巨幕2D等:35元/人(次)。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稱,結算價格其實並不等於市民實際能買到的電影票價格。雖然電影票的定價由電影的製片方、發行方與影院(院線)商議定價,並籤訂合約,但定的結算價格是最低票價,並不是均價,也不是統一價。只是按照此協議,影院不能以低於這個價格賣票。但是,降低結算價格也意味著電影院在不降低售票價格的情況下,每張票能多賺5元,利潤更高了,也就更願意排片,同時也可能會刺激其他片方跟進降價,進一步促成全面降價。
春節檔票價逐年走高
假期後逐漸恢復日常票價
近幾年,春節檔電影票價一直在上漲中。貓眼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及2019年的春節檔全國平均票價,分別為48.8元和44.6元。而截至2月6日,2022年春節檔全國平均票價首次突破50元關口,達到52.7元,超過去年同期近1成,創下2004年以來新高(2020年除外),大年初一的平均票價更是高達56.1元,創下了歷史高點。
圖片截圖自微信號「貓眼研究院」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春節檔期內,市場自發調節平均票價下降超6元,春節假期結束後,全國電影院也在根據最新市場需求進行調價,市場正逐漸恢復到春節前日常平均票價(40元左右)水平。2月6日全國平均票價為49.5元,自年初一以來首次降到了50元以下,此後幾天平均票價便保持持續下降的趨勢,基本維持在45元左右,相比春節期間最高點降了10元左右,2月9日下降到了44.5元。
首創證券認為,由於市場影片供給縮量,頭部影片扎堆春節檔,影院和發行方均更加依賴春節檔票房對全年收入的貢獻,同時疫情導致的低上座率壓縮了影院利潤空間,票價上漲符合市場預期,但觀眾對漲幅的接受度已成為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不應過度解讀電影高票價,因為價格是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的,春節觀影人數多、春節人工成本高等因素都是春節票價高於平時的原因。
來源:上海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