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4:56:21
專利名稱: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彩色顯像管內用的塗料之配方與製作工藝。
電視工業中的顯像管是電視的關鍵部件。而其內部所使用的塗料的質量又關係到顯像管的使用壽命。在彩色顯像管內使用的氧化鐵型導電塗料。目前國內尚無生產,基本上需進口,耗費大量外匯,它是用天然陰晶石墨與純水為基本材料,以矽酸鉀為粘結劑。但該工藝與配方也屬保密,進口的塗料因雜質含量高,故使顯像管真空度低,打火多,雜波幹擾大,畫面質量差,壽命低。國內某廠引進時需耗費百萬美元,但質量一直不穩定,無法替代進口。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替代進口並保證質量的彩色顯像管用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
一種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配方特徵的百分組成是磷片石墨5-7,氧化鐵13-15,矽酸鈉10-12高嶺土2-3,焦磷酸鈉1,擴散劑0.5,二氧化矽2-5,去離子水56.5-66.5。
該塗料內的磷片石墨比陰晶石墨的均勻性好,矽酸鈉的分散性比矽酸鉀好,去離子水比較純水、二級蒸餾水等為好,具有顯著的特點,使用的擴散劑是陰性擴散劑,二氧化矽是膠體狀的二氧化矽。
一種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工藝是選用粒度小於4微米純度大於98%的天然磷片石墨,用去離子水反覆漂洗直至中性,脫水烘乾,再置於電化爐中隔絕空氣加溫至1200-1600℃,在該溫度下保持3-12小時,製成石墨粉,再選用純度大於99%,粒度小於1微米的氧化鐵粉和擴散劑,分別按配方比加入到5兆歐以上的純水中在常溫下充分混勻後,再加入二氧化矽,在350℃以下的溫度中噴霧造粒,(粒度小於5微米),再把上述的複合粒粉與粒度小於0.5微米的高嶺土、焦磷酸鈉、矽酸鈉、去離子水按配比混合,經充分攪拌即成產品。
本配比以純度大於98%的天然磷片狀石墨取代陰晶石墨,降低了石墨中雜質的含量,同時降低了雜質在彩管內的放氣量,提高了彩管的真空度,氧化鐵的加入使塗料中石墨的比例降至10%(原為25%,使雜質含量降低,減少了放氣量,另一方面又大大提高了塗層的電阻率,減小放電電流以及彩管陰極和陽極間的顯像電壓,使電阻率大於0.2歐姆釐米,使用它塗覆後的彩管的放電電流小於100安培(僅進口日本產品G-102的十分之一),使彩管內陰極與陽極的電壓遠低於2.3萬伏時即可顯像,導致電子打火花的數量和顯像雜波幹擾減少,彩管的畫面質量和壽命大大提高。而以矽酸鈉替代矽酸鉀,一則降低成本,另則提高該塗料的流平性和塗覆能力。故本發明的優點是工藝簡單,成品的成本低,放氣量少,放電次數少,雜質幹擾少,畫面質量高,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按上述製作工藝進行,其配比要求是
權利要求
1.一種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配方特徵的百分組成是,磷片石墨5-7,氧化鐵13-15,矽酸鈉10-12,高嶺土2-3,焦磷酸鈉1,擴散劑0.5,二氧化矽2-5去離子水56.5-66.5。
2.一種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工藝是選用粒度小於4微米,純度大於98%的天然磷片石墨,用去離子水反覆漂洗直至中性,脫水烘乾,再置於電化爐中隔絕空氣,加溫至1200-1600℃,在該溫度下保持3-12小時,製成石墨粉,再選用純度大於99%,粒度小於1微米的氧化鐵粉和擴散劑,分別按配比加入到5兆歐以上的純水中在常溫下充分混勻後,再加入二氧化矽,在350℃以下的溫度中噴霧造粒,再把上述的複合粒粉與粒度小於0.5微米的高嶺土、焦磷酸鈉、矽酸鈉、去離子水按配比混合經充分攪拌即成產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擴散劑是陰性擴散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二氧化矽是膠體狀二氧化矽。
5.一種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專用於彩色顯像管內膜的塗覆用塗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彩色顯像管用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屬彩色顯像管內用的導電塗料的配方與製作工藝。它由磷片石墨經漂洗烘乾,去雜與氧化鐵、擴散劑混合於水後加入二氧化矽經噴霧造粒,再與矽酸鈉、高嶺土、焦磷酸鈉按比例與去離子水混勻即可。本發明的優點是工藝簡單,製成品的成本低。放氣量少,放電次數少,雜波幹擾少,畫面質量高,使用壽命長,達到與超過國際水平。
文檔編號C09D5/24GK1084536SQ92106719
公開日1994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24日
發明者毛國農, 張廣隆, 梁海成, 李振曉 申請人:煙臺西特電子化工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