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力發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6:32: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小型水力發電系統,屬於發電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於發電設備結構以及安裝格局的原因,現有的水力發電系統需要很大的水流量才能提供足夠的動力進行發電,因此,需要築壩或建立大型蓄水池進行蓄水,其選址困難、佔地面積大、用水量多且發電設備體積龐大結構複雜,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佔地面積小、成本低、不需蓄水在較小水流量下均能發電的小型水力發電系統,該系統對選址沒有嚴格要求,在較小溝渠邊就能實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小型水力發電系統,包括水渠、通過轉軸與聯軸器及發電機連接的水車,所述水渠為「Z」字形結構,水車下部與水渠底面相切或具有較小間隙,且水車寬度略小於水渠寬度,所述水車由前後兩水車側邊及底邊構成的環狀結構、安裝在該環狀結構內的若干個「V」字形水鬥、輻射設置在轉軸外且通過連接塊分別連接在前後兩水車側邊上的支撐網架構成。
分別連接在前後兩水車側邊上的支撐網架之間設置有若干連接軸。
支撐網架相鄰兩支撐杆之間固定有連接杆,該連接杆與對應的水車側邊之間通過連接片固定有支撐柱。
連接塊與前後兩水車側邊通過鉚接方式連接。
連接片與前後兩水車側邊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相鄰兩「V」字形水鬥之間設置有間隙。
轉軸上設置有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緊湊、佔地面積小、成本低、水渠為「Z」字形結構,水車下部與水渠底面相切或具有較小間隙,且水車寬度略小於水渠寬度,水流流失量較小,多數水流均灌裝在水鬥內推動水車轉動,水資源利用率高,不需蓄水,在較小水流量下就能發電,水資源需求較小;V字形水鬥便於裝水及倒水,提高水車的旋轉速率;該系統對選址沒有嚴格要求,在較小溝渠邊就能實施,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圖1俯視圖;
圖3是圖1右視圖;
圖4是圖1左視圖;
圖5是圖1截面視圖;
圖中:水渠1、水車2、支撐網架2-1、連接塊2-2、連接杆2-3、支撐柱2-4、連接片2-5、連接軸2-6、水鬥2-7、間隙2-8、水車側邊2-9、底邊2-10、轉軸3、軸承4、聯軸器5、發電機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5所示:小型水力發電系統,包括水渠1、通過轉軸3與聯軸器5及發電機6連接的水車2,所述水渠為「Z」字形結構,所述水渠為「Z」字形結構,水車2下部與水渠1底面相切或具有較小間隙,且水車2寬度略小於水渠寬度,優選間隙為0.5~1cm,且水車寬度略小於水渠寬度,優選寬度差為0.5~1cm,所述水車2由前後兩水車側邊2-9及底邊2-10構成的環狀結構、安裝在該環狀結構內的若干個「V」字形水鬥2-7、輻射設置在轉軸3外且通過連接塊2-2分別連接在前後兩水車側邊2-9上的支撐網架2-1構成。為了最大限度的對「V」字形水鬥2-7灌裝水,加大水車2下部的重量,提高水車2的旋轉速率,水車2位於水渠內的部分幾乎與水渠1相切。在發電過程中,水渠裡的水流從水渠高處往低處流淌的同時灌裝在「V」字形水鬥2-7內,進而增加了水車2下部的重量,加上在水流的推動下,水車2不停的旋轉帶動發電機6進行發電。在水車旋轉時,水車內的「V」字形水鬥2-7依次不停的裝水和倒水。
為了給水車提供足夠的支撐力,保證水車長期高速運轉下不失效,分別連接在前後兩水車側邊2-9上的支撐網架2-1之間設置有若干連接軸2-6;支撐網架2-1相鄰兩支撐杆之間固定有連接杆2-3,該連接杆與對應的水車側邊2-9之間通過連接片2-5固定有支撐柱2-4。
為了避免連接塊2-2與連接片同時失效影響水車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連接塊2-2與前後兩水車側邊2-9通過鉚接方式連接;連接片2-5與前後兩水車側邊2-9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為了提高水鬥的裝水速率和傾倒速率進而提高水車的旋轉速率,相鄰兩「V」字形水鬥2-7之間設置有間隙2-8。
為了使轉軸3穩定牢靠,減小磨損,提高使用壽命,轉軸3上設置有軸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