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4:07:01
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蔓荊子15-20份,浮萍20-25份,茵陳12-15份,白薇25-30份,大黃3-5份,海金沙20-25份,芒硝6-8份,滑石20-25份,金銀花25-30份,龍膽15-20份。本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能夠標本兼治,且對身體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多年來,通過對5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治癒率達到92%。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每值臨經時或行經期間,周身皮膚突起紅疹,或起風團,瘙癢異常,經 淨漸退者,稱為經行風疹塊,也稱為經行癮疹。本病多因風邪為患,緣於素體本虛,適值經 行,氣虛益虛,風邪乘虛而入,鬱於皮膚肌腠之間而誘發本病,根據證候特點,並結合月經情 況辨證,該病臨床可分為血虛和風熱兩個證型,本發明主要研究的是臨床常見的風熱證型 經行風疹塊。中醫理論認為,風熱相搏,邪鬱肌腠,則身起紅色風團,瘙癢異常;熱甚傷津,則 口乾喜飲,尿黃便結,並有舌紅苔黃,脈浮數等症狀。目前,西醫治療該病主要採用激素類藥 膏治療,治標不治本,副作用大,此病的廣大患者亟需一種能夠標本兼治、無依懶性、無副作 用的藥物。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按照"疏風清熱"治療原則,提供一種能治療風熱證型 經行風疹塊的中藥,採用該中藥不僅治癒速度快,愈後不再復發,而且無任何副作用,對身 體健康還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0004]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 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蔓荊子15-20份,浮萍20-25份, 茵陳12-15份,白薇25-30份,大黃3-5份,海金沙20-25份,芒硝6-8份,滑石20-25份, 金銀花25-30份,龍膽15-20份。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為:將各種藥材粉磨成末,然後用常規 方法"全成分"提取製成速溶中藥顆粒,按照每小袋10克進行分裝,密閉,於陰涼、乾燥處保 存。飯後用開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為正常現象,混勻後全部服下,一日兩次(早晚各 一次),每次一袋,7天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忌菸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 慣,學會合理減壓,放鬆心情,儘量避免熬夜。
[0005] 本發明所採用的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採用的浮萍具有發汗、祛 風、行水、清熱、解毒的功效;採用的茵陳具有清熱利溼的功效;採用的白薇具有清熱涼血、 利尿通淋的功效;採用的大黃具有清溼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的功效;採用的海金沙具 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採用的芒硝具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的功效;採 用的滑石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溼斂瘡的功效;採用的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採用的龍膽具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溼熱的功效。本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 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能夠標本兼治,且對身體有良 好的調理作用。多年來,通過對5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治癒率達到 92%。
[0006] 下面通過對有關數據的基本情況分析,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0007] 患者人員結構及治癒情況
[0008]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風熱證型經行風疹塊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 製劑:蔓荊子15-20份,浮萍20-25份,茵陳12-15份,白薇25-30份,大黃3-5份,海金沙 20-25份,芒硝6-8份,滑石20-25份,金銀花25-30份,龍膽15-20份。
【文檔編號】A61K33/04GK104398675SQ201410697894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9日
【發明者】劉萬彩 申請人:劉萬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