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軸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4:20: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電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伺服電機,包括編碼器單元,用於監測電機轉軸的速度。所述編碼器單元基本一般是已經封裝的結構,安裝比較方便,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會因為編碼器與電機軸之間的摩擦造成精度誤差,在電機高速長時間運轉過程中,會因為電機溫度過高導致編碼器單元短路等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如何提高電機用編碼器單元的穩定性和讀數的精確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機軸組件,包括電機軸和安裝在電機軸上的編碼器單元,所述編碼器單元包括玻璃材質的編碼器碼盤和讀數頭;編碼器碼盤通過膠水層粘貼在電機軸上。
按上述技術方案,上述編碼器碼盤作為電機反饋單元,玻璃材質的編碼器碼盤上沉積很薄的刻線,實際應用中表現出熱穩定性好,精度高,減小電機自身空間,並且自身抗幹擾能力非常強的,在使用到伺服同步電機中,只需要正確的安裝在電機中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上述正確的安裝方式之一就是將編碼器碼盤通過膠水粘貼在電機軸上,編碼器碼盤和電機軸之間形成一層膠水層。
電機軸的外圈上設有徑向凸緣,編碼器碼盤中心處開設中心通孔,編碼器碼盤通過所述中心通孔與所述電機軸的配合而定位在電機軸上,編碼器碼盤通過膠水層粘貼在所述徑向凸緣的側壁上。
電機軸的外側壁上開設環形的第一深溝槽,所述徑向凸緣的側壁上開設環形的第二深溝槽,用於連接編碼器碼盤和所述徑向凸緣的膠水層填滿第一深溝槽和第二深溝槽。在電機軸的外側壁上銑出多道第一深溝槽,在徑向凸緣的側壁上銑出多道第二深溝槽,在徑向凸緣的側壁上均勻塗上膠水,再將編碼器碼盤套設在電機軸上並貼合在徑向凸緣的側壁上,此時,膠水會因為碼盤與徑向凸緣側壁之間擠壓均勻溢到第一深溝槽和第二深溝槽中,達到均勻粘合效果。
與編碼器碼盤配合設計的讀數頭固定安裝在電機殼體上,讀數頭位於編碼器碼盤的邊緣處;電機殼體上開設第一讀數頭安裝口和第二讀數頭安裝口,第一讀數頭安裝口和第二讀數頭安裝口之間的連線經過電機軸的軸心,第一讀數頭安裝口內安裝讀數頭,第二讀數頭安裝口內安裝有可拆卸的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
在膠水還未凝固時,編碼器碼盤有個校正的過程。校正過程中,讀數頭固定安裝在電機殼體的第一讀數頭安裝口中,之後,在第二讀數頭安裝口內安裝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所述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與讀數頭之間的夾角為一百八十度。之後,需要輕微地移動編碼器碼盤,通過編碼器碼盤上零位標記點與讀數頭接收感應點對齊,及編碼器碼盤上一百八十度位置處標記點與所述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接收感應點對齊,且編碼器碼盤與讀數頭之間的距離等於編碼器碼盤與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之間的距離,即完成校正。在完成校正後,將所述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拆卸,所述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方便而且更精確的校正編碼器碼盤。
電機軸上安裝有軸承,軸承的一側抵壓在編碼器碼盤的側壁上。校正完成之後,將軸承安裝在電機軸上,抵壓編碼器碼盤,有效避免編碼器碼盤在高速運轉下脫落及震碎可能。
玻璃製品的編碼器碼盤表面沉積很薄的刻線,實際應用中表現出熱穩定性好,精度高,減小電機自身空間,並且自身抗幹擾能力非常強。所述編碼器碼盤用膠水粘合在電機軸上,讀書頭在編碼器碼盤校正好之後通過光電形式讀取編碼器碼盤信息,再將深溝球軸承抵壓在編碼器碼盤上,有效避免其在高速運轉下脫落及震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機軸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電機軸10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一種電機軸組件安裝入電機殼體40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
10、電機軸;11、徑向凸緣;12、第一深溝槽;13、第二深溝槽;
20、編碼器碼盤;
30、讀數頭;31、讀數頭固定塊;
40、電機殼體;
50、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實施試參考圖1至圖3。
一種電機軸組件,包括電機軸10和安裝在電機軸上的編碼器單元,所述編碼器單元包括配合設計的編碼器碼盤20和讀數頭30。
編碼器碼盤20的材質為玻璃。
編碼器碼盤通過UV膠水粘貼在電機軸上。
電機軸10的外圈上設有徑向凸緣11,編碼器碼盤20中心處開設中心通孔,編碼器碼盤通過所述中心通孔與所述電機軸的配合而定位在電機軸上,編碼器碼盤通過UV膠水粘貼在所述徑向凸緣的側壁上。
電機軸10的外側壁上開設環形的第一深溝槽12,所述徑向凸緣11的側壁上開設環形的第二深溝槽13,用於連接編碼器碼盤20和所述徑向凸緣11的膠水層填滿第一深溝槽和第二深溝槽。
與編碼器碼盤20配合設計的讀數頭30固定安裝在電機殼體40上,讀數頭位於編碼器碼盤的邊緣處;電機殼體上開設第一讀數頭安裝口和第二讀數頭安裝口,第一讀數頭安裝口和第二讀數頭安裝口之間的連線經過電機軸的軸心,第一讀數頭安裝口內固定有讀數頭固定塊31,所述讀數頭安裝在讀數頭固定塊上,第二讀數頭安裝口內安裝有可拆卸的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
電機軸10上安裝有軸承50,軸承的一側抵壓在編碼器碼盤20的側壁上。
編碼器碼盤20安裝在電機軸10上的流程如下:在徑向凸緣11的側壁上均勻塗上UV膠水,再將編碼器碼盤20套設在電機軸10上並貼合在徑向凸緣11的側壁上,此時,膠水會因為碼盤與徑向凸緣側壁之間擠壓而均勻溢到第一深溝槽12和第二深溝槽13中,達到均勻粘合效果。在膠水還未凝固時,對編碼器碼盤20進行校正,校正過程中,讀數頭30固定安裝在電機殼體40的第一讀數頭安裝口中,在第二讀數頭安裝口內安裝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之後,需要輕微地移動編碼器碼盤20,使編碼器碼盤上零位標記點與讀數頭30接收感應點對齊,及編碼器碼盤20上一百八十度位置處標記點與所述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接收感應點對齊,且編碼器碼盤20與讀數頭30之間的距離等於編碼器碼盤與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之間的距離,即完成校正。在完成校正後,將所述編碼器碼盤校正用讀數頭拆卸。之後,軸承50安裝在電機軸10上,軸承抵壓在編碼器碼盤20上,進一步固定編碼器碼盤。
所述電機軸10中空。實際生產中,線纜碼盤固定在電機軸10的中空腔內,線纜碼盤上開設若干線纜穿孔,線纜穿孔內插設線纜,軸芯旋轉,將多股線纜絞合在一起。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