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21:27:21 1
專利名稱: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牽引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用於碼頭上使用的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屬於海洋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在海上石油開發工程中,需要在海上建造採油平臺、生活平臺、中心處理平臺等各種平臺,平臺一般主要包括海洋工程組塊、水下支撐結構-導管架、單點等大型結構物。當組塊、導管架等大型結構物建造完成後,需要將其裝船運走,安放在指定海域內。目前,絕大部分大型結構物是通過滑移、吊裝的方式進行裝船託運的。隨著海洋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工作水深的增加,海洋結構物的尺寸及重量也不斷增長,幾萬噸級的結構物比比皆是,大型化成為發展的一大趨勢,由於滑移裝船時滑靴受力集中,滑移摩擦力也隨結構物重量增加而線性增大,從而導致拖拉成本大幅增加;且由於結構受力集中,裝船過程易產生單腿懸空、局部受力和變形過大、偏載變形等工況。同時,由於傳統的裝船工藝中,其所使用的滑靴不具有通用性,施工成本較高。而吊裝方式亦受吊裝起重設備的吊裝能力限制,也只適用於一般大型結構物吊裝。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一種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其可以準確的完成預定路線上的移動,將大型結構物安全的滾動到船上;同時,能夠適應各種工況下的滾動牽引,特別是針對超、特大型結構物均能較為準確地進行滾動,將其穩定牢靠的運輸到指定位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數個鏈軸、將數個鏈軸平行串聯在一起的且串聯安裝在鏈軸兩端的數個鏈板、數對用於將鏈板及鏈軸緊固在一起的緊固件,通過上述連接構成一雙面鏈輪牽引裝置。所述緊固件為安裝在鏈軸兩端螺紋上的彈簧墊圈和緊固螺母。所述鏈軸的上下兩端分別放置有導向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以準確的完成預定路線上的移動,將大型結構物安全的滾動到船上;同時,能夠適應各種工況下的滾動牽弓丨,特別是針對超、特大型結構物均能較為準確地進行滾動,將其穩定牢靠的運輸到指定位置。本實用新型佔地面積小,重量輕、運輸方便,為其選擇搬運的起重設備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示意圖。[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主要標號說明I-鏈軸,2-鏈板,3-彈簧墊圏,4-緊固螺母,5-大型結構物,6-上導向板,7-下導向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數個鏈軸I、將數個鏈軸I平行串聯在ー起、且串聯安裝在鏈軸I兩端的數個鏈板2、數對用於將鏈板2及鏈軸I緊固在一起的緊固件,本實施例緊固件為彈簧墊圈3和緊固螺母4 ;每個鏈軸I的兩端設有螺紋,鏈軸I兩端螺紋上各安裝ー鏈板2、ー彈簧墊圈3和一緊固螺母4,通過上述連接構成一鏈輪牽引裝置。工作原理使用時,在鏈輪牽引裝置上面及底部各放置一導向板6、7,當大型結構 物5置於上導向板6上進行牽引移動時,導向板6在一組鏈軸I上進行純滾動前迸,此時,位於底部上的下導向板7與這ー組鏈軸I也是純滾動接觸,實現機械式移動過程。使用中,大型結構物的運動方向是根據下導向板7來控制的,簡單方便,可依照現場的實際情況自行進行組合,且本裝置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搬運,整套裝置移動較為便捷,在現場組合形式多,適應於各種不同的エ況使用。上述鏈軸,鏈板為市售產品。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數個鏈軸、將數個鏈軸平行串聯在一起的且串聯安裝在鏈軸兩端的數個鏈板、數對用於將鏈板及鏈軸緊固在一起的緊固件,通過上述連接構成一雙面鏈輪牽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件為安裝在鏈軸兩端螺紋上的彈簧墊圈和緊固螺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鏈軸的上下兩端分別放置有導向板。
專利摘要一種大型結構物滾動裝船的牽引裝置,設有數個鏈軸、將數個鏈軸平行串聯在一起的且串聯安裝在鏈軸兩端的數個鏈板、數對用於將鏈板及鏈軸緊固在一起的緊固件,通過上述連接構成一雙面鏈輪牽引裝置。本實用新型可以準確的完成預定路線上的移動,將大型結構物安全的滾動到船上;同時,能夠適應各種工況下的滾動牽引,特別是針對超、特大型結構物均能較為準確地進行滾動,將其穩定牢靠的運輸到指定位置。
文檔編號B65G67/60GK202575453SQ2012201584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李淑民, 章青, 劉培林, 張豔芳, 李林, 田旺生, 姜軍鵬, 陳陽, 鞠學國, 王增波, 宋廣興, 李柯, 於光金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