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因何而貶江州司馬(白居易為何受權貴誣陷)
2023-06-19 00:28:37 4
本文由作者練良平談娛樂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白居易受權貴誣陷,被貶為江州司馬。江州屬「偏州惡郡」,是懲罰臣子的地方。白居易當時心情惡劣。來到江州正是秋天,放眼看時,「樹木凋疏山雨後,人家低溼水煙中。菰蔣餵馬行無力,荻編房臥有風」(《初到江州》)貧落後,跟京都比相去甚遠。九江潮溼炎熱,月天梅雨連綿,雲含瘴氣北人南來,難以適應,唯有叫苦。白居易思念家鄉。
白居易雕像
心江樓聞砧》),司馬青衫,已見淚思念京洛。「一夕高樓月,萬裡故園江州真的那麼可怕嗎?不,住下去就會發現它的美處。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個魚米之鄉,潯陽多美酒,賤如泥。魚吃膩了,這裡的蔬菜也別具風味。「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飲甑中,與飯同時熟」(《食筍》)筍片炒魚,美其名為「玉蘭片」,身份不凡,而在這裡卻像吃山芋一樣,盡可大飽口福。九江有廬山,白居易一到那裡便陶醉:「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
美酒
於是置草堂三間,栽花植樹,引泉灌溉。廬山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山水悅目,琴書消憂,一上廬山,十天半月不歸。這時的白居易,又願終老是鄉。接到任命調離,他說「身出草堂心不出,發誓「三年官滿卻歸來」後出任杭州太守,途經江州,果然不忘舊約,其情濃處似久別遊子歸鄉。他又出任忠州刺史。忠州是個小邑,「山束邑居窄,峽牽氣候偏林巒平地少,霧雨多陰天」(《初到忠州登東樓寄萬州楊八使君》)。
草堂
貧窮閉塞,刀耕火種,夜來燈火稀少,只見滿天星光。如果把初到江州時比為「籠中鳥」,那麼到了忠州就像「檻中猿」了。生活寂寞,心情苦悶,只想急急脫身。不過從另外一面看,忠州有些優點又為他處所不及。這裡盛產荔枝,隨處伸手可得,山澗有種木蓮樹,花開如蓮色香豔膩,天下奇絕。這裡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雖語言不懂,當地的民歌《竹枝》卻悅耳愉情,令人喜愛。日子有滋有味,過得蠻不錯。他又著手改善環境,修路植樹。
竹枝
春至花開,紅如霞,白如雪,蜂來蝶去,漫步其間,已把他鄉當故鄉了。臨別之時,他在花間樹叢裡徘徊,舟出三峽,還登高回望:「時時大開口,自笑憶忠州。」你看人的感情,變化有多大啊!地區之間,有先進落後之分,自然環境也不一樣,但都各有自己的優勢。說哪個地方不好,往往是誇大它的落後,以偏概全;或者尚未接觸實際,一旦深入其間,感覺自會不同。如果為它灑過血,流過汗,那感情就可能更加深厚。
春至花開
常說某處是自己的第二故鄉,這感情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裡面有長期熟悉與適應的過程。白居易的思想變化,為許多人所共有。人非草木,日久有情。無論到了哪裡,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使你著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