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鎖電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05:28:01 4
專利名稱:自鎖電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改進的電動機。
現有的自鎖電動機是電動機上加上一套蝸杆傳動裝置作為輸出機構的。它利用自鎖蝸杆傳動實現自鎖。由於自鎖蝸杆傳動效率低,不超過45%,所以整個電機的效率也隨之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自鎖電動機,安裝在電動機上的自鎖機構在電動機轉動時耗能較少,使整個電動機有較高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電動機上裝上一種牙嵌-摩擦式聯接機構,其功能相當於有自鎖特性的聯軸器,該機構是在摩擦式單向超越離合器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它由固定環、撥叉體、輸出體、摩擦體、彈簧、螺釘和擋圈組成,摩擦體可以是滾柱或楔塊。固定環靜聯接在電動機端蓋上或機座上,其位置與電動機軸同心。撥叉體靜聯接在電動機軸上。輸出體動聯接在電動機軸上或固定環上,它的一端銑成星輪,以安裝彈簧和支持摩擦體,另一端作為輸出轉矩用的聯接部位。輸出體在電動機軸上或固定環上只能轉動,不能竄動,因此用擋圈、螺釘對它進行軸向限位。
以下結合附圖詳述,在該實例中,摩擦體採用滾柱。
圖1是過自鎖電動機軸心線的縱剖面圖。
圖2是過圖1中AA截面的橫剖面圖。
參照圖1。固定環(3)用螺釘(2)與電動機(1)端蓋聯接,其位置與電動機(1)的軸同心,撥叉體(4)與電機(1)軸靜聯接,輸出體(5)與電機(1)軸動聯接,擋圈(6)和螺釘(7)用來對輸出體(5)作軸向限位。
參照圖2,撥叉體(4)凸叉部分和輸出體(5)星輪部分的結合處截面形狀及其間安裝的彈簧(9)、滾柱(8)如圖所示。固定環(3)的內表面和輸出體(5)星輪工作面形成一個楔形槽,楔角4°~8°,滾柱(8)在彈簧(9)的推力下楔於槽窄處。
動作原理自鎖過程電動機(1)不轉時,如發生工作機正向或反向聯動輸出體(5),由於固定環(3)靜聯接在電機(1)端蓋上,所以輸出體(5)一轉動就將使楔在槽中的滾柱(8)楔得更緊,(輸出體(5)空轉角度不超過3),使輸出體(5)在兩個方向上都不能轉動,從而實現自鎖。運轉過程電機(1)轉動,撥叉體(4)隨之轉動。其凸叉壓動滾柱(8)使之移到槽寬處並推動輸出體(5)轉動。沒有被凸叉壓著的另一側的滾柱在輸出體(5)轉動時,滾柱和槽兩邊之間的摩擦力克服彈簧(9)的彈力,使滾柱滾向槽寬處,於是輸出體(5)就可以在撥叉體(4)作用下與電動機(1)同步轉動,從而實現電動機(1)對外輸出轉矩。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牙嵌-摩擦式聯接機構,在電動機運行時,摩擦損失小,效率達90%以上,並且還具有體積小,成本低的優點,自鎖電動機因此效率較高。並可以製成大、中、小型以及微型自鎖電動機。可廣泛應用於建築、冶金、機械等行業中傳動裝置需要自鎖的場合,在對電動機實現電氣制動的基礎上,該自鎖電動機可以部分取代制動電動機。
權利要求1.自鎖電動機屬於一種改進的電動機,它由電動機和裝在電動機上的牙嵌-摩擦式聯接機構組成,該機構由固定環(3)撥叉體(4),輸出體(5),擋圈(6),螺釘(7),彈簧(9)和摩擦體組成,摩擦體為滾柱式楔塊,本實用新型特徵是固定環(3)靜聯接在電動機(1)的端蓋或機座上,其位置與電動機軸同心。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徵是撥叉體(4)靜聯接在電機(1)軸上。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徵是輸出體(5)動聯接在電機(1)軸上或固定環(3)上。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徵是輸出體(5)一端銑成星輪以安裝彈簧(9)和支持摩擦體,另一端作為輸出轉矩用的聯接部位。
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徵是輸出體(5)被擋圈(6)和螺釘(7)軸向限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改進的電動機。
現有自鎖電動機是採用蝸杆傳動實現自鎖的。它的效率低。本實用新型採用牙嵌—摩擦式聯接機構,將固定環靜聯接在電動機端蓋上或機座上,實現電動機的自鎖。具有效率高、體積小,成本低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有自鎖要求的傳動裝置中,在對電動機實行電氣制動的基礎上,可部分取代制動電動機。
文檔編號H02K7/10GK2167471SQ93222408
公開日1994年6月1日 申請日期1993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1993年8月29日
發明者馬富才, 李 佑 申請人:李 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