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莊新城西部規劃(北京亦莊新城將出門見綠)
2023-06-18 22:58:57 1
亦莊新城西部規劃?本報記者 曹政早上七點半,距離上班只剩半小時住在亦莊亦城茗苑小區的何良鶴不慌不忙地掃了輛共享單車,只蹬了15分鐘,就來到公司門口全程不到2公裡的通勤距離,羨煞多少常年擠在地鐵裡、上下班動輒2小時的年輕人,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亦莊新城西部規劃?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亦莊新城西部規劃
本報記者 曹政
早上七點半,距離上班只剩半小時。住在亦莊亦城茗苑小區的何良鶴不慌不忙地掃了輛共享單車,只蹬了15分鐘,就來到公司門口。全程不到2公裡的通勤距離,羨煞多少常年擠在地鐵裡、上下班動輒2小時的年輕人。
「職住平衡」是北京等超大城市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但在亦莊已率先實現。數據顯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60%的產業人口不出開發區解決居住問題,從根兒上預防城市病的出現。如今,開發區對亦莊新城實施統一規劃和開發建設,總面積從60平方公裡擴至225平方公裡,由區向城的轉變加速推進。按照計劃,到2035年亦莊新城將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綜合新城。
職住平衡:
60%產業人口區內居住
何良鶴曾經也跟很多上班族一樣奔波辛苦:早上6點多就得從馬駒橋出發,到10多公裡外的公司上班。「離公司近的地方租房子我也想過,但是房租都很貴,只能往遠了租。」尤其是當他有了第二個孩子,對房子面積的要求更高,壓力更大。
作為高精尖產業的主陣地,「宜業」先得「宜居」,經開區解決好這個難題,才能留得住人,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年前,何良鶴拿到了亦城茗苑公租房的鑰匙,近70平方米的房子一年租金只需要1.5萬元,小區旁邊就有幼兒園、小學、超市、公園。最關鍵的是,離公司近了。
同一小區裡還有海歸人才魏世峰的家。魏世峰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畢業後先後就職羅氏、強生、諾華等國際著名藥企。2010年,他回國創業,在經開區創立羅諾強施醫藥公司,專門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藥物製劑。
「一開始借住在石景山的親人家裡,每天往返幾十公裡實在太累了。」6年前,魏世峰打算在亦莊租套房子。聽說了他的情況,經開區海外學人中心主動遞給他一張人才公寓申請表。沒幾天,他就搬進了90平方米的新家。
經開區產業集中,屬於就業高地,絕大部分從業人員是外省市和外籍人員。為了讓外來人才找到歸屬感,亦莊打造了7類住房供應體系:單身藍領公寓、單身白領公寓、人才公租房、定向銷售商品房、共有產權住房、專業園區配套租賃住房、普通商品房。數據顯示,62%的產業人口、共計16萬人的居住問題,在經開區內得到根本解決。
「讓在開發區工作的人在開發區安家。」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峰說,這7類住房供應體系分層分級供給居住空間,基本實現區內職住平衡。
按照規劃,到2035年,亦莊新城每2平方公裡將建一個創新家園。亦莊新城將加強住房精細化供給,實現「基本住房有保障、中端需求有支持、高端需求有市場」的住房保障。
難見堵車:
路網密度是全市1.5倍
「京東方站」「機器人大會站」「奔馳北站」……在經開區內部,一條軌道交通線路站名頗具特色——歷時4年,全長13公裡、第一條現代有軌電車T1線已基本建成。大路中央,電車緩緩試跑,一路上途經奔馳、京東方、同仁堂等重點企業。
在北京亦莊的交通規劃版圖上,除了已經開通的地鐵亦莊線和即將開通的T1線外,密布的軌道線路躍然紙上。路網交織出的小格鱗次櫛比,四通八達。
「要想富先修路」——經開區深知這句老話的道理。1992年4月8日,「北京亦莊工業小區」在一片莊稼地裡奠基。奠基後,幹的頭一件事就是修建亦莊通往北京城的第一條道路——成壽寺路。8個月後道路通車的時候,亦莊也迎來了第一個外資企業資生堂的落戶。此後不斷加速建設的路網,讓北京亦莊產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在亦莊開車才叫痛快!早晚高峰都不怎麼堵車!」越來越多住在經開區的居民有這樣的同感。經開區相關負責人道出奧秘:經開區不斷完善內部路網,構建多層次動靜態交通體系,規劃道路總裡程318.36公裡,已建成284公裡,實現路網密度4.76公裡/平方米,為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
「我們正加快智能車載平臺、車路協同通訊聯網、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停車、無人駕駛等關鍵技術應用,探索適應特大城市的開放性智能交通基礎服務。」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梁勝說。
白鷺東南飛:
產業新城變森林城市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每年春夏,大批白鷺飛向京城東南,在亦莊涼水河畔棲息,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眾所周知,白鷺是環保鳥,對環境和水質都要求「苛刻」。
幾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穿城而過的涼水河雜草叢生、河水發黑髮臭,臭味甚至都能飄進河岸邊的企業廠區。從2011年開始,涼水河亦莊段先後進行了多次治理和景觀提升。通過全區雨、汙分流管線建設,全面取締汙水直排口,汙染物直接入河的情況成為歷史。隨後,沿河而建的濱河公園建成開放,成為居民的休閒好去處。
水質變了,背後是人變了,發展的思路變了。作為國家水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和北京市節水示範園區,經開區如今雨汙分流率100%、汙水管網100%覆蓋、汙水收集率100%、處理率100%;20家廢水重點排汙單位和3家廢氣重點排汙單位分別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15家企業自行安裝汙染物在線監控設備,並納入了統一監控平臺,基本實現對重點汙染源單位的實時監控……
數據可以佐證變化:2018年經開區萬元GDP能耗0.1328噸標準煤,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2;萬元GDP水耗2.85立方米,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6。
「優美的生態環境加上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高端人才和企業的重要因素,也是產業高端化發展需要具備的條件。」王少峰說。如今,經開區內人均公園綠地為28平方米,遠高於「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按照規劃,亦莊新城將繼續探索具有亦莊特色的「低密度」發展模式,建成「森林環繞 水綠貫城」的生態示範區,做到「綠道穿城,出門見綠,500米見園,1公裡見水」,持續保持沒有「城市病」的標杆地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