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自駕阿里露營(北歐自駕加露營)
2023-06-18 10:54:27 3
說起北歐和隧道帳,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HILLEBERG,the tent maker。說到Fjallraven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Kanken,雖然同源於瑞典,卻很少有人能把它和帳篷聯繫起來。
Keb Endurance 4是我的第二個帳篷,第一個是Hilleberg的Nallo 3,但是因為第二個孩子的降生,使得Nallo 3再也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雖然Nallo 3是個三人帳,但是2個大人加1個小孩都有點讓我覺得空間不夠。
帳篷是為騎行考慮的,所以體積不能過大,重量不能過重。因為第一個帳篷起點太高,對於第二個帳篷的要求自然也不會低。Hilleberg的Keron GT 4一直是根拔不掉的草,價格太高。只能退而求其次,Fjallraven的Keb Endurance 4的折扣讓我不得不下手。
網上關於四人帳的評測只能說少之又少,雖然身為狐粉,對於它家的帳篷卻也了解甚少,去了店裡試著搭建,並且和Keron GT 4一對一比較之後決定留下了它。
和Keron GT 4相比,Keb Endurance 4除了價格各方面都處於下風,秉承著即買之則用之的理念,不久前的北歐之行成為了它的首秀。
19天的北歐行程基本都是在露營區過夜的,丹麥以及瑞典營區良好的設施讓露營變得簡單了不少。
作為一個重達6公斤的四人帳,空間對於2大2小的配備,自然不是問題。
雖然隧道帳外觀看大同小異,帳杆單獨在外的設計還是和Hilleberg有所差別,據說是可以分散重量。
帶壓縮帶的設計也和Keron有所不同
四人帳長度還過得去,但很粗
帳杆的收納包,底部似乎做了加厚處理
兩長兩短,共四根帳杆,通過顏色區分,DAC的Pressfit,10.2釐米直徑
地釘收納包,底部同樣做了加厚處理
共30根地釘,沒錯30根,一樣是DAC的
應該是帳篷最漂亮的時候了,飽滿,拉滿攬風繩。
小兒子和老婆睡一起,只有三個防潮墊加三個睡袋裝不滿整個帳篷
共3個出入口便於通風,每天離開營地前必須做的就是通風。
每次吃飯大兒子總是第一個,雖然不到3歲,已經能把自己的Chair One Mini組裝好了
Keb Endurance 4的帳篷加Hilleberg Tarp 10 UL的天幕
可惜不是每天都是好天氣,不過下雨也沒問題,外帳3000mm的防水
全家福
說說使用體會吧:
隧道帳雖然不能自立,不過搭建起來還是比較簡單,老婆負責看孩子,我負責收搭帳篷,基本能10分鐘以內搞定。雖然給了30個地釘,理論上只需要5個就能讓帳篷立起來。不過為了安全我至少前後各拉兩根攬風繩。前廳的設計讓空間變得特別大。不知道是不是帳篷空間的原因,冷凝水的問題沒有Nallo 3來的嚴重。同樣保溫性也沒有Nallo 3好。
不喜歡的地方,內帳紗網特別硬,側門沒有Hilleberg類似雪裙的設計,內帳拉鏈設計有些奇怪,經常會卡到,地釘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