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美城市評選(2022發現成都之美視覺盛典舉行)
2023-07-04 00:01:22 2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11月5日,2022「發現成都之美」視覺盛典暨視覺成都上線儀式舉辦。此次活動聚集了上百位全國影像行業的嘉賓,分享視覺影像行業未來趨勢,探討城市影像與城市形象的傳承演變,用鏡頭傳遞美好生活,定格文明瞬間,共話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之美。
盛典現場,成都市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視覺成都正式上線,而光繪藝術家王思博為成都專屬定製的「發現成都之美」數字藝術品也於當天同步發行。
聚焦中國優秀攝影師
共享光影盛典
下午2點,活動現場頭頂的燈光逐漸暗去,光繪攝影師王思博以光為媒介,揮舞光棒,帶來極具視覺表現力的光繪表演——2022「發現成都之美」視覺盛典暨視覺成都上線儀式也由此展開。
伴隨著內容消費的場景越來越多樣化,視覺變得無處不在,影像也愈發創造出它們的價值。視覺中國創始人、總裁柴繼軍圍繞數字時代的影像藝術問題進行了題為「視覺無處不在」的分享,他表示在數字時代,傳播環境已然發生了諸多變化:內容傳播視覺化、創作者大眾化、內容變現多元化與內容生產智能化。「攝影從誕生就是一個高科技,到現在一直被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驅動,我們已經迎來了『一圖勝萬言』的時代。」柴繼軍現場分享了自己與AI互動作畫的經驗,他說,希望在未來Web3.0時代,每一個創作的作品都能在網際網路中體現價值。
我們如何讓作品在歷史洪流中留下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以「守正創新:以中國式攝影語言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為主題,講述了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時間沉澱」的重要性。李舸從先秦諸子百家講起,梳理了光影在中國的歷史,他說,「如何能創新?不僅僅是拍照經驗的累積,更多的是你對城市的歷史文化理解。這是需要長時間積累,不然就只是表面化地拍攝火鍋、街巷、光影,不能長久。」
隨後,多位行業內嘉賓也進行了主題分享。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認為,攝影作品是對情感的傳遞,是大道文化。那麼,城市之美如何通過視覺影像呈現?陳小波以「城市美學的多元化視覺影像表達」為題進行了演講。中國攝影家協會策展專業委員、荷賽華賽雙獎得主傅擁軍,以及視覺成都籤約攝影師項玥也進行了心得分享。
視覺成都上線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形象共享資源庫
城市是想像的共同體。過去,塑造這種想像的,主要是文字。李白、杜甫為成都留下了「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等著名詩句,這些詩句傳承千年,塑造了人們對於成都的共同想像。
而自從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無人機航拍進入人們生活,影像和圖片,成為塑造城市共同想像的重要載體。
雪山、公園、不斷湧現的城市地標,悄然進行的城市更新,被成千上萬的攝影師收進鏡頭,被各類媒介無限複製,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城市氣質,並重構了人們對成都的共同想像。
現場,視覺成都的上線儀式正式啟動。隨著嘉賓們「按下快門」,視覺成都的logo舒然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據悉,視覺成都——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於2022年7月開啟內測。
平臺以「發現成都之美」為宗旨,致力於搭建城市影像生產者、視覺創作者與城市管理者、運營者及傳播機構之間的信息通道;引導需求方與版權方合作,共同構建成都「視覺內容」的生產、聚合、傳播、版權交易為一體的生態系統;平臺遵循公益為主、商業為輔的運營邏輯,以專業化、市場化的運營理念,推動用戶分享與協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成都城市形象資源庫。
視覺成都採用「視覺中國」提供的先進的視覺資源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攝影師的在線入駐,AI智能標籤、多維關鍵詞搜索以及版權追蹤等多種功能。在內容板塊上,視覺成都支持多種素材儲存及展示,建設初期支持圖片、視頻、圖文、設計、出版物等素材上傳及交易,後期將根據運營情況,進一步拓展聲音、活動、案例等多種城市資源。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主題攝影徵集正式啟動
當天,「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主題攝影徵集也正式啟動。
該活動面向全球攝影愛好者,公開徵集優秀成都題材攝影作品,用圖片捕捉鏡頭下的幸福成都。
此次徵集活動在「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主題下,細分為創新驅動、 門戶樞紐、綠色低碳、文化名城、幸福成都、智慧城市六大版塊。視覺成都誠邀全球攝影師一起,圍繞以上內容踴躍進行創作,通過鏡頭共同發現成都之美。
最終入選Top 50的作品均將獲得優秀作品獎,並有機會入選2022《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城市畫冊(入選作品均有稿酬)。同時,所有投稿均會獲得「視覺成都·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的誠意推薦,擁有開放性有償用圖機會。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