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影的結局(張藝謀影開放式結局深度解讀)
2023-07-03 19:28:02 2
誰殺了境州母親誠然沛公和子虞都有殺死境州母親的動機,沛公想利用殺母之仇嫁禍於子虞,讓境州和子虞反目成仇。
而子虞的動機是殺掉境州母親,然後派殺手殺掉境州,斬草除根。
從主線邏輯來看,大聰更相信子虞是殺死境州母親的真正兇手,因為子虞從一開始就把境州母親當做人質,以確保境州完全服從於他,子虞並沒有把境州真正當做自己俯首帖耳的影子,而是把境州作為誘餌。
其次子虞親眼看到境州和小艾爬床,官方主創在採訪時承認,子虞因為傷情無法行房事,成為無性之人,這也造成了子虞對境州的嫉妒和憎恨,而且這種恨是從卑微替身引來的憎恨,這讓子虞更惱羞成怒。
很多人會疑惑當時子虞偷窺到小艾和境州爬床,為何不上前阻止,其實稍微有身份的尊貴之人,看到這一幕,一般都不會以捉姦在床為榮,而是記恨在心,有哪個男人甘願上前給自己扣一個綠帽子呢?!
所以當子虞看到這一幕,一來是子虞認為這確實是對小艾性方面的虧欠,二來是基於自己貴族身份,不願去拆穿,三來在子虞的人生目標裡,是收復境州和殺死楊蒼。
所以當境州殺了楊蒼之後,子虞便殺了境州母親,再派殺手殺死境州,但卻被沛公救下,沛公想讓境州成為他的棋子,但萬萬沒想到境州覺醒,不願成為任何人的棋子和影子。
當然,還有一種腦洞,殺死境州母親的,既不是子虞,也不是沛公。
田戰不簡單王千源飾演的田戰,留白其實很多,但特寫不少,而且都意味深長,影片裡表面田戰看起來對青萍有點意思,也對子虞俯首稱臣,但內心裡究竟他的陰影面積有多大,影片留下了很大的閒筆讓觀眾解讀。
在田戰被貶為庶民的時候,他去找子虞,子虞把未來計劃和田戰說了一遍,並答應田戰他成王后,立田戰為都督。
此時田戰的表情複雜,因為他知道按照子虞的計劃,子虞就算成了王,但子虞的傷勢,估計無法維持多久生命。
所以大聰大膽猜測,田戰第一不想再做政治角力的棋子,第二子虞傷勢惡化,就算他做了王,估計也無法支撐多久局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田戰認為雖然沛公是庸王,但比起殘忍的子虞,田戰覺得子虞為王對沛國更是滅頂之災。
所以田戰左思右想,秘密和境州達成暗線聯盟,指引境州覺醒,這個覺醒的動力就是斷掉境州思母之情,由愛生恨,於是田戰秘密殺死境州母親,讓刺客暗殺境州,再派人救境州。
然後田戰分別告訴沛公和子虞,是雙方殺了境州母親,讓沛公,子虞,境州三方產生內鬥,不管到最後從宮殿活著走出來的是誰,田戰只要俯首稱臣,都能坐收漁翁之利。
當然田戰更希望境州成王,他便可成為都督,垂簾聽政。
大聰這樣分析,是因為沛公派人殺子虞時,那些將士駕輕熟路的運用開關,打開暗道去殺子虞,當時能告密的,就是田戰了。
順著上面劇情的分析,小艾雖然看到了境州殺了子虞和沛公,但她於情於理都不能揭穿境州,於情小艾對境州已經有感情,於理小艾是愛自己沛國,如果告訴大家沛王和都督都沒了,沛國必將陷入混亂。
所以在小艾目睹一切之後,她雖然驚訝,但她會順著局勢來適應局勢。
小艾最後突然跑到門口,看著外面的一切,一副驚恐的表情,這其實是一個開放式結局,但順著前面的分析,不難猜到境州會自封為王,而同夥田戰則做都督。
境州在出去之前,把小艾給的錦囊還給小艾,說明境州已不再留戀兒女情長,而是看重權力和更深的欲望。
至于田戰,在沛公把眾臣趕出去時,田戰最先附和:「主公有令,退下,都退下」。
之後沛公讓魯愛卿留步時,田戰嘴角微微上揚,這也暗示了田戰揭發魯愛卿是內奸,當然這也是田戰的一步棋,借沛公之手殺了魯愛卿以除後患。
在境州拿著劍走出去時,田戰第一個去接應,也更能說明他大概能猜到裡面發生了什麼,境州和田戰雖然沒有那種「確認過眼神」的表情,但以無回應勝有回應。
境州封王之後的劇情也不難聯想,肯定是田戰第一個跑去現場收拾殘局,把帶著面具的子虞抬走,不讓別人發現。
以上這些腦洞只是大聰看完後的個人分析,分析角度不從小說原著出發,只是單純就著影片劇情展開聯想。
但其實不管結局如何開放,就像海報宣傳語說的「誰是棋子,誰是棋局」?其實在《影》的故事中,「只有棋子,沒有棋局」。
《影》裡面的人物始終繞不出太極黑白的世界,這些角色之間,都互為對方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