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來的翱翔作文
2023-07-04 15:41:29 1
「孟子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從逼上梁山的一百單八將到置於死地方破釜沉舟的西楚霸王;從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再到山河破碎後的精忠報國。泱泱華夏五千載,縱觀而望,因時勢所迫而奮發搏擊者不居少數,然由性情之所適而至存高遠者卻是鱗毛鳳角。五千年匆匆而逝,沉澱在歷史殘卷縫隙的八股文逼出了一個個求索幾載,百味嘗盡獨無甘的範進,銷匿在山水之間的浮名世利又逼出了幾多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和珅。時勢造英雄的背景下,史書留給了我們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魏武曹操,給了我們草芥出身卻終黃袍加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給了我們一個個翱翔在汗青丹集的蒼穹上的豪傑英烈。殊不知,曹校尉最初的夢想僅是其碑上能鐫刻下「已故漢之大將軍,曹孟德之墓」的銘文便足不虛此生,淪為乞丐的朱元璋當時也僅奢求三餐口腹之飽便引以為滿。難道只有被擠到背水的河畔,被推向萬丈的懸崖,我們才能恍然大悟,如夢出醒的振作前行?被逼出來的中國文化到底能在歷史的篩選中過濾出幾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和「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蘇東坡?
科舉選官,八股取士,應考應試教育。中國人創長城造奇蹟書青史,炎黃子孫讓全世界認可了中國人的聰慧與堅韌。然而諾獎得主卻屢次與中國人擦肩而過,究其根源,我們不輸在智慧而在於被「逼」出來的已經僵直固定了的思維──因為高考需要,所以我們掌握。然而知識即為真理,需要「自得之」,自己深入知識的寰宇才能採擷到智慧的結晶,「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親手板書於腦海裡,才能使知識「居之安,取之左右逢其源」。被「逼」出來的展翼而飛永遠不具備自主展翼的鬥志激昂。
華羅庚,世界久負盛名的數學家,在他的櫃檯上永遠留有一本數學書籍的一席之地。他每天都要花去近十小時的時光探索數學殿堂的奧迷,有事睡到半夜忽然想到一個解決數學難題的方法,便立即起床點亮小油燈筆錄於紙卷之上。無一人之相迫,無一物之所逼,只是一筆一書一世界的十幾年如一日的鍥而不捨。才有了對數學有如此高造詣,享譽世界的華羅庚。
雄鷹展翅,風塵翕張。與其被農夫砍斷立足的樹枝,在幾近墜地的一剎才峰迴路轉,騰空而飛,抱著「逼迫」的態度盤旋悲鳴,不如從起始便高傲地一鳴驚人,凜然直衝九天雲霄。以最積極的態度挑戰最人生!被動是一路逆光的前行,聲聲催趕中便錯過了沿途的路標,以至迷茫了最初的方向。主動則是一路激昂的進取,就算是被撞得遍體鱗傷又怎樣?尋到了最後的天堂便不會在半路返航──若為鷹,請自飛於天!
創新,提高,發展……被「逼」出來的翱翔永遠充斥著諸如此類的不如展翅高飛的殘缺疏漏,我們的文化與文明不理應是被「逼」出來的生搬硬套,當時原創與探究,發展與創造的耳目一新。廣袤的藍天從不缺乏飛行者,而苦少於高飛者。生命的怒放在腳離枝與枝離腳之間便早已定奪勝負。
欲覽蒼穹之廣,必嘗翼翔之痛。請自主的張開自己的雙翼,不要讓「逼迫」成為翱翔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