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吸儀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13:43:11 1
專利名稱: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吸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吸裝置。
背景技術:
自吸儀廣泛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研究,是該研究中的主要設備之一。用於 自發滲吸驅油的自吸儀也稱"吸水儀,,,常規的自吸儀示意圖可參考"油層
物理,,(何更生,1994,第一版,P190~191)和SPE36688 (文章名稱Oil Recovery in Fractured Oil Reservoirs by Low IFT Imbibition Process。作者 Al-LawatiS.和Saleh S )。常規自p及儀的結構示意圖見圖1、圖2和圖3,下 面分別敘述它們各自存在的主要缺陷
如圖1所示的常規自吸儀分為自吸儀主體1和底座2兩個部分,上下通 過螺紋連接實現,它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l)安裝不方便, 一旦自吸儀主體 1和底座2出現密封不嚴,在加入滲吸使用的溶液後容易發生漏液,影響整 個研究過程;2)巖心在自吸儀中位置難以固定, 一旦自吸儀稍有晃動,豎直 放置的巖心容易傾倒或者與自吸儀主體1部分的側壁接觸,從而影響實驗觀 察。
如圖2所示的常規自吸儀分為測量部3 (位於自吸儀上部)和巖心室4 (位於自吸儀下部)兩個部分,它們之間通過磨口部分達到密封自吸儀內部 液體的目的(與帶磨口的玻璃器具類似),它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1)自吸 儀的巖心室4為平底,巖心i丈入後,巖心底面直接與巖心室4底部接觸,從 而使滲吸受到很大影響,同時也不利於觀察底面的滲吸情況;2)巖心在自吸 儀中位置難以固定, 一旦自吸儀稍有晃動,豎直放置的巖心容易傾倒或者與 自吸儀巖心室4的側壁接觸。
如圖3、 4所示的常規自吸儀是如圖2所示的常規自吸儀的基礎上的改進 型,它也分為測量部3 (自吸儀上部)和巖心室4 (自吸儀下部)兩個部分,在測量部3和巖心室4之間設置有收縮的頸部6,測量部3和巖心室4通過頸 部6的磨口部分達到密封自吸^f義內部液體的目的,巖心室4中部均勻分布三 條用於支撐巖心的支腿5,它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l)由於巖心直接放置在 巖心室4的三條支腿5上面,在安裝自吸儀時巖心位置容易受到影響,尤其 是巖心豎直放置時容易出現側翻或者傾斜;2 )巖心在自吸儀中位置難以固定, 一旦自吸儀稍有晃動,豎直放置的巖心容易傾倒或者與自吸儀巖心室4的側 壁接觸,還可能出現巖心從支腿5之間掉入巖心室4杯底或者被支腿5卡住, 影響觀察實驗過程。而且自吸儀的巖心室4為平底,巖心一旦掉入巖心室4 杯底,巖心底面直接與巖心室4底部接觸,會使滲吸受到很大影響,同時也 不利於觀察底面的滲吸情況;3)由於自吸儀的巖心室4有一收縮的頸部6, 在實驗的開始階段,巖心滲吸出油容易集聚在這個頸部6,從而影響油的準 確計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吸 儀,能夠確保巖心在自吸儀中的位置基本固定,並且為實驗觀察提供便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 吸儀包括測量部和巖心室,在測量部和巖心室之間設置有頸部,測量部和 巖心室通過頸部的磨口部分達到密封自吸儀內部液體的目的,在所述巖心室 的內側壁上設有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在所述巖心室底部設置有軸向延伸的 第二支腿。
優選地,所述頸部的內徑大於所述巖心室的內徑。 優選地,所述第二支腿為3隻,並沿周向均布。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腿為4隻,並沿周向均布。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腿的頂端所在的圓周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二支腿的頂 端所在的圓周的直徑。
本專利新型自吸儀具有以下效果
1)能夠確保巖心在自吸儀中的位置基本固定,即使自吸儀稍有晃動,豎 直放置的巖心能夠不傾倒,即使傾斜,其幅度很小;2) 確保巖心各個面與滲吸溶液充分4妄觸,為實驗觀察提供便利;
3) 巖心不會被支腿卡住;
4) 確保油滴或者油珠在上浮時快速順利達到刻度管內;
5) 快速準確記錄出油量;
6) 安裝方便,不會漏液。
圖1為現有自吸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另一現有自吸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再一現有自吸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A向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B向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5、 6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測量部3和巖心室4,在測量部3和 巖心室4之間設置有頸部6,頸部6的內徑大於巖心室4的內徑,測量部3 的刻度管內徑在8.2 ~ 8.5mm之間,這樣能夠確保油滴或者油珠在上浮時快速 順利達到刻度管內。在巖心室4的內側壁上設有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5,在 巖心室4底部設置有軸向延伸的第二支腿7,第二支腿7為3隻,並沿周向均 布,第一支腿5為4隻,並沿周向均布。第一支腿5的頂端所在的圓周的直 徑大於第二支腿7的頂端所在的圓周的直徑。各支腿均為圓錐形,與巖心接 觸的地方為各支腿的頂端。這樣能夠確保巖心在自吸儀中的位置基本固定, 即使自吸儀稍有晃動,豎直放置的巖心能夠很好地被支撐在第一支腿5和第 二支腿7之間而不傾倒,即使傾斜,其幅度也很小。
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吸儀,包括測量部和巖心室,在測量部和巖心室之間設置有頸部,在所述巖心室的內側壁上設有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巖心室底部設置有軸向延伸的第二支腿。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頸部的內徑大於所述 巖心室的內徑。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吸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支腿為3 只,並沿周向均布。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腿為4隻,並 沿周向均布。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吸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腿的頂端所在 的圓周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二支腿的頂端所在的圓周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自發滲吸驅油的新型自吸儀,包括測量部和巖心室,在測量部和巖心室之間設置有頸部,在所述巖心室的內側壁上設有徑向延伸的第一支腿,在所述巖心室底部設置有軸向延伸的第二支腿。本專利新型自吸儀具有以下效果1)能夠確保巖心在自吸儀中的位置基本固定,即使自吸儀稍有晃動,豎直放置的巖心能夠不傾倒,即使傾斜,其幅度很小;2)確保巖心各個面與滲吸溶液充分接觸,為實驗觀察提供便利;3)巖心不會被支腿卡住;4)確保油滴或者油珠在上浮時快速順利達到刻度管內;5)快速準確記錄出油量;6)安裝方便,不會漏液。
文檔編號G01N33/00GK201233391SQ20082010921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4日
發明者彭昱強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