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制油餘熱回收與冷卻水降溫的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2023-07-03 13:46:11

背景技術:
:現在浸出制油工藝中,使用溶劑把油胚中的油分子進行浸泡稀釋溶解為混合液,然後利用溶劑與油的沸點不同,把溶劑蒸發分離,這樣熱能源成了主要消耗,根據生產加工成本的核算,生產費用主要體現在熱能、電能、人工三個方面,一般熱能佔70%,電能佔25%,人工佔3%,其他2%.所以降低生產加工成本,只有減少蒸汽的使用量,而冷卻溶劑氣體回收再利用,溶劑氣體需用冷水冷卻,冷卻水又需要降溫,現在的降溫方式都是使用冷卻塔降溫,冷卻塔降溫雖然使水溫降低快,但是也使熱能和部分水分蒸發,造成熱能和水資源的浪費,現在亟需一種既不浪費水,又能使熱能回收水冷卻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把鍋爐軟水先與冷卻熱水換熱後,再進入電熱機組進行換熱流入高溫軟水池,而循環升溫後的冷卻水在電熱機組中與冷媒氣體換熱交換,溫度降低後流入冷卻水池,冷卻水在全封閉狀態下與軟水進行熱交換,達到避免熱損失和冷卻水蒸發問題,節約了水資源。
本發明由水泵、止回閥、液位控制閥、換熱罐、壓縮機、儲液罐、膨脹閥、高溫介質換熱器、低溫介質換熱器、軟水低溫池、冷卻水池、軟水高溫池、冷卻器組成,鍋爐水處理設備生產的軟化水在軟水低溫池中用水泵、通過管道進入換熱罐中,首先在底層換熱罐中進行換熱,然後再進入第二層換熱罐中,每層換熱罐中間相通,管間有止回閥,在最高位換熱罐中用管子輸送軟水到高溫介質換熱器中,在高溫介質換熱器中加溫後,進入軟水高溫池,;生產需用的冷卻水先是通過水泵輸送到冷卻器換熱,由於浸出車間冷卻溶劑氣體轉換液體時需吸收熱量,所以冷卻水溫度升高,再進入換熱罐中降溫,後進入低溫介質換熱器中降溫,最後流入冷卻水池;壓縮機把介質壓縮後介質溫度升高,介質進入高溫介質換熱器中進行熱交換,降溫後的介質通過膨脹閥變成氣體,壓力變化造成介質溫度降低,低溫介質在低溫換熱器中進行熱交換返回儲液罐,再進壓縮機循環利用,換熱罐向上設置排列,有一定的相對水平落差高度,每一個下送水管中都有液位控制閥,控制閥能控制換熱罐水的高度,使其能淹沒軟水管,但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液位控制閥自動排水,液位控制閥使水位保持在換熱罐的上限和下限之間,根據水的流速和溫度設置換熱罐的大小及數量,以確保水的溫度達到要求溫度為止,冷卻水先進入換熱罐的一個邊緣,與軟水以傳導方式交換熱量後,冷卻水在換熱罐的相對水平較遠距離位置處通過水管自動流入下一層換熱罐中,。根據水的溫度大小,可以把換熱罐設置多層,也可設置多排,這種方式的換熱方法不用蒸發水分氣體,所以不會造成水分減少,節約了水資源。
本發明由於通過換熱罐、介質換熱器把冷卻水在全封閉狀態下進行熱交換,避免了冷卻水的蒸發問題,達到回收熱量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現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本發明由水泵1、止回閥2、液位控制閥3、換熱罐4、壓縮機5、膨脹閥6、儲液罐7、高溫介質換熱器8、低溫介質換熱器9、軟水低溫池10、冷卻水池11、軟水高溫池12、冷卻器13組成,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鍋爐生產的軟化水在軟水低溫池10中用水泵1、通過管道進入換熱罐4中,首先在底層換熱罐4中進行間接換熱,然後再進入第二層換熱罐4中,每層換熱罐4中間相通管間有止回閥2,在最高位換熱罐4中用管子輸送軟水到高溫介質換熱器8中,在高溫介質換熱器8中加溫後,進入軟水高溫池12中進入鍋爐使用;生產需用的冷卻水先是通過水泵1輸送到冷卻器13換熱,冷卻器13是浸出車間生產必須使用冷卻工位,由於冷卻溶劑氣體轉換液體時需吸收熱量,所以經過冷卻器13後溫度升高,冷卻水再進入換熱罐4中降溫,順序是先進高罐後進低罐,最後進入低溫介質換熱器9中降溫,最後流入冷卻水池11;壓縮機5把介質壓縮後,介質溫度升高,介質進入高溫介質換熱器8中進行熱交換,降溫後的介質通過膨脹閥6變成氣體,壓力變化造成介質溫度變低,低溫介質在低溫換熱器9中進行升溫,低溫換熱器9中的水降溫,介質返回儲液罐7,再進壓縮機5循環利用。
本發明換熱罐4向上設置排列,有一定的相對水平落差高度,每一個下送水管中都有液位控制閥3,控制閥能控制換熱罐4水的高度,使其能淹沒換熱水管,但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液位控制閥3自動排水,液位控制閥3使換熱罐4水位保持在罐的要求上限和下限之間,根據水的流速和溫度設置換熱罐4的大小及數量,以確保水的溫度達到要求溫度為止,冷卻水先進入換熱罐4的一個邊緣,與軟水以傳導方式交換熱量後,冷卻水在換熱罐4中通過水管自動流入下一層換熱罐4中,根據水的溫度大小,可以把換熱罐4設置多層,也可設置多排,換熱機組可串並聯多個設置。
本發明工作原理是通過水的溫度熱量交換,使加熱後的冷卻水降溫,然後再用介質二次降溫,溫度降低的同時,使熱量回收,回收的熱量通過軟水返回鍋爐熱量使用,達到浸出制油餘熱回收與冷卻水降溫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