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遊西安(跟著課本去旅行)
2023-07-03 04:52:24 1
「紙上得來終覺淺」,閱讀和行走應該很好的結合。今年暑假,親子學堂策劃一組「跟著課本去旅行」的路線。帶大家去探訪魯迅筆下的三味書屋,探索那片給老舍帶來無限樂趣的草原,領略歷史課本裡秦時輝煌的西安和兵馬俑的壯觀,重走李白感嘆艱難的「蜀道」。用景點連結經典課文內容,希望孩子們在擴展視野的同時,也能對課堂知識有很好的補充。第二站,讓我們走進十三朝古都、絲綢之路起點的西安。
秦始皇陵:走進中國第一個皇帝陵園
「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徵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上的這篇《秦兵馬俑》寫出了秦始皇雄偉的軍隊,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秦兵馬俑屬於秦始皇陵的從葬區,位於陵園區的東側一千多米處。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制的陶俑,後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的一、二、三號坑相繼被發現,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一號坑主要是身著戰袍的戰士俑以及戰車和步兵組成的軍隊主體。二號坑布陣較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三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多兵種特殊部隊,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跪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三號坑整體呈凹字形,從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坑中出土的陶俑身上彩繪殘存較多,通過對彩繪的分析得知,秦俑的服裝顏色多樣,粉綠、朱紅、粉紫、天藍是使用最多的顏色。三號坑提供了目前世界考古史上,年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是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佔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走出兵馬俑博物館,門口有旅遊大巴免費接送去往秦始皇陵景點的遊客。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以其規模宏大而著稱,雖然目前地宮尚未被挖掘,但景區內仍有看頭。比如景區內通過栽種植物勾勒出城垣的輪廓,醒目的標識、標牌,讓遊客可以了解當年城垣的走向和範圍。此外,皇陵景區內有百戲俑和文官俑博物館可參觀。
小貼士:
1.不想走馬觀花的話,進兵馬俑博物館前可以租用電子解說器,因為博物館較大、涉及知識信息較多。
2.景區提供往返兵馬俑和秦始皇陵的免費旅遊專車,車程約5分鐘。
3.可購買兵馬俑和秦始皇陵景點聯票。
唐華清宮:因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更有名
在福建地區人教版高中課本中,詩人杜牧路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發,作《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暗諷唐玄宗不惜勞民傷財為楊貴妃供應荔枝。
華清宮景區與兵馬俑相毗鄰,始建於唐初,後經唐玄宗細心經營,建起了宏大的離宮。據記載,唐玄宗先後出遊華清宮36次,後來相當於將長安的政府機關搬到了驪山,逐漸地以華清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新的城市。華清宮因其見證了眾多歷史事件而名聲大噪,景區內聚集有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等文化區以及飛霜殿、長生殿、萬壽殿等標誌性建築群,很適合閒步遊玩參觀。
華清宮景區內聚集有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等文化區以及飛霜殿、長生殿、萬壽殿等標誌性建築群,很適合閒步遊玩參觀。
另一位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形象地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中提及的華清池就位於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華清池小巧玲瓏,形狀近似橢圓形,池中有專供楊貴妃沐浴時的專用長條石,上面刻有「楊」字紋樣。貴妃池東側便是唐玄宗專用的御湯,因其平面呈蓮花狀,故又名「蓮花湯」。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中提及的華清池就位於唐御湯遺址博物館。
小貼士:
1.景區內有大型舞臺劇,2007年推出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2012年又推出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還有根據歷史事件改編的《1212西安事變》。
2.景區內提供泡溫泉服務,不過需要入住華清宮內的酒店。
大慈恩寺:跟隨玄奘法師的足跡,探訪大唐佛法
在上海小學課本中,曹餘章《唐玄奘西行取經》寫道,「玄奘和尚百折不撓的取經事跡,轟動了長安城。唐朝皇帝對玄奘的壯舉十分讚賞,親自召見了玄奘。從此,玄奘就在長安的大慈恩寺專心翻譯從天竺帶回來的佛經。他還和弟子們一起,編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書中提及的大慈恩寺位於西安市雁塔區雁塔路邊。
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偉的皇家寺院,因玄奘法師在此翻譯佛經、弘揚佛法、並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而吸引眾多遊客,大慈恩寺是唯識宗祖庭。
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11年,並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使大慈恩寺成為唯識宗祖庭。
大慈恩寺建於唐太宗時期,是太子李治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修建,也是唐代長安城內最恢宏的皇家寺院。但是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大慈恩寺,是明代在原寺院「西塔院」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現存的殿堂多是清代建築。
大雁塔位於大慈恩寺內,是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請回的經像和舍利親自督造修建。塔內裝有樓梯,遊客可登塔俯視西安全貌。此外,塔內有著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以及有佛舍利子、佛腳石刻等。2016年,世界上僅存的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羅樹子樹,成功移植到了大慈恩寺內。
小貼士:
大雁塔北廣場晚上會有音樂噴泉,如果想觀看,建議提前在那等待,不然可能擠不進人群。
更多專業親子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掃描二維碼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