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麗江古城遊玩攻略(暑期遊持續升溫麗江古城旅遊又迎來春天)
2023-07-03 06:47:41 2
6月18日,瞬時人流量突破3萬人;
6月19日,瞬時人流量達到3.2萬人;
6月20日,瞬時人流量達到3.4萬人;
……
6月,盛夏。伴隨著氣溫升高,麗江古城的遊客數量持續上升。
「古城旅遊又迎來春天。」「恆裕公」民居博物館主人李君興一邊笑容可掬地給客人斟著茶,一邊講述這座百年老宅的變遷與興衰。一牆之隔的大門外,五花石鋪就的巷道裡,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
回望三年前,麗江古城的旅遊一片火熱,每天都有來自天南海北的數萬遊客在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中悠閒度過。緩緩流水的小橋邊,煙柳婆娑的樹蔭下,開滿鮮花的小巷裡,隨處可見遊客駐足拍攝的身影。
然而,疫情襲來,加上疫情不斷反覆,麗江古城旅遊從一片紅火逐漸降至冰點。
如何在逆境中生存下去,成了麗江古城保護管理者的當務之急。古城保護管理局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讓古城更美、更有文化、更柔性服務。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 供圖
精心呵護世界文化遺產
「科學、全面、完整地保護好麗江古城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讓全世界人民與我們一起共享麗江古城的獨特風韻。」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木麗說,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只有得到真實、完整的保護,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重塑麗江旅遊新優勢才有一個堅實的基礎。
古城裡隨處可見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築,兩層樓的木質結構,青瓦白牆,屋簷上垂掛著雕刻的魚、鳳凰、龍等吉祥物,在夏日陽光的映射下,栩栩如生,令遊人流連忘返。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始終把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著力在風貌管控、動態監測、完善基礎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加強遺產風貌管控,強化古城建築風貌管控引導,嚴格民居修繕審查和不協調風貌整治;開展遺產動態監測,建立保護—監測—管理「三位一體」,政府—管理機構—各遺產組成部分「三級聯動」的監測管理體系;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古城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完成了古城河道老舊排汙管網提升改造、電力通道應急改造、電錶箱及線路風貌整治、消防器材箱更換等項目提升,景觀環境不斷提升,古城風貌更加協調。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 供圖
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詩和遠方,文化麗江」。文化成就古城,古城引領文化。如果忽視了文化的保護傳承,旅遊的發展也就失去了獨有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麗江古城木府旁,一座兩層木結構建築的門額上懸著「麗江古城徐霞客紀念館」匾額。走進徐霞客紀念館,館內運用紗幕背投、藝術剪影畫等新穎形式,通過提出問題「徐霞客為什麼來麗江?」「徐霞客在麗江做了什麼?」等方式吸引遊客參觀了解。隨著一幕幕感人故事圖文並茂的生動呈現,遊客們仿佛跨越了300多年的歷史,重溫徐霞客與木增的那段難捨麗江情緣。
古城保護管理局在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方面做文章,用文化濃度來稀釋商業密度,讓二者兼容並蓄、相得益彰。古城文化項目佔比不斷提升,文化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果。滇西北革命根據地暨邊縱七支隊紀念館、陶剛油畫藝術館、同心阜馬幫博物館建成開館,紅軍長徵過麗江指揮部紀念館成功申報「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沉浸式文旅遊戲體驗館沄汐劇場開業,古城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不斷提升。古城還圍繞美術、文學、民謠三張「新名片」,舉辦了「魯獎作家寫麗江」、三聯韜奮書店讀書會、麗江古城民謠音樂廣場等高品質文化活動,古城文化藝術氣息更加濃厚。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 供圖
打造智慧管理服務範例
麗江古城是古老的,也是現代的。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遊人如織。麗江古城石橋各異,河水穿街繞巷,倒映著木樓青瓦的納西古韻。百年老宅裡傳出悠揚的納西古樂,四方街節奏明快的現代歡樂舞蹈,古老與現代在這裡交織,繁華與舒適在這裡同現。
古城保護管理局聚焦「遊客端」和「管理端」,不斷提升綜合管理數位化和旅遊服務智能化水平,以管理的精細化助推服務的精緻化,打造「政府監管無處不在、遊客體驗自由自在」的應用範例。聚焦「遊客端」,提供精緻化智慧服務。建設「一部手機遊雲南」麗江古城智慧小鎮專區,聚焦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開設品質餐廳、精品客棧、特色酒吧、文化院落、誠信購物等板塊,為遊客提供更加安心、舒心、便捷的服務。圍繞「管理端」,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打造麗江古城「一部手機管旅遊」平臺,集成已建成的智慧化應用,整合業務資源、數據資源,構建了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管理體系。
麗江古城「智慧小鎮」數位化轉型實踐入選國家文旅部發布的2021年智慧旅遊典型案例。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 供圖
締造古城命運共同體
麗江古城是嚮往美好的人的靈魂棲息地,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來過又離開的人、關心愛護過她的人共同成就了今天的古城,讓她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模樣。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者認為,今天的每一個古城人,都是新的古城歷史的執筆人,是未來古城模樣的鐫刻者、書寫者。大家是命運共同體,沒有局外人,都是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
古城保護管理局調動廣大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古城保護管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大力開展喜迎新春、濃情端午、情系中秋等「和美古城」系列民俗節慶主題活動,加強居民和經營戶的溝通交流,在建黨節等節點組織緬懷先烈、傳唱紅歌、書畫展、紅歌快閃、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吸引廣大群眾和遊客參與;構建共治共建共享新型社區,增強古城「主人」的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引導多層次、多領域、多方位參與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推介麗江,真正融入古城、珍愛古城,做到人人參與保護、處處都有服務,讓廣大群眾和遊客在麗江古城「遇見美好」感受「愛在古城」;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困,針對在疫情影響下市場主體經營困難的實際,採取有力措施紓困解困、共渡難關,2020年至2022年6月,共計減免公房租金2094萬元。
「捨不得麗江。」遊客王先生來自北京,這是他第三次來麗江古城旅遊。第一次到麗江旅遊是十年前,十年來,他見證了麗江古城的發展歷程,見證了麗江古城變得更文化、更美麗、更智慧的過程。
「有人喜歡終年與流水相伴的大水車,有人喜歡被歲月洗刷過的青石板路,我卻最喜歡古城裡的橋,走在橋上,看著河水從古城家家戶戶門前緩緩流過,仿佛時間也變慢了,我喜歡享受這美好的瞬間。」與王先生同行的李女士對古城裡的橋溢滿了讚美之詞,她能隨口說出大石橋、百歲橋等幾十座橋的名字與故事。
大環境下,麗江古城苦練內功,加快旅遊業態創新迭代,為旅遊全面復甦做準備。
「我們在練好內功的同時,加大對外宣傳,不斷樹立麗江古城良好對外品牌形象,使麗江古城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得到提升。」木麗說,近幾天來麗江古城旅遊的遊客數量不斷回升,許多遊客都稱古城很美,他們到雲南旅遊,都想到麗江古城來看一看、走一走。
雲南網通訊員呂華王全黃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