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並濟,和諧自我議論文
2023-07-03 05:56:58 1
如同道家講究的「陰陽相生」,人的內心也有著剛柔兩級。人要有剛性:對待惡勢力決不妥協,直面坎坷挫折而一往無前;人亦要擁有柔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渴望,對過往痛苦的緩慢稀釋……人唯有懂得剛柔並濟,才會於和諧中造就完整的自我,正如那太極圖,黑白融合,豐滿完整。
哲人老子云:「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意為:不因恪守規矩而搞一刀切,不因方正不阿而中傷他人,這難道不是對剛柔之道的極好解釋嗎?過於剛正的剛者如海瑞,雖兩袖清風卻對人嚴苛到了令人難以接受的嚴酷;但過柔的圓滑造就了和珅般阿諛奉承、見風使舵、遺臭萬年的小人。所以,追求和諧的我們應在剛柔並濟中調和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準則,因為,亦剛亦柔的中庸才是和諧自我的王道。
細數古往今來的偉大領袖們,有哪個只是頭腦發熱的猛士?或只是唯唯諾諾的「和事老」?他們往往追求原則卻不固執,顧全大局而並不怯懦。
正如南非領袖曼德拉,他用剛柔之道堅實地踏出了人生的每一步。他極力反對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政策,用畢生心血為南非和諧而奮鬥著,致力於讓南非人「把武器扔進大海」的他即使身陷囹圄仍不妥協。但對於那些曾經在27年監獄生涯中虐待過他的獄卒們,他寬容釋然並主動道謝,因為他認為:「自己若不能將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自己仍在獄中。」——與不正義鬥爭到底,與過往心酸「冰釋前嫌」的曼德拉,在剛強地鬥爭與柔情地釋懷中品味著和諧的真諦。
不僅是治國興邦,在藝術創作中的藝術家們也同樣需要剛柔並濟的品格支持著自己走向遠方。享譽全球的電影導演李安,無論是做電影還是做人都有著毫不做作的謙卑。他甚至謙卑到表面看起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毫無某些電影人固有的架子與霸氣。在《少年派》的拍攝過程中,他曾用心傾聽隨行翻譯對影片的真知灼見,不恥下問。然而,他對於電影的精益求精卻是決不懈怠的,一顆水的動感於他要花上數天去雕琢。亦剛亦柔的李安用堅持完美的態度和謙卑的精神震撼著電影界,這也解釋了為何李安的作品有著內在的和諧細膩的美感。
維克多·雨果有言:「天平之上還有七弦琴。」我們恪守原則卻不得遺忘內心之中寬容美好的柔情。在最求和諧之美的道路上,過剛或過柔的品性都無法保證旅途的順利,因為極端的性格會令人深陷泥潭之中並無力自拔,直至被其吞噬自我,如此,何談和諧的人生?畢竟,「天平」與「七弦琴」都是人不可或缺的心靈體驗啊!任缺一樣,人就會因有著致命的殘缺而成為不完整的人。
剛柔並濟,方能和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