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6:04:56 4

本實用新型屬於水質監測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汙染物的種類、各類汙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範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汙染和已受汙染的天然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是實現環境保護的一種重要管理手段。
現有的水質監測裝置結構與技術相對成熟,但是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老式裝置在進行不同深度的水樣採集時,會出現不同取樣層水樣相互混合的情況發生,從而影響監測結果,同時老式裝置對採集水樣沒有做出保護,所以在這裡進行水質監測裝置的創新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不同取樣層水樣容易混合和沒有對採集水樣進行保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包括支撐框架、保溫儲液罐和捲筒,所述支撐框架兩側內部設置有氣室,且氣室上方安裝有平衡載重塊,所述保溫儲液罐下方通過儲液罐固定座與支撐框架相互連接,且其上方連接有分液管,所述保溫儲液罐外側設置有蓋板,所述保溫儲液罐上方通過水泵與閥門相互連接,且閥門上方連接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右側通過閥門與抽氣泵相互連接,且抽氣泵右側連接有進氣口,所述捲筒上設置有導向取液管,且導向取液管左側上方連接有分液管,所述導向取液管下方連接有抽水口,所述捲筒右側通過行程傳感器與驅動馬達相互連接,所述抽水口兩側設置有葉輪,且葉輪上方通過傳動軸與驅動馬達相互連接。
優選的,所述平衡載重塊在裝置內部對稱安裝有兩個,且其為可拆卸式結構。
優選的,所述保溫儲液罐在裝置內部最多安裝有四個,且其與儲液罐固定座的連接方式為滑槽連接。
優選的,所述驅動馬達、水泵、行程傳感器、閥門和抽氣泵在裝置內部均採用電信號進行控制連接。
優選的,所述抽水口外側為柵孔狀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結合現在普遍使用的水質監測裝置進行創新設計,在原始工作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在裝置內部設置多個水泵和閥門,使得整個裝置能夠在到達指定取樣深度時再進行水樣收集,這樣避免了老式設備在取樣時,各個取樣層相互之間混合幹擾的情況發生,並且抽氣泵會將管道中的殘餘取樣水進行排出,確保了取樣精準度,最後設備採用保溫儲液罐作用水樣的收集運輸載體,使得水樣在進行下一步監測時,仍然能夠保證其原始的狀態,增加了水質監測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控制流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框架,2、平衡載重塊,3、蓋板,4、水泵,5、閥門,6、分液管,7、抽氣泵,8、進氣口,9、保溫儲液罐,10、儲液罐固定座,11、行程傳感器,12、氣室,13、驅動馬達,14、葉輪,15、抽水口,16、導向取液管,17、捲筒,18、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包括支撐框架1、平衡載重塊2、蓋板3、水泵4、閥門5、分液管6、抽氣泵7、進氣口8、保溫儲液罐9、儲液罐固定座10、行程傳感器11、氣室12、驅動馬達13、葉輪14、抽水口15、導向取液管16、捲筒17和傳動軸18,支撐框架1兩側內部設置有氣室12,且氣室12上方安裝有平衡載重塊2,平衡載重塊2在裝置內部對稱安裝有兩個,且其為可拆卸式結構,增加裝置的自身重量,並使其重心降低,使得裝置具有一定的抗風浪性,保溫儲液罐9下方通過儲液罐固定座10與支撐框架1相互連接,且其上方連接有分液管6,保溫儲液罐9在裝置內部最多安裝有四個,且其與儲液罐固定座10的連接方式為滑槽連接,這樣使得裝置能夠對不同深度的水質進行單獨的存放,保溫儲液罐9外側設置有蓋板3,保溫儲液罐9上方通過水泵4與閥門5相互連接,且閥門5上方連接有分液管6,分液管6右側通過閥門5與抽氣泵7相互連接,且抽氣泵7右側連接有進氣口8,捲筒17上設置有導向取液管16,且導向取液管16左側上方連接有分液管6,導向取液管16下方連接有抽水口15,抽水口15外側為柵孔狀結構,這樣可以避免雜物進入到裝置內部,捲筒17右側通過行程傳感器11與驅動馬達13相互連接,驅動馬達13、水泵4、行程傳感器11、閥門5和抽氣泵7在裝置內部均採用電信號進行控制連接,抽水口15兩側設置有葉輪14,且葉輪14上方通過傳動軸18與驅動馬達13相互連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之前,需要對整個監測裝置的結構進行簡單的了解,在原始結構基礎上,使用的工作程序沒有太大的變化,首先選擇合適重量的平衡載重塊2放入並固定到支撐框架1內部,從而使得裝置能夠在水面上進行穩定的移動與漂浮,當裝置通過葉輪14運動到取樣點時,工作人員通過無線控制的方法控制驅動馬達13進行工作,這樣捲筒17開始將導向取液管16連同抽水口15一起放入到水下,這時行程傳感器11會檢測抽水口15下潛的深度,當到達取樣深度時,關閉驅動馬達13,然後抽氣泵7開始工作並將導向取液管16內部注入空氣,這樣使得導向取液管16內部殘留的液體被排出,形成中空的導向取液管16,當使用人員觀察到水面出現氣泡時,關閉抽氣泵7與其連接的閥門,然後選擇一個保溫儲液罐9作為水樣載體,打開其上方的閥門5與水泵4,使得取樣深度的水樣進入到保溫儲液罐9中,完成取樣後,關閉水泵4與閥門5,然後捲筒17繼續開始旋轉,直到抽水口15到達第二個取樣層,再重複進行上述步驟,直到完成整個取樣過程,至此為整個多深度單獨取樣式水質監測裝置的工作過程。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