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會議用餐標準(貴州天柱合約食堂)
2023-05-26 10:41:48 1
貴州天柱:
合約食堂「婆婆媽媽」樹新風
龍本英 周榮塘
「我公婆在世的時候經常說,飽時要知餓時飢,有錢了也要勤儉節約,不能一下子吃光花完。」
「還是老人家講得對,太浪費了要不得。」
「我家老人過世前兩天辦席也是200塊錢一桌,確實很實惠。」說到這事,貴州省天柱縣坌處鎮三門塘村村民謝銀香最有發言權。
近日,記者到天柱縣坌處鎮三門塘村採訪時,在該村黨群服務中心,看到幾個前來辦事的婦女群眾正在拉家常。三門塘村黨群服務中心後面的房子就是村裡新建的「合約食堂」,各家各戶到「合約食堂」辦宴席時,村裡的婦女們都主動去幫忙,合約食堂又成了「婆婆媽媽」們話家常的陣地,忙碌中也阻止不了她們在生活中找樂趣,良好的家風傳統就這樣潤物細無聲地感染著鄰裡鄉親。
「自『合約食堂』建設以來,我們動員村上的黨員婦女群眾積極參與到志願服務行動中來,對私自在家舉辦婚喪嫁娶以外酒席的村民,由婦女帶頭進行勸導和制止,在規勸別人的時候無形中也互相約束,形成了人人做表率,家家講規矩的好風氣。」坌處鎮三門塘村副主任、婦聯主席吳燕說。「去年我們發了400多份宣傳資料,勸停了5場酒席,批評教育9人。」
「以前我們村裡開展工作比較困難,說了也沒人聽,特別是辦酒席,有的家庭一年下來大大小小都辦好幾次。」坌處鎮三門塘村黨支部書記王萬章介紹,「現在我們村民推選了品德好、能力強、肯幹事的女黨員和婦女群眾納入『寨管委』,由『寨管委』專門負責管理『合約食堂』的具體事務,村裡的婦女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村裡的風氣好了,村民的精氣神也上來了,大家都想著如何發展產業和就業增收。」
記者在「合約食堂」大廳的醒目位置看到了《三門塘村合約食堂管理使用規定》《三門塘村合約食堂聚餐申報備案制度》,規定中明確:合約食堂只承接紅白喜事宴席,並提倡節儉辦,各家各戶辦酒不超30桌,每桌不超過12道菜,價格不超過200元。這些制度是由村兩委牽頭,召開群眾大會根據村規民約、結合村寨實情討論制定的,對「合約食堂」承辦宴席種類、標準、規模、申報流程和開展公益活動的種類、形式等都進行了規範。
作為全國文明村寨,推進「移風易俗」是村裡常抓不懈的工作,為充分發揮婦女在鄉村建設中的「半邊天」作用,主動為鄉風文明建設出謀劃策,由村支部牽頭,村裡組建了「巾幗宣講小分隊」,深入村民家中、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以聊家常的形式開展家教家風、環境衛生整治、法律法規的宣傳宣講。這些「婆婆媽媽」在家裡是妻子、母親、女兒,在村裡變成了家庭和睦的主心骨,和諧社會的參與者、和美鄉村的建設者。
通過「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工作思路,三門塘村還依託「合約食堂 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合約食堂 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合約食堂 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等,將原來的簡單辦酒場所轉化為家風研學教育、政策學習、旅遊開發宣傳的綜合場所。截至目前,坌處鎮三門塘村「合約食堂」置辦酒席10餘場,累計減少群眾送禮、辦酒成本等資金20餘萬元。共舉辦培訓班15場次,家風教育10場次,文化活動10場,接待各類旅遊團隊50餘次,給群眾和村合作社帶來直接經濟收入50餘萬元。
來源:秘境黔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