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
2023-05-26 16:39:16 2
一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是涉及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的改進。本發明提供一種靈敏快速的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分別稱取處方量的利塞膦酸鈉與L1695溶於10ml雙蒸水中,另取處方量的ER290溶於20ml環己烷中,待完全溶解後,將二者倒入圓底燒瓶中混合,在高剪切乳勻機(26000rpm,5min)作用下製得初乳,將初乳立即在液氮中預凍,並迅速轉移至冷凍乾燥機中冷凍24h,得到乾燥的藥物-表面活性劑固狀物;加入適量的中碳鏈三甘酯,於超聲儀中500W,10min復溶得混懸液,將混懸液轉移至樣品瓶中。
【專利說明】—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涉及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利塞膦酸鈉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一線藥物,其高水溶性/低膜透過性限制口服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僅為0.63%,且胃腸道刺激大。國內外已上市的劑型為片劑,通過增大劑量降低給藥次數,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4]。本課題旨在通過製劑技術提高利塞膦酸鈉口服生物利用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靈敏快速的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0005]I)分別稱取處方量的利塞膦酸鈉與L1695溶於1ml雙蒸水中,另取處方量的ER290溶於20ml環己烷中,待完全溶解後,將二者倒入圓底燒瓶中混合,在高剪切乳勻機(26000rpm, 5min)作用下製得初乳,將初乳立即在液氮中預凍,並迅速轉移至冷凍乾燥機中冷凍24h,得到乾燥的藥物-表面活性劑固狀物;加入適量的中碳鏈三甘酯,於超聲儀中500W, 1min復溶得混懸液,將混懸液轉移至樣品瓶中,補加中碳鏈三甘酯使總重量達到所需要求,再次超聲至均一的S/0混懸劑。
[0006]2)以流動相配製一定濃度的利塞膦酸鈉對照品溶液,在200_400nm波長範圍內進行紫外掃描,結果利塞膦酸鈉在262nm處有一最大吸收波長,與文獻報導一致,因此選擇262nm作為檢測波長;精密稱量一定量的S/0混懸液於50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二甲基亞碸超聲溶解,用雙蒸水定容稀釋至刻度;經0.22 μ m微孔濾膜濾過,進樣20 μ 1,記錄峰面積,求得藥物的含量。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還包括以下步驟。
[0008]在磷酸鹽緩衝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的脫氧膽酸鈉與脂肪降解酶,脫氧膽酸鈉濃度為5mM,脂肪降解酶的濃度為500U/mL。
[0009]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0]量取經過脫氣處理的溶出介質150mL,加入250 mL溶出杯中,加熱恆溫至37°C,精密稱取適量利塞膦酸鈉S/0混懸劑置於溶出杯中;分別於15,30,45,60,90,120min取樣1.0mL,立即補加同溫等量的溶出介質;樣品在5000rpm/min, 5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液過0.22 μ m微孔濾膜後進樣20 μ L ;以時間為橫坐標,藥物濃度或藥物的累積釋放量為縱坐標作圖,考察藥物的溶出情況。
[0011]本發明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通過製備藥物的S/0混懸劑,增加其脂溶性、減緩胃腸道反應、提高藥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中鏈脂肪酸(辛葵酸)、中鏈脂肪酸甘油酯,口服安全、可改善胃腸黏膜的流動性,提高藥物的透過性。脂肪酸甘油酯改善小腸黏膜的流動性同時提高藥物的透過性。製成s/ο混懸劑後,可以明顯提高油性基質與水溶性藥物相容性,改善油包水(微)乳劑水分含量較高,及軟、硬膠囊劑水分敏感的缺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0014]I)分別稱取處方量的利塞膦酸鈉與L1695溶於1ml雙蒸水中,另取處方量的ER290溶於20ml環己烷中,待完全溶解後,將二者倒入圓底燒瓶中混合,在高剪切乳勻機(26000rpm, 5min)作用下製得初乳,將初乳立即在液氮中預凍,並迅速轉移至冷凍乾燥機中冷凍24h,得到乾燥的藥物-表面活性劑固狀物;加入適量的中碳鏈三甘酯,於超聲儀中500W, 1min復溶得混懸液,將混懸液轉移至樣品瓶中,補加中碳鏈三甘酯使總重量達到所需要求,再次超聲至均一的S/0混懸劑。
[0015]2)以流動相配製一定濃度的利塞膦酸鈉對照品溶液,在200_400nm波長範圍內進行紫外掃描,結果利塞膦酸鈉在262nm處有一最大吸收波長,與文獻報導一致,因此選擇262nm作為檢測波長;精密稱量一定量的S/0混懸液於50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二甲基亞碸超聲溶解,用雙蒸水定容稀釋至刻度;經0.22 μ m微孔濾膜濾過,進樣20 μ 1,記錄峰面積,求得藥物的含量。
[0016]本發明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7]在磷酸鹽緩衝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的脫氧膽酸鈉與脂肪降解酶,脫氧膽酸鈉濃度為5mM,脂肪降解酶的濃度為500U/mL。
[0018]本發明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9]量取經過脫氣處理的溶出介質150mL,加入250 mL溶出杯中,加熱恆溫至37°C,精密稱取適量利塞膦酸鈉S/0混懸劑置於溶出杯中;分別於15,30,45,60,90,120min取樣1.0mL,立即補加同溫等量的溶出介質;樣品在5000rpm/min, 5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液過0.22 μ m微孔濾膜後進樣20 μ L ;以時間為橫坐標,藥物濃度或藥物的累積釋放量為縱坐標作圖,考察藥物的溶出情況。
[0020]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O分別稱取處方量的利塞膦酸鈉與L1695溶於1ml雙蒸水中,另取處方量的ER290溶於20ml環己烷中,待完全溶解後,將二者倒入圓底燒瓶中混合,在高剪切乳勻機作用下製得初乳,將初乳立即在液氮中預凍,並迅速轉移至冷凍乾燥機中冷凍24h,得到乾燥的藥物-表面活性劑固狀物;加入適量的中碳鏈三甘酯,於超聲儀中500W,1min復溶得混懸液,將混懸液轉移至樣品瓶中,補加中碳鏈三甘酯使總重量達到所需要求,再次超聲至均一的S/Ο混懸劑; 2)以流動相配製一定濃度的利塞膦酸鈉對照品溶液,在200-400nm波長範圍內進行紫外掃描,結果利塞膦酸鈉在262nm處有一最大吸收波長,與文獻報導一致,因此選擇262nm作為檢測波長;精密稱量一定量的S/Ο混懸液於50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二甲基亞碸超聲溶解,用雙蒸水定容稀釋至刻度;經0.22 μ m微孔濾膜濾過,進樣20 μ 1,記錄峰面積,求得藥物的含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以下步驟: 在磷酸鹽緩衝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的脫氧膽酸鈉與脂肪降解酶,脫氧膽酸鈉濃度為5mM,脂肪降解酶的濃度為500U/mL。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利塞膦酸鈉油包固混懸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以下步驟: 量取經過脫氣處理的溶出介質150mL,加入250mL溶出杯中,加熱恆溫至37°C,精密稱取適量利塞膦酸鈉S/Ο混懸劑置於溶出杯中;分別於15,30,45,60,90,120min取樣.1.0mL,立即補加同溫等量的溶出介質;樣品在5000rpm/min, 5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液過.0.22 μ m微孔濾膜後進樣20 μ L ;以時間為橫坐標,藥物濃度或藥物的累積釋放量為縱坐標作圖,考察藥物的溶出情況。
【文檔編號】A61K47/12GK104434790SQ20131041777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5日
【發明者】李志剛, 嚴丹丹 申請人:李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