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這個字要倒過來貼(福和褔是同一個字嗎)
2023-05-26 07:39:40 1
「福和褔是同一個字嗎」
登上微博熱搜,斬獲3.3億閱讀量。
不少網友意外迷惑,
過年時隨處可見的,
到底是「福」字,還是「褔」字?
事實上,衝上熱搜的「福」和「褔」,
雖然長相相似,其實是遠親。
兩者偏旁部首不一致,
一個是示字旁,一個是衣字旁;
在讀音上,
「福」字讀fú,「褔」字念fù。
「福」是老大哥,甲骨文中就有它,隨著歷史流變,「福」字越來越多地與過年相關,福氣、祝福、幸福都是好意滿滿的詞彙。
而「褔」字在《新華字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常見工具書中並不會出現,只在《康熙字典》中收錄。1月28日,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研究院魏星專門查閱相關資料,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專門記載太平天國避諱字的刊物《欽定敬避字樣》中,「褔」是避諱字。
這不是第一次把「福」「褔」兩字搞混。2019年1月份,明星楊超越就因為寫錯了「福」字而被網友發現。某節目中楊超越為網友親手寫「福」字作禮物,下筆卻將「福」字錯寫成「褔」。發現錯誤後,她自侃「這是給大家一個錯誤的示範」。
「福」字可追溯到甲骨文時期
1月26日,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古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面均沒有「褔」字,只有「福」字。在《古代漢語詞典》中,「福」字解釋為:「幸福。與「禍」相對。又用作動詞;賜福,保佑。」
而「褔」字在《康熙字典》中有收錄,其解釋為:「【唐韻】【集韻】敷救切,覆去聲。衣一褔。今文作副。」
紅星新聞記者多方查閱發現,「福」字是常用字,古代書籍中,「福」字經常出現,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
在中國著名老書法家陳政的書籍《字源談趣》中,也寫到了「福」字的來源:從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圖A)來看,「福」是雙手虔誠地捧著酒罈(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個部分組合成的會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備(萬事順遂)的意思。
這個字發展到後面的幾個階段,有不同的形式,並沿用到今天。
《字源談趣》中寫到「福」字的來源
陳政的說法,與已故的《咬文嚼字》雜誌創始人郝銘鑑不謀而合。2018年,郝銘鑑曾在其微信公眾號「郝銘鑑語文學堂」中解釋「福」字起源:「通常是這樣說的:左邊的『示』字其實是個祭臺,祭祀用的。右邊的一口田,在甲骨文中,是個整體,它描繪的是盛滿酒的酒樽,通俗地說,就是酒罈子的形象。所以這是一個會意字,就是拿酒罈子在祭臺的前面倒酒,表示向上天、向神靈、向祖先祈福,這才是『福』字的本義。『福』字的甲骨文中,酒罈子下面還有兩隻手,把倒酒的動作,表現得更加到位、更加生動。」
「褔」字是太平天國時期的避諱字
而看起來與「福」有些相似的「褔」字,被收錄在《康熙字典》中,到底是個什麼字?原來,在太平天國時期,「褔」字是當時的避諱字。
由著名太平天國史研究學家郭毅生、史式主編的《太平天國大辭典》中,曾任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理事的吳良祚對「褔」字解釋為:「『褔』,『福』字避幼主洪天貴福名諱加筆改字。」
1月28日,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研究院魏星專門查閱了相關資料,根據太平天國時期避諱文書的《欽定敬避字樣》中記載,「福」代用衣旁,或用復、複、馥等字,或意近似者代以恩寵等好字義。「『褔』字可以算是避諱字,有時候也不一定會用『褔』字,根據《欽定敬避字樣》可以用別的字代替。」
隨後,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四川一位高校古代漢語教師,對方表示:「福、褔原本是兩個字,福,幸福;褔,通副,一套(衣服)。但在古代,古人書寫礻、衤不分,木、扌不分是常事。嚴格講不是錯,而是書寫習慣。古人寫成褔,也不算錯別字。褔的來源大致可不管,因為真正用它是非常罕見的。褔,90%都應是福的另一種寫法。但在現代而言,現代人對文字規範觀念比古人要強得多,放到了現代,把福寫作成褔就是錯別字。」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