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及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9:03: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鎖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及門。
背景技術:
電子門鎖具有可容納的密鑰量大、安全指數高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住房、酒店等環境中。電子門鎖需要消耗電能維持其正常運轉,為了響應國家節能環保的號召,電子門鎖正朝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發展出了例如採用紐扣電池的電子門鎖,但是紐扣電池通常僅可以維持控制部分工作,驅動電磁鐵或制動馬達卻需要更多的電量來保證其正常運轉,因此電子門鎖需要頻繁的換電池,來使門鎖正常運轉。另外,若突然電子門鎖供電不足,需要花時間找相關人員來更換電池,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電池的頻繁更換,也會導致一系列的環境汙染問題,並且不夠節能環保。
在上述的紐扣電池的基礎上,人們開發出了用於電子門鎖的充電電池,例如通過旋轉電子門鎖的把手,將旋轉力矩傳轉化為電子門鎖的電能。但是這種電子門鎖在每次旋轉把手的過程中均會對門鎖內部的充電電池進行充電,而某些狀況下,充電電池的電能可能處於滿格狀態,即無法有效把握電子門鎖的充電狀態。
因而,人們需要一種可以對電子門鎖進行充電,並且可以精確控制其充電狀態的電子門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及門,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電子門鎖無法自動充電或者無法對充電狀態進行精確把握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於:
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包括傳動裝置、發電裝置、蓄電裝置、電池、控制裝置及電壓檢測裝置;
所述傳動裝置設置於門體和門框之間,所述發電裝置設置於所述門體或所述門框上,並且分別與所述傳動裝置和所述蓄電裝置連接;所述蓄電裝置、所述電池、所述控制裝置和所述電壓檢測裝置設置於電子門鎖內並且依次電連接;
所述傳動裝置用於將門體和門框的相互作用力傳遞至所述發電裝置,所述發電裝置將所述相互作用力轉化為電能傳遞至所述蓄電裝置;
所述電壓檢測裝置用於檢測所述電池的電壓,當所述電壓值低於或等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蓄電裝置給所述電池充電;當所述電壓值高於或等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蓄電裝置停止給所述電池充電。
更進一步地,所述發電裝置與所述蓄電裝置通過連接導線相連。
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導線的一端連接發電裝置,穿過門體內部後與所述蓄電裝置相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以及驅動軸;
所述第一連接板連接於門體並且所述第一連接板靠近所述驅動軸的一側與所述驅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連接於門框並且所述第二連接板靠近所述驅動軸的一側與所述驅動軸沿所述驅動軸的軸線方向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軸在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帶動下圍繞自身軸線旋轉,並將所述旋轉力矩傳遞至所述發電裝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安裝於門框內側面的第一滑槽、安裝於門體外側面的第二滑槽、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動連接的連接杆,所述連接杆與所述第一滑槽之間通過第一滑動機構連接,所述連接杆與所述第二滑槽通過所述第二滑動機構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動機構包括設於所述連接杆端部的第一連接孔、穿裝於所述第一連接孔內、並與所述第一滑槽滑動連接的第一滑動軸,所述第一滑動軸在所述連接杆的帶動下沿自身軸線旋轉並將旋轉力矩傳遞至蓄電裝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動機構包括設於所述連接杆另一端的第二連接孔、穿裝於所述第二連接孔內、並與所述第二滑槽滑動連接的第二滑動軸,所述第二滑動軸在所述連接杆的帶動下沿自身軸線旋轉並將旋轉力矩傳遞至蓄電裝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電壓檢測裝置還信號連接有指示裝置;
在所述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所述電池電壓低於或等於所述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所述指示裝置顯示第一顯示信號;
在所述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所述電池電壓高於所述第一預設電壓閾值並且低於所述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所述指示裝置顯示第二顯示信號;
當所述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所述電池電壓高於所述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所述指示裝置顯示第三顯示信號。
更進一步地,所述電壓檢測裝置按預設的時間間隔檢測所述電池的電壓。
一種門,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帶自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
結合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夠達到的有益效果在於:
在門的開合過程中,門體相對於門框做旋轉運動,由於門體和門框之間設置有傳動裝置,因而門體的旋轉運動產生的旋轉扭矩可以通過傳動裝置傳遞至發電裝置,發電裝置產生的電能傳遞至蓄電裝置並儲存於蓄電裝置,蓄電裝置針對電池的不同工作狀態對電池進行充電,因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自動充電。
另外,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的電壓值低於或等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給電池進行充電,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的電壓高於或等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所述蓄電裝置停止給所述電池充電。上述的由電壓檢測模塊檢測電池電壓、然後由控制模塊控制蓄電裝置是否進行充電或放電的工作模式,可以精確且高效地控制電子門鎖的充電狀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安裝有其中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的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有另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的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施例提供的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的工作原理圖。
圖標:100-門體;200-門框;300-傳動裝置;311-第一連接板;312-第二連接板;313-驅動軸;321-第一滑槽;322-第二滑槽;323-連接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1和實施例2進行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安裝有其中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的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有另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的門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施例提供的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的工作原理圖。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自動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包括傳動裝置300、發電裝置、蓄電裝置、電池、控制裝置及電壓檢測裝置。
其中,
傳動裝置300設置於門體100和門框200之間,發電裝置設置於門體100或門框200上,並且分別與傳動裝置300和蓄電裝置連接;蓄電裝置、電池、控制裝置和電壓檢測裝置設置於電子門鎖內並且依次電連接;
傳動裝置300用於將門體100和門框200的相互作用力傳遞至發電裝置,發電裝置將相互作用力轉化為電能傳遞至蓄電裝置;
電壓檢測裝置用於檢測電池的電壓,當電壓值低於或等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給電池充電;當電壓值高於或等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停止給電池充電。
分析以上技術方案可知,在門的開合過程中,門體100相對於門框200做旋轉運動,由於門體100和門框200之間設置有傳動裝置300,因而門體100的旋轉運動產生的旋轉扭矩可以通過傳動裝置300傳遞至發電裝置,發電裝置產生的電能傳遞至蓄電裝置並儲存於蓄電裝置,蓄電裝置針對電池的不同工作狀態對電池進行充電。更為具體地,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的電壓值低於或等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給電池進行充電,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的電壓高於或等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停止給電池充電。上述的由電壓檢測模塊檢測電池電壓、然後由控制模塊控制蓄電裝置是否進行充電或放電的工作模式,可以精確且高效地控制電子門鎖的充電狀態。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為了具體說明傳動裝置300和電子門鎖的位置,請參照圖1或圖3,門體100與門框200具有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第三結合部和第四結合部,門體100在第一結合部與門框200鉸接,第二結合部和第三結合部分別位於門的上部和下部,第四結合部與第一結合部平行。其中,電子門鎖設置於門體100的第四結合部處,傳動裝置300可選擇地設置於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和第三結合部。
由於傳動裝置300與電子門鎖的距離較遠,因而需要較長的連接導線連接傳動裝置300和電子門鎖。由於傳動裝置300與發電裝置連接,發電裝置與電子門鎖的蓄電裝置連接,因而,將發電裝置與蓄電裝置連通即可實現遠距離傳輸。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發電裝置與蓄電裝置通過連接導線相連。
上述可選方案中,更為具體地,連接導線的一端連接發電裝置,穿過門體100內部後與蓄電裝置相連接。為了穿裝連接導線,需要在門體100設置與連接導線配套使用的安裝槽。安裝槽例如可以是內置的安裝槽也可以是外置的安裝槽。當安裝槽設置為內置的安裝槽時,連接導線沿安裝槽所在的路徑穿過門體100的內部,當安裝槽設置為外置的安裝槽時,連接導線沿門體100的輪廓或者門體100所在的平面延伸,為了固定連接導線,可以在連接導線延伸的路徑上設置固定裝置。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傳動裝置300的形狀和結構可以設置有多種,茲列舉以下方式進行說明。
方式一、
請參照圖1和圖2,傳動裝置300包括第一連接板311、第二連接板312以及驅動軸313;
第一連接板311連接於門體100並且第一連接板311靠近驅動軸313的一側與驅動軸313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312連接於門框200並且第二連接板312靠近驅動軸313的一側與驅動軸313沿驅動軸313的軸線方向轉動連接,驅動軸313在第二連接板312的帶動下圍繞自身軸線旋轉,並將旋轉力矩傳遞至發電裝置。
方式二、
請參照圖3和圖4,傳動裝置300包括安裝於門框200內側面的第一滑槽321、安裝於門體100外側面的第二滑槽322、以及分別與第一滑槽321和第二滑槽322滑動連接的連接杆323,連接杆323與第一滑槽321之間通過第一滑動機構連接,連接杆323與第二滑槽322通過第二滑動機構連接。
更進一步地,第一滑動機構包括設於連接杆323端部的第一連接孔、穿裝於第一連接孔內、並與第一滑槽321滑動連接的第一滑動軸,第一滑動軸在連接杆323的帶動下沿自身軸線旋轉並將旋轉力矩傳遞至蓄電裝置。
更進一步地,第二滑動機構包括設於連接杆323另一端的第二連接孔、穿裝於第二連接孔內、並與第二滑槽322滑動連接的第二滑動軸,第二滑動軸在連接杆323的帶動下沿自身軸線旋轉並將旋轉力矩傳遞至蓄電裝置。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為了實施監控電池的充電狀態,電壓檢測裝置還信號連接有指示裝置,以上述及的指示裝置不限定為指示燈,也可以為具有提示作用的設備,例如揚聲器。
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電壓低於或等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指示裝置顯示第一顯示信號。第一顯示信號不限定為顏色信號,例如紅色光,也可以是其他顏色,例如藍色,第一顯示信號還可以是由揚聲器發出的提示聲音。
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電壓高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並且低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指示裝置顯示第二顯示信號;第二顯示信號不限定為顏色信號,例如黃色光,也可以是其他顏色,例如變換的兩種顏色,第二顯示信號還可以是由揚聲器發出的提示聲音。
當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電壓高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指示裝置顯示第三顯示信號。第三顯示信號不限定為顏色信號,例如綠色光,也可以是其他顏色,例如變換的兩種顏色,第三顯示信號還可以是由揚聲器發出的提示聲音。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電壓檢測裝置按預設的時間間隔檢測電池的電壓。在本實施例中間隔的時間為5秒,但不限於此,還可以為其他合理的間隔時間,如10秒。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發電裝置為直流發電機,直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電樞線圈感應產生的交變電動勢,靠轉向器配合電刷的轉向作用,使之從電刷端引出時變為直流電動勢。當傳動裝置採用方式一的結構時,驅動軸313使直流發電機的轉子軸帶動線圈轉動,切割磁感線,產生交變電動勢,使直流發電機發電。當傳動裝置採用方式二的結構時,第一滑動軸和/或第二滑動軸使直流發電機的轉子軸帶動線圈轉動,切割磁感線,產生交變電動勢,使直流發電機發電。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門,包括實施例1中的帶自充電裝置的電子門鎖。為了節約篇幅,實施例1中述及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強調的是:
由實施例1可知,在門的開合過程中,門體100相對於門框200做旋轉運動,由於門體100和門框200之間設置有傳動裝置300,因而門體100的旋轉運動產生的旋轉扭矩可以通過傳動裝置300傳遞至發電裝置,發電裝置產生的電能傳遞至蓄電裝置並儲存於蓄電裝置,蓄電裝置針對電池的不同工作狀態對電池進行充電。更為具體地,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的電壓值低於或等於第一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給電池進行充電,在電壓檢測裝置檢測到的電池的電壓高於或等於第二預設電壓閾值時,控制裝置控制蓄電裝置停止給電池充電。上述的由電壓檢測模塊檢測電池電壓、然後由控制模塊控制蓄電裝置是否進行充電或放電的工作模式,可以精確且高效地控制電子門鎖的充電狀態。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