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7:14:1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羽絨製作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是羽 絨生產大國,約佔全球羽絨產量的80%,同時中國也是羽絨服裝、羽絨睡袋及羽絨被的主產國,一方面在羽絨製品製作過程中會出現充錯羽絨(包括充錯重量或種類)現象,此時需要將羽絨回收,但由於大部分羽絨製品絨道窄,無法用人工掏出,只好將整件製品拆開回收,既浪費時間人力,又造成羽絨二次汙染,為生產過程造成極大的麻煩;此夕卜,隨著我國羽絨製品的不斷增加和消費理念的轉變,消費者一方面希望選擇耐用保暖性好的羽絨產品,但同時對於每年推出的高價新款羽絨產品又無所是從,於是市場出現現場填充羽絨產品,可以將舊的羽絨產品內的羽絨取出填充到新的款式內,既為消費者節省了資金,又滿足了消費者最求時尚的需求,但在此過程中羽絨取出尤為麻煩,限制了此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用於回收羽絨製品的吸絨機構,該機構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可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吸絨管、與吸絨管連接的空氣放大器和與空氣放大器的另一端連接的回收袋。上述吸絨管包括內管和套管,內管與套管之間留有氣體回流通道,套管的端部與內管密封連接結合為回絨口,套管上段設有與回流通道連通的排氣孔,套管的下端設有與外部壓縮空氣連通的進、排氣管。上述套管的端部為錐形。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可使羽絨的回收過程完全代替人工作業方式,同時整個回收過程中羽絨均在全封閉的環境內流動,這樣不僅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羽絨浪費,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吸絨管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空氣放大器;2、進、排氣管;3、回收袋;4、回絨口 ;5、內管;6、套管;7、氣體回流通道;8、排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所述吸絨機構包括空氣放大器
I、進、排氣管2,安裝在空氣放大器上的透氣回收袋3,羽絨從回絨口 4進入回收袋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將回絨口套入羽絨製品絨道內,踩下開關,外接壓縮空氣將從進、排氣管2進入,通過回絨口 4旁邊的排氣孔8進入絨道,同時空氣放大器I也接通外接壓縮空氣,將由回絨口 4旁邊的排氣孔進入的壓縮空氣和由此壓縮空氣帶動的羽絨一起抽出,同時送到與空氣放大器I連接的回收袋3,回收袋3內的空氣通過回收袋3自身的排氣性排出,與空氣一起回收的羽絨由於直徑遠遠大於回收袋3的透氣孔,所以留在回收袋3內,完成羽絨回收工作。 上述吸絨管的工作過程是回收羽絨時,將套管6末端的排氣孔8和回絨口 4套入羽絨製品絨道,進排氣管2接入外部壓縮空氣,通過內管5和套管6之間的氣體回流通道7通過排氣孔8高速進入密閉絨道,將絨道內羽絨吹起,同時外部通過內管5產生負壓,將羽絨和空氣混合體通過回絨口 4進入內管排出,將絨道內羽絨清理乾淨,完成羽絨回收過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代替人工吸絨的作業,在整個過程中羽絨均在全封閉的環境內流動,這樣不僅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羽絨浪費和二次汙染的機會,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等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吸絨管、與吸絨管連接的空氣放大器和與空氣放大器的另一端連接的回收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其特徵在於上述吸絨管包括內管和套管,內管與套管之間留有氣體回流通道,套管的端部與內管密封連接結合為回絨口,套管上段設有與回流通道連通的排氣孔,套管的下端設有與外部壓縮空氣連通的進、排氣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其特徵在於上述套管的端部為錐形。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自動回收羽絨的吸絨機構,包括吸絨管、與吸絨管連接的空氣放大器和與空氣放大器的另一端連接的回收袋。上述吸絨管包括內管和套管,內管與套管之間留有氣體回流通道,套管的端部與內管密封連接結合為回絨口,套管上段設有與回流通道連通的排氣孔,套管的下端設有與外部壓縮空氣連通的進、排氣管。本實用新型可使羽絨的回收過程完全代替人工作業方式,同時整個回收過程中羽絨均在全封閉的環境內流動,這樣不僅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羽絨浪費,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A47G9/00GK202456590SQ20112048524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9日
發明者蔡元永 申請人:天津艾瑞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