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制動拉索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3:31:26 2
專利名稱:列車制動拉索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列車制動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列車制動拉索。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大多數的列車踏腳一般採用液壓制動,掛車採用充氣制動,列車在運行時,為了實現列車在斜坡上可靠停車,使制動氣閥始終處於工作狀態,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列車制動拉索結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列車制動拉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列車制動拉索,包括手制動拉索,以及與手制動拉索平行設置的腳制動拉索,還包括用於控制手制動拉索及腳制動拉索的制動氣閥,以及部分外露於制動氣閥的氣閥搖臂,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手制動拉索及腳制動拉索末端的第一 U形固定片和第二 U形固定片,以及貫穿第一 U形固定片、氣閥搖臂和第二 U形固定片的螺栓,螺栓的兩端分別採用第一螺母固定在第一 U形固定片和第二 U形固定片上,螺栓的中部通過第二螺母固定在氣閥搖臂上,第一 U形固定片相對螺栓的貫穿處開設滑槽。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不僅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而且能利用腳制動將機組制動,並通過手制動將制動氣閥鎖住,使制動氣閥始終處於工作狀態,實現列車在斜坡上可
靠停車。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手制動拉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腳制動拉索結構示意圖。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手制動拉索的運動狀態圖。參見圖I至圖5,I為手制動拉索;2為兎一 U形固定片;3為氣閥搖臂;4為腳制動拉索;5為螺栓;6為第二螺母;7為第一螺母;8為第二 U形固定片;9為滑槽;10為制動手柄;11為旋轉件;12為制動氣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I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手制動拉索1,以及與手制動拉索I平行設置的腳制動拉索4,還包括用於控制手制動拉索I及腳制動拉索4的制動氣閥12,以及部分外露於制動氣閥12的氣閥搖臂3。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手制動拉索I及腳制動拉索4末端的第一 U形固定片2和第二 U形固定片8,以及貫穿第一 U形固定片2、氣閥搖臂3和第二 U形固定片8的螺栓5,螺栓5的兩端分別採用第一螺母7固定在第一 U形固定片2和第二 U形固定片8上,螺栓5的中部通過第二螺母6固定在氣閥搖臂3上,第一 U形固定片2相對螺栓5的貫穿處開設滑槽9。為實現列車在斜坡上可靠停車,當腳制動拉索4將制動氣閥12打開時,需用手制動拉索I將固定螺栓5鎖住,固定螺栓5在手制動拉索I的滑槽9內滑動,使制動氣閥12始終處於工作狀態。需用手制動時,扳動手制動手柄10使旋轉件11逆時針轉動,手制動拉索I將固定螺栓5鎖住使制動氣閥12始終處於工作狀態。 同現有技術相比,不僅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而且能利用腳制動將機組制動,並通過手制動將制動氣閥鎖住,使制動氣閥始終處於工作狀態,實現列車在斜坡上可靠停車。
權利要求1 一種列車制動拉索,包括手制動拉索(I ),以及與手制動拉索(I)平行設置的腳制動拉索(4),還包括用於控制手制動拉索(I)及腳制動拉索(4)的制動氣閥(12),以及部分外露於制動氣閥(12)的氣閥搖臂(3),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手制動拉索(I)及腳制動拉索(4)末端的第一 U形固定片(2)和第二 U形固定片(8),以及貫穿第一 U形固定片(2)、氣閥搖臂(3)和第二 U形固定片(8)的螺栓(5),螺栓(5)的兩端分別採用第一螺母(7)固定在第一 U形固定片(2)和第二 U形固定片(8)上,螺栓(5)的中部通過第二螺母(6)固定在氣閥搖臂(3)上,第一 U形固定片(2)相對螺栓(5)的貫穿處開設滑槽(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列車制動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列車制動拉索,包括手制動拉索,以及與手制動拉索平行設置的腳制動拉索,還包括用於控制手制動拉索及腳制動拉索的制動氣閥,以及部分外露於制動氣閥的氣閥搖臂,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手制動拉索及腳制動拉索末端的第一U形固定片和第二U形固定片,以及貫穿第一U形固定片、氣閥搖臂和第二U形固定片的螺栓,第一U形固定片相對螺栓的貫穿處開設滑槽。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不僅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而且能利用腳制動將機組制動,並通過手制動將制動氣閥鎖住,使制動氣閥始終處於工作狀態,實現列車在斜坡上可靠停車。
文檔編號B61H13/20GK202669847SQ20122028305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王友芳 申請人:上海大發金屬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