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託架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6:13:51 2
專利名稱:散熱器託架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特別涉及一種安裝發動機散熱器的託架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的散熱器是通過一託架總成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散熱器託架總成包括與汽車底盤連接的下支板和固定在下支板上的上支板,上支板用於安裝散熱器。現有技術中的上支板和下支板為U形板結構,剛性和強度較差,而散熱器較重,因此上支板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並且現有技術中的上支板為整體式結構,耗材較多,重量較大,且在組裝過程中,與散熱器連接的線路布置不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器託架總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散熱器託架存在的易變形、重量大、耗材多、組裝不夠方便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散熱器託架總成,包括下支板和固定在下支板上的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為分離的兩段、且兩段分別設置在下支架的兩端。進一步,所述上支板上設置有定位散熱器支腳的矩形凹槽;進一步,所述下支板的兩端底部U形折彎處設置有向內側凹進的加強凹筋;進一步,所述下支板上設置有線束孔,所述線束孔的邊部成弧形折彎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散熱器託架總成,其上支板為兩段分離式結構,耗材少、重量輕,且兩段之間為空位,可方便的布置散熱器線束,安裝方便;下支板的底部設置有加強凹筋,增強了支板的剛性和強度,可保證託架總成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不變形。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託架總成的立體結構視圖;圖2為圖1中A部的放大視圖;圖3為圖2中B部的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散熱器託架總成,包括下支板I和固定在下支板I上的上支板2,所述上支板2為分離的兩段、且兩段分別設置在下支架I的兩端。本實施例散熱器託架總成,其上支板2為兩段分離式結構,散熱器的支腳分別放置在上支架的兩段上。本結構相對於原有採用整體式上支板的散熱器託架總成,其耗材少、重量輕,且兩段之間為空位,可方便的布置散熱器線束,安裝方便。作為對本實施的改進,所述上支板2上設置有定位散熱器支腳的矩形凹槽21,本結構可使散熱器的安裝更方便快捷。[0017]作為對本實施的改進,所述下支板I的兩端底部U形折彎處設置有向內側凹進的加強凹筋11,本結構增強了下支板I的剛度和強度,可使散熱器託架總成長期使用不變形。作為對本實施的改進,所述下支板I上設置有線束孔3,所述線束孔3的邊部31成弧形折彎狀,本結構使得線束穿過線束孔3時不會被劃傷,可保證布線質量。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器託架總成,包括下支板和固定在下支板上的上支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支板為分離的兩段、且兩段分別設置在下支架的兩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託架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支板上設置有定位散熱器支腳的矩形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託架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支板的兩端底部U形折彎處設置有向內側凹進的加強凹筋。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散熱器託架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支板上設置有線束孔,所述線束孔的邊部成弧形折彎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散熱器託架總成,包括下支板和固定在下支板上的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為分離的兩段、且兩段分別設置在下支架的兩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託架總成,其上支板為兩段分離式結構,耗材少、重量輕,且兩段之間為空位,可方便的布置散熱器線束,安裝方便;下支板的底部設置有加強凹筋,增強了支板的剛性和強度,可保證託架總成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不變形。
文檔編號B60K11/04GK202935154SQ20122070156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吳一帆 申請人:重慶大東汽車配件有限公司